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环枢关节扳法
[操作方法]
患者坐于低凳上,头稍后仰,术者站于患者侧方,一手拇指顶按住患者第二颈椎的棘突,另一手肘部托起患者的下颌部,手掌绕过对侧耳后,夹住其枕骨部,然后逐渐用力将颈椎向上拔伸。在拔伸的基础上,使颈椎旋转至有阻力的位置,随即做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顶按棘突的拇指同时协调用力下按。此时常可听到“喀嗒”一声,并且术者拇指下有棘突的跳动感,表示手法成功.
[操作要领]
1、先拔伸颈椎,在拔伸的基础上再旋转。
2、向齿状突偏向侧旋转,拇指将第二颈椎棘突向对侧顶按。
3、要根据患者体质的强弱控制旋转的力度,切忌过大。
此法主要用于治疗环枢关节半脱位。
2、颈椎斜扳法
[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头略前俯,颈部放松,术者站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扶住其后脑部,另一手托起下颌部,两手协同动作,使头向健侧侧偏,向患侧慢慢旋转 (即左侧病变,向左侧旋转;右侧病变向右侧旋转).当旋转至有阻力时,稍为停顿片刻,随即用力再做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约5-10度)的快速扳动,此时也常可听到”喀嗒”的声响,一达到目的,随即松手。
[操作要领]
1、 根据颈椎病变部位,在不同的前屈角度下扳动.
2、当颈椎旋转至有阻力时,旋转扳动的范围不能超过5-10度.否则容易造成损伤.
本法整复颈椎各关节错缝,间缝变窄,排列紊乱,颈椎周围软组织痉挛.临床常用于治疗颈椎病,颈椎失稳症,颈椎小关节紊乱,滑膜嵌顿,颈椎退行性变,颈椎间盘突出症,落枕,项肌疲劳,痉挛等病症。
3、颈椎侧屈扳法
[操作方法]
患者座位,术者站于其身后,用一手拇指抵住弯颈椎凸侧的横突处,另一手手掌抵住其头对侧颞部,两手协同用力,使颈椎缓缓向颈椎凸侧侧弯,弯至有阻力时,再做一个有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快捷扳动。
[操作要领]
1、在快捷扳动的瞬间,双手要同时相对用力.
2、术者可用拇指面抵按患者颈椎横突,也可拇指外展,用虎口卡按.
3、严格掌握侧屈扳动的幅度.
本法有纠正畸形,整复关节错缝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侧弯,如颈椎病,肌性斜颈,落枕,小关节紊乱症等.
4、颈椎定位旋转扳法
[操作方法]
患者座位,低头10-15度.术者站在其侧后方,一上肢肘关节屈曲用肘窝将其颌部托住,并用上臂与前臂和手将其头部环抱固定,另一手用拇指面顶住患者颈椎棘突偏患侧的后外侧缘.然后用固定头部的上肢将患者头部向左右方向轻轻旋转.待其放松后,再将其头部向患者颈椎棘突偏歪侧拖转至有阻力时,略微停顿,再做一个瞬间快速的小幅度旋转牵拉动作.同时,另一手拇指向相反方向用力推按棘突,使其复位。
[操作要领]
1、术者抵按患者棘突之拇指面.一定要着实,部位须低在偏歪侧的后外侧.
2、操作时使头颈部向棘突偏歪侧旋转,拇指面向相反方向推偏歪棘突.
3、双手要协调配合.
