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幻紫 于 2016-6-28 16:39 编辑
患者均来源于门诊,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其临床诊断标准参考我国《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l)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性症状表现及鳞屑;}2)无明显自觉症状;}3}女性多发,主要发于青春期后;(4)病情可有季节性变化,常夏重冬轻。符合中医黄褐斑肝郁气滞证辨证标准:斑色深褐,弥漫分布,伴有烦躁不安,胸胁胀满,经前乳房胀痛,月经不调,口苦咽干,舌红、苔薄,脉弦细。
纳入标准(1)年龄在18 -60岁之间,女性;2)无感染、对本药不过敏、无精神异常者,符合黄褐斑诊断标准;3)中医证候辨证为肝郁气滞型;4)愿意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不符合黄褐斑的诊断和纳人标准;}2)有对本药过敏、合并感染、精神异常;}3}明显内分泌疾病或其他严重系统性疾病;(4)其它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癣等引起的色素沉着;5)口服避孕药者;6)近期曾服用祛斑药物或接受其他祛斑疗法者;(7)妊娠、哺乳期或绝经妇女。
治疗方法:
采用古方逍遥散中药敷脐治疗。药物组成:柴胡200g,白芍100g,白术100g,茯苓100g,当归100g,薄荷50g,甘草50g。将上药烘干、粉碎、过80目细筛,以香油或植物油30m1调成糊状备用。取1/30份敷于脐部,敷药范围以脐中心为圆心,直径约1cm,外以透气小敷贴固定,每24h更换1次,连用1个月。
患者治疗期间停止使用任何化妆品及祛斑药物,避免强烈日光照射,戒食刺激辛辣及海鲜类食物。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黄褐斑进行评分,评分主要包括皮损面积及皮损颜色两方面,皮损面积评分:0分,无皮损;1分,皮损面积在2cm2以下;2分,皮损面积为2-4cm2; 3分,皮损面积4cm2以上。皮损颜色评分:0分,肤色正常;;1分,淡褐色;2分,褐色;;3分,深褐色。
疗效标准:参考《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中疗效标准。基本痊愈:肉眼视色素斑面积消退大于90% ,颜色基本消失;显效:肉眼视色素斑面积消退大于60% ,颜色明显变淡;有效:色斑面积消退大于30% ,颜色变淡;无效:色斑面积消退小于30% ,颜色变化不明显。
40例门诊病例中,基本痊愈21例,占52.5%;显效10例,占25.0%;有效7例,占17.5%;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达95.0% 。
典型病例 患者,女,43岁。2014年9月9日初诊。面部出现片状褐色斑8年,加重1年。8年前因妊娠流产面部出现褐色片状斑一直未退。1年前因情志不畅,褐色片状斑加重。常有两胁胀满不舒之症,舌红苔白,脉象偏弦。检查:面部中褐色斑片,左颧部4.0x2.Ocm,左颊部6.5 x5.0cm,右颧部5.5 x2.5cm,右颊部6.Ox4.Ocm。采用古方即逍遥散中药敷脐治疗,每24h更换1次,连续使用1个月后,色斑减退明显,只在左颧部及右颧部留有3.Ox1.5cm的色斑,继续以上方法巩固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