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原发性坐骨神经痛89例,继发于腰椎间盘突出12例,腰臀部软组织损伤8例,增生性腰脊椎炎11例。其中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7岁,平均(45士3)岁;病程最短2 d,最长22月,平均(5. 6士2. 3)月。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疼痛自腰部或臀部沿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放射,其性质为阵发性、放射性、刀割样、烧灼样、电击样疼痛,在行走、活动、咳嗽、喷嚏等牵拉坐骨神经或屏气用力时疼痛加剧,屈膝、屈髓时疼痛加剧。②在腰部及腰椎脊柱两旁及坐骨神经通路的某些穴位处有明显压痛或叩击痛。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并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评分T≥10,VAS≥20,PPI≥)2的患者,自愿加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为纳入观察治疗病例。 排除标准: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合并其他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因各种原因未按规定接受或完成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治疗方法:采用腹针治疗,取水分、关元、外陵(患侧)、气旁(对侧)、下风湿点(患侧)、下风湿下点(患侧)、神阙(艾架熏灸)。伴腰痛者加外陵(双)、气穴(双)、四满(双);急性腰椎间盘突出者加水沟、印堂;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加气穴(双)。患者取平卧位,暴露腹部,根据腹部分寸以直尺度量取穴,并用甲紫标记,常规消毒后,据患者的胖瘦定针具之长短,据病程长短而定针刺之深浅,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手法,每隔10 min行针1次,并嘱患者活动患部,据情况调整针的深浅,以行至气至,见效即止,并通过艾架熏灸神闻以壮元阳,温经络。留针30min。每大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坐骨神经痛属中医学“痹证”、“腰腿痛”、“腰痛”及“偏痹”范畴,其临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发病,多见于一侧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常由一侧腰部或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后或外侧及足部发生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夜间或咳嗽,行动时疼痛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大一支周围神经,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臀部,然后沿大腿后而下行到足。坐骨神经痛就是在坐骨神经经过的部位(即腰、臀、大腿后面、小腿外侧和足部)出现疼痛。坐骨神经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跌仆闪挫,以致经络受损,气血阻滞,不通则痛;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多由腰椎病变或坐骨神经邻近组织压迫坐骨神经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