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0|回复: 1

眼针疗法的理论基础探讨

[复制链接]

777

主题

342

回帖

3708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708
发表于 2014-9-11 19: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眼针疗法是彭静山教授首创的一种微针疗法。分为观眼识证和眼针疗法两部分。依据《证治准绳》所载“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中络八,谓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通畅血气往来以滋于目。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而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也…”结合《内经》关于眼与脑、脏腑、经络的联系的论述,及八廓八卦确立了眼周八区十三穴。观察白睛脉络颜色、形态变化以诊断疾病,根据变化及辨证在眼眶围针刺以防病治病。提出“眼络于脑,通调脏腑”假说。关键词:眼针疗法;经络;脑;脏腑1眼针的起源彭静山教授是中外驰名的中医针灸专家。原名彭寿龄,祖籍山东,1909年生于辽宁省开原县,学医于东北名医马二琴教授。着重钻研针灸学,200 3年3月20日逝世,享年95岁。彭老的学医经验是:“我认为做为一个医生,必每天治病,每天读书。”治病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治病,两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彭老治学严谨每天必读书至深夜,一生著医书20本,其中《眼针疗法》、《针灸秘验》广泛流传,成为针灸工作者必读书。在“文化大革命”中彭老右耳失聪,左耳听力只有90分贝,使诊断方法受到限制,为扩大望诊内容而冥思苦想,阅读大量古书,读到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目门》1卷七中说:“华元化云: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中络八,谓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通畅血气往来以滋于目。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而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也……”这段论述点明眼内有大络、中络、旁支细络等络脉,并且所有络脉“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描述了“眼一脑一脏腑”的密切联系。虽然全文仅108个字,但彭老如获至宝,昼夜冥思苦想。但眼与各脏腑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呢?原文并未明示,为确定眼与各脏腑的对应关系彭老又反复查阅古籍,查到与眼科有关的五轮八廓学说。读到王肯堂论《证治准绳》对五轮八廓有较全面的论述时又得到了更大的启示。2眼与脑脏腑经络的联系2.1眼与脑的联系脑为奇恒之府,脑由髓汇集而成,故名“髓海”,脑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集之处,有元神之府。眼与脑密切相连。“……目形类丸,……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中络八,谓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说明眼通过经络与脑密切相连。“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目无所见……”。说明目能视五色,是依赖髓海的滋养。“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晴。精之案为眼……其案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入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目系以入脑。”“八廓应乎八卦,脉络经纬于脑,贯通脏腑,以达血气,往来以滋于目。说明眼与脑通过经络密切相连,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也是病邪传变的途径。2.2眼与脏腑的联系“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目者肝之官也”。“心合脉,诸脉者皆属于日”。“心者五脏之精也,目者其窍也”。“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目者,心使也”。论述了眼受五脏六腑之精气濡养,精气不足时则目不能视,2.3眼与经脉的联系 “十一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晴”。说明全身经脉与目密切联系。具体经脉循行十二经脉中,除肺、脾、肾、心包络以外,有八条经脉以眼作为集散地。“胃足阳明之脉……旁纳太阳之脉……”(《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至目锐眦”三焦经“至目锐眦”手少阴心经……其支者……至目内眦……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任脉“入目”,“跷者脉……属目内眦……”。由于阴阳表里相合,经脉相互连通,从而使眼及眼之白晴与全身经脉相联系。“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诊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3现代研究3. 1望目辨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教授王今觉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及华佗望目理论提出“望目辨证”,总结出双眼白睛特征和白睛脉络特征与脏腑经脉相关联的规律及临床意义。3. 2现代医学对眼白睛脉络的认识所谓白睛脉络即为球结膜上的血管,是现代医学研究人体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球结膜血管、视网膜血管、脑血管均来自颈内动脉系统。球结膜血管更能反应脑血管情况。应用现代研究微循环的手段对球结膜微循环研究发现,不同疾病其微血管形态改变各不相同,相同疾病不同证型球结膜微循环改变亦不相同。4五轮八卦八廓与眼针分区定穴4. 1古代又献对五轮八廓八卦的论述4. 1 1五轮学说 五轮学说是古人建立在对眼部解剖学粗浅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外眼的五部分与五脏相配进行辨证论治眼科疾病方法。