本法是一种可定向,定位矫治单个颈椎椎体扭转的整复手法,主要用于治疗由于颈椎病、颈椎失稳症、颈椎小关节紊乱、半脱位等导致单个颈椎椎体发生扭转之症。
5、仰卧位颈椎旋转扳法
[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位,去枕,术者坐于其头侧,一手托捉住其下颌部,另一手托其枕部,双手将患者头部托起,轻轻左右旋转使期放松,然后向患侧方向旋转到有阻力时,略停顿后、在瞬间旋转5—10度,后将其回旋到起始位。
[操作要领]
操作时术者将患者头脱离床面约10——15度,勿离床面过高。
本法患者全身容易放松,适用于年老体弱,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不宜坐位操作者。
6、颈椎微调扳法:
[操作方法]
1、坐位颈椎侧屈微调扳法。
患者坐位,颈部放松,术者站于其后方,以一手拇指按顶颈椎错位偏凸的棘突,另一手掌根顶住颈跟部,将下颈椎向患侧侧屈至限制位,然后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作一快速的推动,拇指顶按颈椎棘突使错位整复。
2、侧卧位颈椎侧屈微调扳法
患者侧卧位,垫一平枕,术者站于床头,一手按住患者颈部并以拇指抵住偏凸之颈椎棘突,另一手托住其下颌并用前臂托住面颊部,先将患者头颈向上侧屈至30度,然后两手协调,做一突发而有控制得力量,一手扩大侧屈幅度3至5度,另一手拇指向下顶推偏凸之棘突,即可整复。
3、俯卧位颈椎横突按压微调搬法
患者俯卧位,若其颈部肌肉痉挛不明显,则在其胸部及颈前垫一软枕,使颈部处于前屈中立位,术者站于其头部,先以一手置于颈椎错位偏突侧,拇指按住错位颈椎后突的横突后结节,另一手置于其下位椎体对侧的横突后结节,先以较和缓的节奏和力量,将横突向下施加压力震动,当患者肌肉放松时,适时以短促,轻巧,有控制的力将横突向上推冲,使之松动或整复。此法适用于中下颈椎段的错位的整复。
4、俯卧位颈椎旋转微调扳法
患者取俯卧位,旋转颈部,使患者头旋向患侧,使上颈段处于弹性限制位。术者两拇指并拢或重叠,按压于错位椎骨棘突起侧,先以较和缓的力量和节奏,将棘突向内下方施加震动,当患者肌肉放松时,以短促,轻巧,有控制得力量按压棘突,使其整复。本法操作时拇指的着力点也可在对侧后凸的棘突。本法适用于上颈椎段颈椎错位的整复。
[操作要领]
1、错位椎体的定位要准确,拇指着力点要与之相一至。
2、两手用力要协调,短促,轻巧,快速完成。
本法用于整复颈椎错缝。临床适用于颈椎病,椎体不稳,颈椎小关节紊乱等引起的颈椎椎体微小错位。其中,定位颈椎侧屈微调扳法适用于整复下颈椎段的错位;俯卧位颈椎横突按压微调扳法适用于中下段颈椎病的错位整复;俯卧位颈椎旋转微调扳法适用于上段颈椎病的整复。
7、扩胸扳法
[操作方法]
患者座位,双手十指交叉扣住,置与颈项部,术者站于其身后,用一侧膝部顶住患者第5—7胸椎棘突处,两手托握住其两肘部,使患者身体缓缓地做前俯后仰被动动作,待其放松后,再作后伸运动到有阻力时,术者双手同时向后发力,快速小幅度的将其两肘向后扳动。
[操作要领]
1、扳动时,要让患者呼吸自然,切忌闭气。
2、膝部仅起顶按作用,不能在扳动时发力向前顶推。
3、膝部顶按的位置要准确。
4、扳动时用力不可过大,否则容易造成岔气,或损伤肩肱关节。
本法具有整复肋椎关节错缝的功能,临床常用于治疗岔气,胸痛,胸闷,肋椎关节微小错缝等症。
8、胸椎对抗复位法
[操作方法]
患者坐位,双手十指交叉置于后颈部,术者站于其后,用一侧膝部顶住上胸段患部,两手分别从患者两掖下前伸,抱住患者两侧肩部前方,然后嘱患者做小幅度前屈后仰活动,待身体放松后伸有阻力时,术者两手向后,向上牵拉扳动。
[操作要领]
同扩胸扳法。
此法适用于上胸段肋椎小关节紊乱,微小错缝之病证。
9、俯卧位抬肩扳法
[操作方法]
患者俯卧位,上身放松,术者站于患者胸椎棘突偏斜方,以一手掌跟抵住偏歪之棘突,另一手由后向前从腋下穿入托扶住其肩前部并向上抬起至有阻力位置,然后两手协调用力,做相反方向运动,做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发性扳动,使之复位。
[操作要领]
1、患者放松,保持自然呼吸。
