患者均为卫生院的门诊患者,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轻型26例,重型14例。 治疗方法:艾灸疗法:取上大敦穴。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和教学中发现在人体脚大拇趾肝经循行线上有一腧穴,治疗成人疝气有特殊疗效,暂命名为“上大敦穴”。具体定位:在脚大拇趾上,以患者的大拇趾甲根部为边长在大拇趾背部做正方形,正方形对边连线中点处即是本穴(如图1示)。操作方法:病人坐立位,取上大敦穴,常规消毒后,用直径0. 3 mm,长0. 5寸毫针刺入。进针时第一拇趾关节要稍屈曲,毫针向远心端斜刺0. 3一0. 5寸,针刺时嘱患者吸气,留针时施以拇指向后食指向前的用力快速捻转手法,出针时嘱患者呼气,使针感向大腿方向放射,得气后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cm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燃烧完毕后除去灰烬,将针拔出,每次大约留针30分钟,10分钟行针一次,10次为1疗程。 脐疗疗法:用吴茱萸1g,肉桂1g,丁香1g,研细末,用白酒调成膏状填于肚脐之内,外用胶布固定,2一3日换药1次,治疗10天休息1天。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疝气痊愈,半年内无复发;有效:疝气明显好转,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不复发;无效:疝气无好转。 40例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 %。 典型病例:禹某,男,38岁,已婚,农民,于2011年8月10初诊。自诉少腹引控争丸而痛,偏坠肿胀,血尿2月。曾去多家医院治疗,诊断为急性争丸炎,用头孢类和沙星类药物治疗2周,血尿止,但阴囊较硬且隐痛。目前,患者不敢用力或走跳,稍微咳嗽,少腹疼痛加重。面色姜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畏寒肢冷尤以少腹和阴囊为甚,舌淡苔白厚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寒病”。此乃肝经气滞寒凝所致。问诊而知,此症由患者2月前冒雨农田耕作,继而与家人生气后遂见。综观脉象,当属气滞寒凝型,乃寒凝肝脉,气机阻滞所致。随用温针灸上大敦穴结合脐疗发治疗,连续治疗10天后即感身下温暖,因病史较长,又治疗5天给以巩固,随访,至今未复发。 疝气是以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睾丸和阴囊肿胀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寒疝兼见阴囊冷痛,睾丸坚硬拘急控引少腹,苔薄白,脉沉细的临床症状。西医学的腹外庙、肠套叠、睾丸鞘膜积液等均属于中医疝气范畴。本病发病多与任脉、足厥阴肝经有关,治疗上多以任脉和肝经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