王肯堂论《论治准绳》对五轮有较全面的论述,“五轮,金之精腾结而为气轮,木之精腾结而为风轮,火之精腾结而为血轮,土之精腾结而为肉轮,水之精腾结而为水轮。”又对五轮五行与五脏配属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气轮者目之白睛是也,内应于肺,西方庚辛申酉之令,肺主气,故曰气轮。金为五行之至坚,故白睛独坚于四轮;肺为华盖,部位至高,主气之升降。少有佛郁,诸病生焉。血随气行,气若佛郁则火胜而血滞;火胜而血滞则病变不测。火克金,金在木外,故气轮先赤。金木而后病及风轮也;金色白,故白泽者顺也。风轮者白内青睛是也,内应于肝,东方甲乙寅卯,厥阴风水,故曰风轮。目窍肝,在时为春,春生万物,色满宇宙,惟日能鉴,故属窍于肝也。此轮清脆,内包膏汁有涵养瞳神之功,其色青,故青莹者顺也。世人多黄浊者乃湿热之害,惟小儿之色最正,至长食味则泄其气而色亦易矣。血轮者,目两角人小皆是也,内应于心,南方丙丁巳午火,心主血,故曰血轮。夫火在目为神光,火衰则有昏暝之患,火炎则有焚燥之殃。虽有两心,而无正轮,心君主也,通于大眦,故大眦赤者实火也。心包络为小心,小心为相火也,代君行令,通于小眦,故小眦赤者虚火也。若君主拱默,则相火自然清宁矣。火色赤,惟红活为顺也。肉轮者两脾是也,中央戊己辰戊丑未之土。脾主肉,故曰肉轮。脾有两叶,运动磨化水谷。外亦两脾,动静相应。开则万用,如阳动之发生;闭则万寂,如阴静之收敛。土藏万物而主静,故脾合则万有寂然而思睡,此脏纳归静之应也。土为五行之主,故四轮亦脾所包涵。其色黄,得血而润,故黄泽为顺也。”4. 1 2八廓学说 八廓学说也是中医目诊的基本理论,它是建立在脏腑学说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观眼诊病方法,首见眼科专著《银海精微》所提及但未涉及八廓的具体位置。《审视瑶函》画了八廓的定位,肯定了他的用处,说明八廓是用来辨认眼病血丝的,及《证治准绳》对八廓八卦及脏腑进行了详细论述,“八廓应乎八卦,脉络经纬于脑,贯通脏腑,以达血气,往来以滋于目。廓如城郭然,各有行路往来,而匡廓卫御之意也。乾居西北,络通大肠之腑,脏属肺,肺与大肠相为阴阳,上连清纯,下输糟粕,为传导之官,故曰传导廓;坎正北方,络通膀胱之腑,脏属于肾,肾与通膀相为阴阳,主水之化源,以输津液,故日津液廓;艮位东北,络通上焦之腑,脏配命门,命门与上焦相为阴阳,分输百脉,故曰会阴廓;震正东方,络通胆腑,脏属于肝,肝胆相为阴阳,皆主清净,不受浊秽,故曰清净廓;巽位东南,络通中焦之腑,脏属肝络,肝与中焦相为阴阳,肝络通血,以滋养中焦,分气以化生,故曰养化廓;离正南方,络通小肠之腑,脏属于心,心与小肠相为脏腑,为谓阳受盛之胞,故曰胞阳廓;坤位西南,络通胃之腑,脏属于脾,脾胃相为脏腑,主纳水谷以养生,故曰水谷廓;兑正西方,络通下焦之腑,脏配肾络,肾与下焦,相为脏腑,关主阴精化生之源,故曰关泉廓。脏腑相配,内经已有定法,而三焦分配肝肾者,此目之精法也。盖目专窍于肝而主于肾,故有二络之分配焉。左目属阳,阳道顺行,故廓之经位法象亦以顺行。右眼属阴,阴道逆行,故廓之经位法象亦以逆行,察乎二目两眦之分则昭然可见阴阳顺拟之道矣。”明末傅仁字《审视瑶函》的论述,“夫八廓之经络,乃验病之要领,业斯道者,岂可忽哉,盖验廓之病与轮不同。轮以通部形色为证,而廓惟以轮上血脉丝络为凭,或粗细连断,或乱直赤紫,起于何位,侵犯何位,以辨何脏何腑之受病,浅深傅仁字轻重,血气虚实,衰旺邪正之不同,察其自病传病经络之生克顺逆而调治之耳。验目以识病。4. 1. 3八卦的简单含义及与脏腑的关系 八卦由阴、阳两种符号变化而来,按《易经》其名称和序列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代表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八钟自然现象,是为先天八卦。北宋邵康界竹、周敦颐,南宋朱熹研究《易经》把序列改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是为后天八卦。 根据以上记载彭老按八廓应乎八卦配以脏腑,根据王肯堂所述“大络六”其中五脏各占“一络”加之命门,关于命门,其部位历来有不少争论。命门一词《灵枢·根结》“命门者,目也。”自《难经》命门被赋予“生命之门”的含义。其部位与肾有关,概括起来有:“两肾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 i=i+两肾者,坎外之偶也;命门一者,坎中之奇也。衣一统两,两而包一。是命门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还有“两肾之间为命门”及“命门为肾间动气”说。因其部位与肾关系密切,而无具体定位故去掉“命门”这一“大络”。只保留“心、肺、脾、肝、肾,”五大络。“中络八,谓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各主其一”从中可以看出“三焦”占三“中络”。故在定位时扩大了三焦的部位,上焦、中焦、下焦各占一廓,在王肯堂《证治准绳》论八廓中,三焦所络脏及相为阴阳分别为命门、肝络、肾说明王肯堂对三焦的重视,三焦蕴涵肝肾之功能。三焦功能,“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对现在临床治疗很有指导意义,多在脏腑辨证的基础上配取上焦、中焦、下焦三区。4. 2眼针分区定穴最初方案 将眼自睛分成八区。即: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心做一水平线并延民至内、外眦,再经瞳孔中心做水平线之垂直线,并延长过上、下眼眶。于是将眼区分成4个象限,再将每个象限分成两个相等的区,既将眼白睛分成八区,各区相等。为便于记忆将八卦改用八个数字代替,但1、 2. 、4. 、6 、7五个区是肺、大肠,肾、膀胱,肝、胆,心、小肠,脾、胃各占二分之一。3、5、 8区是上焦,中焦,下焦,各占一个整区。眼针穴不另取穴名,属于某区即名某区穴,如“上焦区”、“肝区”等,总名“眼针八区十三穴”。“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左目属阳,阳道顺行,故廓之经位法象亦以顺行。右眼属阴,阴道逆行,故廓之经位法象亦以逆行,察乎二目两眦之分则昭然可见阴阳顺逆之道矣。”左眼属阳,阳生于阴,八区排列顺序是顺时针方向;右眼属阴,阴生于阳,八区排列顺序是逆时针方向。4. 3眼针的现行方案在最初方案通过国家鉴定时专家提出建议,经络学说是眼针疗法的理论基础,十二经脉左右对称,而眼针划分区域左右不对称,眼针“八区十三穴”的划分应进一步做对称性的对比性研究。彭老用两年时间,对近3000例各种疾病的对比研究,其疗效与原方案相同。为使眼针更符合中医基本理论,此后确定左右对称的方案为眼针的现行方案。4. 4观眼识证内容4. 4 1脉络形状变化 (1)根部粗大:在白睛边缘处络脉粗大,向前则逐渐变细,多属于顽固性疾病。( 2)曲张或怒张:络脉由根部延仲,中间转折曲张以至于怒张,为病势较重。( 3)延伸:络脉由某一穴区发出后传到另一穴区,出现延伸现象,提示疾病有传变。(4)分岔较多一条络脉从白睛边缘发出后,逐渐出现多个分岔,说明病情不稳定而容易变化,(5)隆起一条:多属六腑病。( 6)模糊一片:络脉短细而多,聚成一小片模糊不清,多出现在肝胆区为肝郁症。( 7)垂露:络脉下端象垂着一颗露水珠一样,如见于胃肠,多属虫积,如见于其他穴区,则多属瘀症。

