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康复交流 于 2016-7-16 17:02 编辑
患者符合以下诊断标准:《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①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②无明显自觉症状;③病情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④女性多发。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1月内未使用其他脱色剂、剥脱剂及物理治疗等其他疗法,未服用任何影响内分泌药物的中、青年女性;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先天疾患、内分泌疾病、免疫疾病、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心、肝、肾疾病;②有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等出血倾向疾病:③腹部有较大面积瘢痕、溃疡、皮疹等:④绝经、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不配合治疗、随访和观察期间使用其他疗法者。
患者均来源于门诊,年龄18-45岁,平均(30. 0士4. 8)岁,体重39 -62kg.平均(45士7.4) kg,病程4个月~20年,平均(3. 0士2. 1)年。
治疗方法:干预方法:腹针组采胖薄氏腹针’疗法辨证治疗,选穴及操作方法;(I)主穴:引气归元,阴都;针刺方法:引气归元的中脘和阴都采用浅刺(天部),余穴采用深刺(地部)2)配穴:①情志不调,配腹四关、上风湿点,腹四关采用中刺,上风湿点采用深刺;②饮食失节,配调脾气、天枢、商曲,均采用中刺;③精血亏虚,配天地针,采用深刺;④冲任不调,配气穴、天枢,采用中刺;⑤外受风邪,配下风湿点,采用深刺;(3)针具和手法:选用32号1寸或I. 5寸毫针,每例患者使用统一长度的针具进行针刺。腹部进针时避开毛孔、血管,轻、缓施术。进针后,停留3-5min候气,3-5min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再隔5min行针1次加强针感,使之向四周或远处扩散,留针30min出针。每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后休息2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
针刺组采用常规毫针刺法辨证治疗,选穴及操作方法1)主穴:患处周围阿是穴、合谷、三阴交、太冲;(2)配穴:①情志不调,配肝俞、期门、曲泉、神门、内关;②饮食失节,配脾俞、胃俞、足三里、天枢、中脘:③精血亏虚,配肾俞、脾俞、关元、气海、足三里;④冲任不调,配关元、中极、次髎、公孙、列缺:⑤外受风邪,配风池、大椎、外关3)针具和手法:选用30号毫针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出针。每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后休息2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基本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颜色基本>90%,治疗后下降指数≥0. 8;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治疗后下降指数≥0. 5;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 30%.颜色变淡,治疗后下降指数≥0. 3;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治疗后下降指数≤0。
评分方法:皮损面积评分:0为无损,1为面积<2cm2, 2为面积2--4cm2, 3为皮损面积>4cm2:皮损颜色评分:0为正常肤色,1为淡褐色,2为褐色,3为深褐色;总积分=面积评分十颜色评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