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健康是福 于 2016-7-12 16:45 编辑
患者均来源于医院康复科,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1.2诊断标准;(2)坚持完成足够疗程治疗者;(3)按医生要求完成各项调查表者。 排除标准 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患者;椎体内肿瘤、结核、骨折、严重骨质疏松及急性感染者。 治疗方法 采用浮针疗法配合伸展疗法 浮针治疗 根据《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取穴:主要有以下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triflerpoint , MTrP点);(1)在C3一5棘突旁凹陷中,按压时可有远处牵涉痛。(2)在同侧斜方肌上缘,手下紧硬。(3)在同侧肩脚骨内侧缘与棘突之间,手下感觉为粗大条索;或者肩胛骨内侧角上缘,手下感觉为较大结节。(4)同侧腋下大圆肌、小圆肌重叠处上下,呈条索状。操作方法:针具选择一次性浮针,主要由软套管和不锈钢针芯组成。患者取坐位,先确定MTrP点,在距离MTrP点下方5-7〔二处确定进针点,常规消毒,在皮下水平进针,针尖指向病灶.针体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向前推进.皮肤表面可见线状隆起,运针深度一般以软套管全部埋入皮下为度。进针后以拇指为支点,食指和无名指一前一后作扇形扫散,每部位扫散时间约2 min。操作完毕后抽出不锈钢针芯,将塑料软套管留置皮下,胶布固定。留置6h后将软套管拔出,嘱患者起管后勿湿水,留管期间患者可照常活动。1周3次,6次为1个疗程。 伸展疗法 在浮针操作前首先明确患者MTrP点出现所在的肌肉,本病MTrP点常出现在如下肌肉:头半棘肌、上斜方肌、斜角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大圆肌。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 1)头半棘肌:患者头部前屈并轻微旋转至健侧,使头半棘肌拉长至最大幅度,然后医者手固定患者后枕部,让患者试着后伸颈部肌肉并紧绷,医者给予阻抗10s后告知患者放松。(2)上斜方肌:患者耸肩向两耳部位靠拢,医者手掌放置患者肩部,给予阻抗10、后告知患者放松,双肩下移置初始位置。(3)斜角肌:患者双手握在背后,头向健侧倾斜,使一侧斜角肌拉长至最大幅度,医者手心固定患者前额,给予阻抗l0s后告知患者放松。(4)肩胛提肌:患者收下颌使其靠近胸部,然后头部向健侧旋转45°,使一侧肩胛提肌拉长至最大幅度,然后医者手固定患者头顶,让患者试者仰起头,医者给予阻抗10s后告知患者放松。(5)菱形肌:患者收下领使其靠近胸部,然后双手环抱胸,尽力用手去触摸另一侧肩脚骨,肌肉主动紧绷10s后放松。(6)大圆肌:患者患侧肘关节微屈约30°横置胸前,肩关节水平内收,健侧手放置于患侧上臂后面,抓住肘关节上方,然后用力拉患侧上臂,肌肉主动紧绷l0s后放松。以上动作均为患者肌肉紧绷与放松重复交替3次。伸展疗法在浮针操作完毕后进行,1周3次,6次为1个疗程。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疗效标准。治愈:原有症状消失,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症状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不能坚持原有工作。观察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及随访1个月后2个时点的疗效。 颈型颈椎病是由于颈项部的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急性或慢性劳损,以颈项部疼痛、僵硬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本病是颈椎病的初始阶段与基础状态,早期有效的干预可避免发展演变成其他类型颈椎病。缓解颈肌痉挛,改善局部循环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据文献报道,运动疗法对颈痛疗效良好,而浮针疗法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浮针研究所符仲华教授发明的一种特殊针法,尤其适用于肌肉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往往痛随针止,并较常规针刺及西药治疗等更为有效、安全。 颈型颈椎病患者项背部常可触及疼痛结节和绷紧肌纤维痉挛带,压之可诱发整块肌肉痛,并产生牵涉痛,这阳性反应点实质为肌筋膜触发点(MTrP点)。MTrP点附着的肌群受到机械性张力,使脊椎旁之肌肉缩短,导致椎间盘的压力增加,负荷过重,颈椎间盘退变加速,诱发颈椎病的形成。因此有效纠正MTrP点的缺血缺氧状态,对短缩肌节的适度拉长,能有效打破疼痛的恶性循环,促使颈椎恢复原有正常、稳定的生物力学结构。 本病属中医学“项痹”、“项强”范畴,“痹”、“强”指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病位在经筋。本研究中采用的浮针疗法施术部位在病痛周围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即浅筋膜),对肌腱、筋膜有着直接影响,故对病变经筋有较好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成纤维细胞受到机械力后能发生形态学变化,当运用浮针直接挤压、牵拉皮下组织,特别是在扫散时,可导致液晶状态疏松结缔组织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由于压电效应,释放出生物电,而具有良好半导体导电性能的疏松结缔组织能够高效率地传导生物电,当生物电到达病变组织时,产生反压电效应,改变细胞离子通道,释放神经介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淋巴循环增加,从而促进肌肉神经修复。根据经筋病“以痛为输”的治疗原则,浮针进针点选择在病痛周围,针尖指向MTrP点,有研究认为MTrP点是阿是穴的现代医学解释。有别于常规针刺直接插进穴位,浮针是在皮下扫散,加强了对经筋的刺激范围,且操作结束后软管留置于皮下,利用组织本身的相对位移进行类似于扫散的微小运动,可延续作用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