8

主题

864

回帖

100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03
发表于 2014-9-11 20: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4. 4. 2络脉的颜色变化    (1)络脉鲜红,为新发病,属于实热,病势正在发展。(2)络脉呈现紫红色,为邪热炽盛。(3)络脉深红,主于热病而病势较重。(4)络脉红中带黑,主于热病入里。( 5)络脉红中带黄,标志胃气渐复,为病势减轻。(6)络脉颇色淡黄,为疾病将愈。( 7)络脉颜色浅淡,是气血不足,属于虚证或寒证。(8)络脉暗灰,属于陈旧性病灶,或疾病旱已痊愈,只是在白睛上留下的水久性痕迹,永不消失。
4.5观眼识证为何取眼白睛
4. 5. 1白睛的解剖特点   正常人的白睛上可见隐约纵横交错的络脉,络脉纤细而不明显,尤其是儿童的眼球,如果没有生过人病,则白睛青白洁净,看不出络脉的分布。若是生病以后,或由皮肤通过经络而内传脏腑,或由脏腑外传到皮肤,不论某一经或几个经受病,都可以从眼白睛上显露出来。经络在其他部位为肉眼所不能见,但球结膜是透明的,其所分布的络脉一经变化即很容易看到。
4. 5. 2白睛所属脏腑的生理特性    在五轮学说中白睛属肺,肺的生理功能,肺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肺朝百脉;肺主宣肃;肺主行水;肺主治节。如明末傅仁字《审视瑶函》论述“廓惟以轮上血脉丝络为凭,或粗细连断,或乱直赤紫,起于何位,侵犯何部,以辨何脏何腑之受病,浅深轻重,血气虚实衰旺邪正之不同,察其自病传病,经络之生克顺逆而调治之耳”。“气轮者目之白睛是也,内应于肺,西方庚辛申酉之令,肺主气,故曰气轮。金为五行之至坚,故白睛独坚于四轮;肺为华盖,部位至高,主气之升降。少有佛郁,诸病生焉。血随气行,气若佛郁则火胜而血滞;火胜而血滞则病变不测。火克金,金在木外,故气轮先赤。金木而后病及风轮也;金色白,故白泽者顺也。”
5展望
回顾眼针疗法创立、发展、完善的30余年,临床疗效肯定,受到针灸学者的普遍欢迎和应用。彭老学古而不泥古,发展了王肯堂的八廓应乎八卦学说,确立了眼区的“八区十三穴”。丰富了针灸疗法的内容。并创立了“八区十三穴”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丰富了中医望诊的内容。根据王肯堂转载华元化云“……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通畅血气往来以滋于目……”的记载,笔者正在进行国家科技部973项目研究,提出:“眼络于脑,通调脏腑”中医理论新假说。今后笔者将继续从生理、病理、临床及机理等多层面系统研究和完善眼针疗法的理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4 18:21 , Processed in 0.333826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