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五行养生 于 2016-6-30 16:52 编辑
全部病例共60例,均为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符合湿浊(热)中阻兼脾肾亏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年龄平均(51. 20 ±9. 09)岁。符合以下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及分级标准:参考《中国肾脏病学》CRF诊断和分级标准,选择尿毒症前期的非透析患者,即血清肌配( SCr)在133一707 μmol/L, CCr在80一100 mL/min。人组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贫血: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以上;中度贫血,血红蛋白为60一90 g/L;重度贫血,血红蛋白低于60g/L。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指导原则》及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湿浊(热)中阻兼脾肾亏虚证诊断标准如下:湿浊(热)中阻主症:①恶心;②呕吐;③食少纳呆;④肢体困重;⑤舌淡,有齿痕,舌苔厚腻或黄腻;⑥脉沉缓或濡数。湿浊(热)中阻次症:①口中豁腻;②渴不多饮;③口中异味;④面浮肢肿;⑤大便溏泄。脾肾亏虚主证:①腰膝酸软;②夜尿频数;③神疲乏力;④面色萎黄。凡具备湿浊(热)中阻主症2项或湿浊(热)中阻次症3项、脾肾亏虚主症1项或以上,即可确定为湿浊(热)中阻兼脾肾亏虚证。 治疗方法:常规治疗+脐疗 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降压、纠正酸中毒、改善贫血等)。降压药为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口服,qd;纠正酸中毒用碳酸氢钠片,10g,口服,tid ;纠正贫血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3 000 u,皮下注射,每周2次。疗程4周,观察2个疗程。 药物组成:生大黄、六月雪、生黄芪、当归、川芎、草果。将选用药物按5:5:5:4:4:3的比例配药,打成细粉过60目筛备用。 操作方法:取药粉10 g加入黄酒适量调和成膏,加人察香0. 06 g,压成圆形药饼,将药饼敷于患者脐部,用纱布覆盖,以胶布固定,用热水袋放在药饼上熨之。每两天换药一次。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制订的标准来判断。显效: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血红蛋白上升10 -20 g/L;有效:症状减轻,血红蛋白上升低于10g/ L;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血红蛋白测定值下降或无变化。 治疗组显效11(36.6%),有效15(50%),无效4(13.3%),总有效率86. 67 %。 营养不良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继发感染、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CRF患者的生活质量。营养不良的突出表现是肾性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摄入不足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的结果,其临床症状涉及各个系统,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和毒素储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功能异常及营养不良等为主要表现。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CRF患者急性并发症的死亡率已明显降低,营养不良已成为影响其生活质量及增加死亡率的重要因素。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是评估CRF患者营养状态的主要指标,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及长期的饮食限制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药物,但对于恶心呕吐较重的CRF疗效不佳。中医中药治疗CRF疗效显著,尤其在改善胃肠道症状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