2、旋转到有阻力时,增大扳动的幅度,要控制在5度左右。
此法是有整复肋椎关节错位之功能,适用于第八胸椎以上节段的肋椎关节微小错位的整复。
10、上胸椎后伸扳法
[操作方法]
患者坐位,两上肢上举180度,两手掌交叉重叠,术者站在其侧后方,一手拇指面顶住在上胸段正位胸椎的棘突上,一手在前用前臂抱按住患者两上臂下端近肘关节处。然后让患者挺胸至有阻力时,术者抱按患者上肢之手向后扳动其双上肢。同时,另一手顶按棘突之拇指向前快速推按患者棘突,使后突的胸椎向前复位。
[操作要领]
1、抵按胸椎的拇指定位要准确。
2、在快速扳动时,拇指要用较大的力量向前抵按住着力部位,固定患者上身不向后倾,以保证扳动的力点在患部。
本法对胸椎后凸畸形有整复作用。常用于治疗青年驼背,青少年姿势不良性胸椎后凸,驼背等病症。
11、下胸椎后伸扳法
[操作方法]
患者俯卧位,术者站于其一侧,一手手掌抵按在下段胸椎棘突处,一手手掌及前臂托住患者胸正中部,将其胸部向上托起至有阻力时,两手协同将其上身在向上托举扳动和向下按压胸椎棘突处,同时瞬间快速发力,使其后伸幅度扩大5至10度。
[操作要领]
1、本法适用于下段胸椎,故按压胸椎棘突的位置要准确。
2、按压棘突部的手掌要用力固定其位置,以免将整个上身向后托起。
本法主要用于下段胸椎及胸腰椎结合部脊柱后凸畸形的整复,临床常用于治疗青少年姿势不良性脊柱畸行等病证。
12、下段胸椎旋转顶定位扳法
[操作方法]
以棘突偏向左侧为例。患者坐位,骑跨于治疗床上,使骨盆固定,两手十指交叉抱置于后颈部。术者站于其后侧方,左手拇指顶按住偏歪之棘突,右手从患者右侧掖下穿过,通过下颌,抱按住对侧肩部,然后嘱患者主动低头前屈弯腰,当前屈至术者左手拇指感到棘突活动时或该部位紧张时,稳住该体位,然后左手扳动患者肩部,最大限度使其旋转至有阻力时,略停顿,再两手同时用力,右手瞬间加大旋转角度5—10度,左手拇指将偏歪之棘突向对侧顶按。次时常可听到“喀嗒”的响声,并且拇指下有棘突的跳动感。
[操作要领]
1、当前屈至力点时再旋转椎体,此时不能再前屈,否则易改变应力点,不能扳动患椎。
本法可定位整复下段胸椎错位,侧弯。临床常用于治疗下段胸椎小关节紊乱证,失稳症以及胸腰椎联合侧弯等病症。
13、坐位腰椎旋转扳法
[操作方法]
患者端座位,两腿分开,术者站在其一侧,用一腿跨站在其两腿中间,一手抵握住患者近术者一侧肩后部,另一手从患者另一侧掖下伸入,抓握住其肩前部,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使腰椎旋转至有阻力时,再作一个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突发性旋转扳动。
[操作要领]
1、术者用一腿或两腿固定患者下肢,以防止在旋转扳动时骨盆随之移动,影响旋转应力准确传递。
本法对腰椎的整体序列及各椎间关节有整复作用,对腰部的软组织亦有牵拉与舒展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证,腰椎小关节紊乱,腰肌扭伤等病症.
14、腰椎斜扳法
[操作方法]
患者侧卧位,位于下面的下肢自然伸直,上面的下肢屈髋屈膝,将内踝置于下腿膝内侧上方,并将上面的手方在身后,下面的手自然的放在身体前侧.术者面对患者站立,用一手肘部抵按住患者上侧肩前部,另一肘部抵按住臀外上部.然后两手协同用力,一手将肩部向后下部推动,一手将臀部向前下按压,使其腰椎旋转扳动,当旋转到有阻力时,再做一个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突发性扳动,使旋转幅度再扩大5至10度。
[操作要领]
1、腰椎右旋扳动时,取右侧在上侧卧位,左旋转扳动时,则取左侧在上侧卧位.
2、起始扳动时,两肘要将患者前后反复缓缓摇动,待其放松后,再旋转至有阻力位置扳动.
3、一般利用上段或下段旋转的角度调整其应力点.即扳L4-S1时,将其患者肩部向后下推的幅度大一些.臀部则向前下按下的幅度小一些,使其腰椎旋转的应力点在L4-S1位置.扳L2-L4时则反之.
本法对腰椎的治疗功能和治疗范围基本与坐位腰椎旋转扳法相同.但定位较准确.加之由于取侧卧位,患者的全身容易放松,故在临床常用.
