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为针灸门诊收治,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35---75岁;共患膝60个。患者病程均为15天一12年,类风湿因子、抗O,血沉等实验室检查均为阴性。 诊断标准:依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诊断标准。有膝痛及膝关节X线摄片示有骨赘形成,同时伴有以下症状任何一条者 1)年龄50岁以上;(2)受累关节每日僵硬少于30分钟;(3)有骨摩擦音。 治疗方法:(1)用28一30号1.5一2寸毫针,穴取患侧犊鼻、内膝眼、阳陵泉、膝阳关、鹤顶,得气后针尾套上1.5 cm长的艾条点燃,温灸,烧3段艾条后出针。(2)相关肌群取穴,梁丘、阴市、血海、伏兔、髀关、阳性反应点。可根据不同的症情,选取局部穴位、相关肌群穴位和阳性反应点。操作时在相关病变肌群穴位或阳性反应部位采用“合谷刺”,以出现针感为度,留针15分钟。 腹针取穴以中脘、关元、外陵、大横为主穴,配穴滑肉门、腹部奇穴1(外陵下五分外五分)、腹部奇穴2(气海穴旁开1寸处),左侧膝关节病变取腹部左侧穴位,右侧膝关节病变取腹部右侧穴位,双侧膝关节病变取双侧穴,每次留针30分钟。施术时,取仰卧位,要求患膝拔针,腹部留针,将大腿伸直抬起,保持脚跟距离床面15 cm,坚持15-20秒,放下休息,再抬起,每分钟2--3次,反复锻炼,以不感到膝关节酸困为度,次数由少到多,也可在脚踝部加上适量重物练习。 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 观察项日及评分: 全身症状:寒热、出汗、饮食、二便、睡眠、舌脉等。局部症状:关节疼痛、肿胀、发僵、活动度,其评分标准如下。 关节疼痛:无疼痛。分,轻度疼痛1分,中度或间歇性疼痛2分,重度疼痛或者持续性疼痛3分。 关节肿胀:正常0分,软组织肿胀、凹陷轮廓隆起1分,关节周围凹陷消失、与骨突平2分,肿胀高出骨突部3分。 关节发僵;较长时间休息后不需关节活动即可起身行走0分,需活动2分钟以内1分,需活动2一5分钟方可起身行走2分,需活动5分钟以上方能行走3分。 膝关节活动度:活动范围大于135度0分,活动范围在110- 135度1分,活动范围在90一110度2分,活动度小于90度3分。 疗效标准:临床控制;观察项目评分为0,随访3个月无复发。有效:治疗前后观察项目评分差值≥3分。无效:治疗前后观察项目评分差值≤2分。 治疗组50例、60个患膝关节,临床控制16膝,有效42膝,无效2膝,总有效率为96 .7'%。 通过以上疗效观察对比,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腹针配合局部取穴法治疗膝骨关节炎较单纯局部取穴法有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发挥作用: 腹针是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脏腑经络及相关部位气血功能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特殊方法。其中中脘、关元分别是胃与小肠的募穴,而胃与脾相表里,有水谷之海之称,关元别名丹田,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之功,两穴合用具有益气血、壮筋骨、调补先天与后天之本的作用。外陵、滑肉门左右共4穴称“腹四关”,该4穴具有通调气血、疏理经气、使之上输下达肢体末端的作用,是引脏腑之气向全身布散的妙穴。大横穴是足太阴脾经的偷穴,与腹四关合用治疗全身性关节炎症。腹部奇穴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北癖通络的作用,它是腹针创始人薄智云先生的经验穴。辅以局部取穴犊鼻、内膝眼、血海、阳陵泉及相关肌群穴位来疏通该处经气,加之艾灸的温经散寒作用,使膝关节气血疏通。以上诸穴合用可起到扶正固本、祛风除湿、化瘀通络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