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为住院或门诊确诊为慢性湿疹的患者,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湿疮·慢性湿疮》。共收集慢性湿疹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8-62岁,平均39 .5岁,病程1个月至21年。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2)年龄18-65岁;(3)皮损面积小于20%。排除标准 1)年龄18岁以下,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近2周内内服过类固醇药物和或1周内服过抗组胺类药或外用过类固醇制剂;(3)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封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者。 治疗方法:观察组为火针针刺组,予以火针治疗,患者取卧位,充分暴露皮损,用75%酒精消毒待干。操作者坐于患者近旁,选好进针点。左手持点燃的酒精灯,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持针柄,将针体前1 /3于火焰上烧至通红发白后,以最近直线距离迅速垂直刺入皮损全层,并迅速拔出,刺入深度视皮损厚度控制在1-3 mm,皮损间每针间隔0.5cm。7d1次,连续4次;按观察表详细记录患者一般情况、皮损(包括皮损面积、红斑、丘疹、鳞屑等)和自觉症状(疹痒)等情况。于治疗后8h及7 d,28 d后观察结果,并按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并予比较。 观察指标皮损形态的评分:参考《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EASI评分法),将临床表现分为6项,即红斑(E)、丘疹(1)、表皮剥蚀(Er)、结痴(C)、苔藓化、渗出,每一临床表现的严重度以0-3分计分。0分为无、1分为轻、2分为中、3分为重。各种症状分值之间可记半级分,即0 .5分。疹痒程度的评分指标如下:0分为无瘙痒感;1分为偶尔瘙痒;2分为阵发性瘙痒;3分为剧烈瘙痒。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综合疗效评定以疹痒、皮损面积、皮损形态(包括红斑、丘疹、糜烂、结痴、渗出、结痴)的总积分计算出疗效率。疗效率=(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始疗前积分X 100%。根据症状改善率,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1)临床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症状消失,积分值减少≥95%;(2)显效:皮损大部分消失,症状明显减轻,95%>积分值减少≥70%;(3)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有所改善,70%>积分值减少≥50% ; (4)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症状未减轻或反而恶化,积分值减少不足300 。。 经治疗,30例患者中,治愈4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 湿疹是一种瘙痒性、复发性的炎性皮肤病。慢性湿疹以表皮肥厚和苔鲜样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其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剧烈的瘙痒,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火针疗法是采用特制的针具经加热、烧红后,用特定的手法刺入身体的腧穴或部位,达到祛除病邪的一种针刺方法。火针疗法源远流长,治疗皮肤瘙痒性疾病有显著疗效。 不良反应火针治疗后,针刺处的皮损会微微发红,患者有灼热感及疼痛感,术后局部外用抗菌素软膏防止创面感染。针刺部位周围皮损会形成痴壳,嘱患者不要强行脱痴,应待其自行脱落,记录脱痴时间。治疗过程中患者无1例因不良反应而退出本试验。 慢性湿疹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瘙痒性疾病,患者常常因为瘙痒而反复搔抓或热水烫洗,皮肤肥厚,苔藓样变,继而瘙痒症状加剧,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交,目前湿疹的外用药主要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长期使用有色素沉着、皮肤萎缩、多毛等不良反应。 火针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操作简单,见效迅速。火针疗法借火之力而取效。其原理可概括为:借火助阳,开门祛邪,以热引热。火针疗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疗法,是中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之一。经过历代医家的努力,火针疗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广泛用于治疗各类疾病。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为临床火针治疗操作积累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