15、仰卧位腰椎斜扳法
又称仰卧位腰椎旋转扳法.
[操作方法]
以右侧旋转扳动为例,患者仰卧,右侧上肢自然放松外展,同侧下肢屈髋90度,自然屈膝,左侧下肢伸直.术者站于其左方,用右手掌扳压其右侧肩部,将患者右肩紧压固定在床面,左手握住其右侧膝上部,将右腿向下侧牵拉,使其盆骨随之向左侧旋转到有阻力时,再将其右腿向左下方做一快速小幅度的推冲动作,使其腰椎旋转幅度再扩大5-10度.左侧旋转扳动时则动作与此相反。
[操作要领]
1、压肩之手要用力将其肩部固定在床面,不能让其离开,否则影响旋转扳动的力度及应力点.
2、扳动时上侧下肢须屈髋90度,自然放松.
本法在左右旋转扳动时患者不用翻身变换体位,比较方便.除同腰椎斜扳法具有相同的功效和主治外,对骶髂关节扭伤极其错缝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16、腰椎定位旋转扳法
[操作方法]
以向右侧旋转为例.患者坐于无靠背的方凳上,助手用双膝夹住其左膝两侧,并用双手按压住其大腿根部,将患者固定在坐位上,术者站或坐在其右侧后方,用左手拇指抵按住患椎棘突的右后侧,右手从其右侧掖下穿过,通过颌下,抱按住对侧肩后部,先让患者向前弯腰,弯至应力点到达左手拇指所按棘突时停止,右手将其左肩扳动,使腰椎旋转至有阻力时,再顺势发力作一小幅度的快速右旋扳动,同时左手拇指发力将患椎棘突向左侧顶推。此时常可听到“咯嗒”的响声,并且拇指下有棘突的跳动感。复位后右手立即将其上身扶正至端坐位。
[操作要领]
1、助手要将患者一侧下肢压紧牢牢固定其骨盆,不能让其发生转动。
2、必要时也可用另一助手在侧前方抱按住患者两肩部帮助术者旋转扳动。
3、快速旋转扳动时,双手要同时反向发力,特别是按棘突之拇指,着力点要稳,准,不能滑脱。
本法可定位整复腰椎棘突偏歪,并可矫正各种原因引起的腰椎侧弯。临床常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滑膜嵌顿,腰椎失稳,腰部软组织扭伤等病证。
17、腰椎后伸扳法
[操作方法]
1、单腿式腰椎后伸扳法:
患者俯卧位,术者站于其一侧,用一手掌按压在患椎棘突上,另一手提握住其对侧大腿下端前方,将其慢慢抬起后伸至有阻力时,再用力向上做一个快速的提拉动作;按腰之手同时向下发力快速按压棘突。
2、双腿式腰椎后伸扳法:
患者俯卧,术者站于其一侧,用一手掌根按低在受术腰椎棘突,一手前臂与手掌托住其两大腿前侧近膝关节处,缦缦将其两侧下肢向上托起至有阻力时,再用力向上快速地托抬其双腿,另一手同时用力向下快速按压腰椎棘突。
3、跪式腰椎后伸扳法:
患者俯卧,术者站于一侧橙子上或床边,用一侧膝部顶按住患者受术腰椎棘突,双手握其同侧(术者站立侧)下肢踝部(或抱住其大腿近膝关节处)向后牵拉至有阻力时,再向后做一有控制的快速提拉。同时顶按棘突的膝部用力下按。
[操作要领]
1、下肢应向正后方向提拉或托抬,按棘突的方向亦应为正下方。
2、跪式操作时,应注意控制力度,不可过大。
本法能矫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腰椎后弓畸形。临床常用于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青少年姿势不良性腰椎后凸等病证。对腰椎滑脱症,椎弓根崩解者禁用。
18、骶髂关节扳法:
[操作方法]
1、骶髂关节后伸板法:
患者俯卧位,术者站于一侧,一手掌根按压在患侧髂后上棘处,另一手提握住患侧大腿之前下端,将其下肢缓缓抬起至有阻力时,再发力将其向上快速提拉,同时另一手向下快速按压髂后上棘。
2、骶髂关节侧位扳法
患者侧卧,患侧在上,双手抱于胸前,健侧下肢略屈髋,患侧下肢屈膝屈髋,使骨盆与床面成垂直状。术者站于患者对面,一手按于患者肩部,另一手用掌根抵住患侧髂后上棘,将其脊柱旋转至最大限度时,两手同时用力,按肩之手稳住身体,同时按于髂后上棘之手作一个有控制的,突发性的,沿患肢股骨纵轴方向的椎压扳动。
[操作要领]
按压髂后上棘的手要准确,以保证应力传递至骶髂关节。
