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血化瘀是中医学的一个传统治则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生命由气、血构成。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断命亡,血尽身亡”。经络是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它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身体各部分的通路。气伤则痛,血伤则肿,所以在临床上中医非常重视通过刺激穴位,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而治病。《灵枢·经脉》曰:“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所藏者,无非气血,“气通血活”人则健康无恙;在病理学上,名家王清任指出“无论外伤、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等”;气血随着经络的分布而营运全身,气血失调则是一切疾病的病理基础。
依据人体任何部位经络受阻则发病的原理,截根疗法采用“整体经络”配合治疗,强调“审气血之荣枯,辨气血之通滞”。大凡疾病的产生,是人体脏腑器官组织细胞等出现生理障碍或平衡失调的结果,而症状只是他们病理改变的外在表现和反映。
血液停积于脏腑经络或离经之血停积于内,而未能及时消散即可形成瘀血。瘀血形成以后阻滞于脏腑或经络,阻滞了气的运行,可引起气机阻滞,即血瘀气滞,而气滞又会加重血瘀,从而形成血瘀气滞、气滞血瘀的恶性循环。《血证论·瘀血篇》曰:“故凡血证总以去瘀为要。”明确提出了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的观点。瘀血形成后,除了影响新血化生还可以引起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其特点为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治疗血瘀证是解决种种疑难病的一个重要途径;血瘀状态不是独立存在的单一现象,而是一种综合表现。1974年日本对“血瘀证”的研究报告认为,以血瘀为信号,以内邪与外邪的相互关系为起点,系统整理未病信号,可采取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