本法主要用于整复骶髂关节后脱位。
19、骶髂关节微调扳法:
[操作方法]
1、患者府卧位,术者站于其健则,一手掌根按于患侧髂后上棘,另一手掌交叉按于骶骨下端。嘱患者咳嗽,术者两手在其咳嗽时向下快速用力按压,重复数次后,在患者咳嗽时,按髂后上棘之手向患者腹、外、头侧方向,按骶骨下端之手向患者腹、头侧方向分别快速用力按压。
2、患者俯卧位,术者一手掌根按住患侧坐骨结节的内侧,另一手交叉抵于骶骨上端,方法同上,在患者咳嗽时,按于坐骨结节内侧的手向患者腹,外、头侧快速按压,另一手则向患者腹、头侧冲压,使骶髂关节向相反方向松动错移。
[操作要领]
1、医患要配合默切,在咳出时,快速按压。
2、按压的方向要准确。
本法可松动骶髂关节,治疗骶髂关节的微小错位,其方法1常适用于骶髂关节前屈性损伤的治疗,方法2常用于骶髂关节伸直性损伤的治疗。
20、俯卧位骶髂关节复位法:
[操作方法]
1、 单人复位法:
患者俯卧位(以左侧为例)术者面对患者位于足部,以右足跟蹬在健侧坐骨结节上,双手握患侧踝关节,然后在足跟用力向前蹬的同时,双手用力向后牵住患肢。
2、双人复位法:
患者俯卧位(以左侧为例),双手向前拉住病床缘。术者站于一侧,双手掌重叠于病变骶髂部,另一助手面对病人,以双手紧握患侧踝关节,作好单腿纵向拨伸准备;然后助手向下用力牵拉患肢,同时术者向下按压骶髂部,一压一拉,瞬间完成复位动作。
3、伸腿蹬足法
患者仰卧,双手向上拉住病床缘。术者站于患侧下肢外侧,双手握其患侧踝关节,使其患侧下肢极度屈膝曲髋,然后向下用力牵拉患肢使其伸直,同时嘱患者向下蹬直患肢,反复2-3次。
[操作要领]
患者应放松,医患配合要默契。
本法具有整复骶髂关节错位及对局部软组有牵拉、舒展的功效。临床常用于骶髂关节扭伤,以及骶髂关节错位等病证。
21、四肢关节扳法
[操作方法]
1、肩关节扳法:
(1)上举:患者坐位,术者半蹲站于其前侧,将患肢手搭在医者肩后,肘部放在医者上臂部。医者两手抱住患者肩部,然后慢慢站起并同时将患肢抬起。
(2)内收:患者坐位,将手置于胸前,术者紧靠其背后稳住其身体,用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其肘部作内收扳动。
(3)后伸:患者坐位,手自然下垂。术者站于患侧,用一手扶住其肩部,另一手握住腕部向后扳动并作屈肘动作。屈肘时要使掌紧贴脊柱上移。
(4)外展: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按住患肩部,另一手握住其肘部向外牵拉扳动,同时作旋内及旋外动作。也可在上肢外展位,医者站于患者侧方,同上举扳法进行外展扳动。
2、肘关节扳法:
患者抑卧。术者一手握肘上部,另一手握住其腕部,做肘关节屈伸扳动。可重复进行。
3、腕关节扳法: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用双手握住其手掌,两拇指按住腕背部,先将腕关节拔伸,在此基础上再作屈伸及左右侧屈扳动。
4、踝关节扳法: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一手托住其足跟,另一手握住跖趾部,两手协调用力将踝关节屈伸及外翻扳动。
[操作要领]
1、扳动时手法应缓缓加力,不可用力过大,速度过快。
2、扳动幅度不能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
本法具有滑利关节,整复错缝、脱位,松解粘连,矫正畸形,疏筋通络,恢复肢体关节功能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四支关节功能障碍及扭伤,关节错缝等病证。肩关节扳法常配合其他手法治疗肩关节粘连,活动受限等症。
22、背法
[操作方法]
术者与患者背靠背站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用两肘勾套住患者的肘弯部,再屈膝弯腰、挺臀。将患者反背起,使其双足离地悬空,做小幅度的上下抖动,以使其完全放松,然后做一突发的快速的伸膝屈髋挺臀抖动动作。此法可连续操作2~3次。
[操作要领]
1、一般应用臀部低住患者腰骶病变部,患者应身体放松,自然呼吸。
2、背起患者后,再作有节律的伸膝屈髋挺臀动作,同时伸膝屈髋挺臀颤动动作要协调,运作幅度不可过大,频率不宜过快。
背法只适用于腰骶部,具有缓解腰肌痉挛、整复错缝、还纳突出物等功效。治疗腰椎关节功能紊乱,腰部闪错,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23、拔伸法
又称牵拉法。
[操作方法]
1、 颈椎拔伸法
(1)患者坐位,术者站于其后,用双手拇指顶住枕骨后方,余四肢分别托住下颌部,两前臂分别压住患者两肩,然后逐渐用力向上拔伸。
(2)术者用一侧肘部托住患者下颌部,前臂绕过其对侧耳后用手掌扶住枕骨部,另一只手亦扶于其后枕部,然后逐渐用力将颈椎向上拔伸。
2、 肩关节拔伸法
(1)患者坐位,令助手固定患者身体,术者站于患侧,两手握其前臂与肘部拔伸。
(2)患者坐位,术者以一足抵住患侧腋下,两手握住患侧上肢腕部向下拔伸。
(3)患者坐于低凳,患肢放松,术者站于其后侧,双手握住其患侧腕部慢慢向上牵拉拔伸。
3、腰部拔伸法:
患者俯卧位,助手站于患者头顶部,两手固定患者两腋下,或让患者两手抓床头,术者站于患者下端,两手分别握两踝部,向下用力拔伸。
4、髋关节拔伸法:
患者仰卧位,助手站于其头顶部,术者站于其患侧下端外侧,一手抓握住患侧膝部下端,一手从患侧下肢内下穿过,掖部夹住其踝部,手抓握住另一手前臂部,固定患者小腿及踝部,然后医者后仰用力牵拉拔伸。
5、腕关节拔伸法: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双手握住患者掌指部,逐渐用力拔伸,同时患者上身略向后仰,形成对抗牵引。
6、指间关节拔伸法: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另一手捏住患指端,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拔伸。
7、踝关节拔伸法: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站于其下端,一手托住足跟部,一手握住足背部,同时用力拔伸。
[操作要领]
1、拔伸牵拉的动作要稳而持续,不可用一次突发的猛力。
2、顺势而行,因势利导,用力恰当,适可而止,切忌粗暴。
本法常用于四肢部和脊柱部,具有整复错缝、脱位,纠正畸形、解除粘连等功效。临床和其他手法配合治疗颈椎病、腰椎病、四肢关节功能障碍,软组织粘连、挛缩以及小关节错位,伤筋等症。本法也是治疗骨折和脱位的主要手法,临床常与旋转、屈曲等正骨手法配合使用。
24、摇法
[操作方法]
1、 摇颈:
患者坐位,术者站于其侧方,一手托住下颌部,一手扶住头顶,双手以相反方向缓缓使头摇转。
2、摇肩关节:
(1)小摇法:患者坐位,术者站于其患侧方,一手扶住肩部,一手扶住肘部(使患者手搭在医者的肘上部)环旋摇动。
(2)大摇法:患者坐位,术者站于其患侧方,两腿分开与肩平宽,一手松握腕部,另一手相对以掌背将其慢慢向上托起到160°左右时反掌握住腕部,原握腕之手向下滑移至患肩上部按住,此时两手协调用力,一手稳按住肩部,一手向后使肩关节由后向前作大幅度转动至起始位,另一手由肩部滑移至腕部。以次反复操作数遍。由后向前摇则两手动作相反。
3、摇肘关节:
患者坐位,术者站于其患侧方,一手固定其肘关节上端,一手握腕关节上端环转摇动。
4、摇腕:
患者坐位,术者站于其患侧方,一手握住其腕上,一手握住手掌环转摇动。
5、摇腰:
患者坐位,术者站于其侧后方,一手按住其一侧腰部,另一手扶住对侧肩部,两手协调用力摇动。
6、摇髋关节:
患者抑卧,屈髋屈膝各呈90°,术者站于其患肢外侧,一手按住膝部,一手托住足跟,做髋关节的环转摇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