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运用现代康复理论,头体针相结合,分期取穴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通过经络的“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的一个有机整体。中风偏瘫的病位在脑,波及经脉、经筋,与诸多脏器有关。“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
现代医学的大脑生理解剖也为头针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大脑皮层中枢交叉支配的原理,针刺偏瘫患肢对侧顶颞前斜线(运动区或颞三针区)具有较好的恢复肢体功能的作用。体针方面,结合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康复基础理论-“易化”技术,在患肢按当时所处的部位与脑卒中后功能演变的阶段来选取经脉穴位:阶段I(约数日~2周)以取阳经经脉穴位如上肢取肩 、曲池、手三里、合谷等,下肢取足三里、梁丘、阳陵泉等穴。阶段Ⅱ、Ⅲ(约2~4周)取阴、阳经穴并重如上肢取肩 、曲池、手三里、外关、天府、侠白、曲泽、郄门等穴,下肢取梁丘、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阴陵泉等穴。阶段Ⅳ、Ⅴ、Ⅵ(约4周以上)以取阴经穴位为主,辅以阳经穴位,如上肢取天府、外关、手三里等穴,下肢取血海、阴陵泉、照海、三阴交、足三里、梁丘等穴。
因而,头体针相结合取穴,既注重病变的主要用部位,又不忽视其临床表现的局部症状,兼顾了目前病症和原发病灶的治疗,故其疗效远远优了单纯的传统体针治疗。
2、辨明标本、逆从、阴阳,选择适当的刺法
《素问·标本病传论》:“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虚,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素问·调经论》认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素问·通评虚实论》认为:“肥贵人则膏梁之疾”等等,明确指出了对疾病的针灸治疗,必须辨明阴阳,分清标本逆顺的重要性。指出中风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故临床时辨明标本、虚实对刺法的选择极为重要。
2.1 新起病,病浅者,以取阳经输穴为主,辅以取阴经输穴,刺法直浅刺泻邪 《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指出中风新起病时病位在分腠之间,病邪先犯阳经,后发展至阴经,针灸治疗时刺法用“浮而取之”的浅刺法。结合临床实践,中风新起病,病浅的患者,虽有“阳气虚”、“真气虚”的本虚因素,但“膏梁之疾”、“偏于邪风”、“血菀于上”等风阳、痰热、腑实的“上盛”为标实的治疗所急,故针灸治疗时亦以清肝熄风,除痰清热、通腑为主,取穴以取阳经的丰隆、阳陵泉、合谷、曲池、肩井等输穴为主,辅以取阴经的太冲、太溪等输穴;刺法用泻法,浅刺不留针。
2.2 久病者,取阴经输穴为主,辅以阳经输穴;刺法宜深刺久留针,视血脉怒张处刺络放血 《灵枢·终始》:“久病者,邪气小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必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指出了久病的患者“邪气乃深”,针灸治疗时应采取深刺久留针,并循按经脉,在血络盛处刺络放血的刺法。结合临床实践,中风久病者多有瘫痪肢体属阴的内侧拘急挛缩,属阳的外侧弛缓疲软的“阳缓阴急”,总督诸阴经的阴 脉受损症状,有瘫痪肢体肿胀、麻本、疼痛,语言蹇涩等风、痰、瘀等“邪气小深”,阻塞经脉、舌窍的症状。故对中风久病的针灸治疗,应以取阴经输穴如三阴交、太冲、太溪、阴陵泉、血海、内关、侠白等穴,辅以取足三里、丰隆、肩井、曲池、合谷等阳经输穴;刺法选用深刺,长时间留针,并循按阴经经脉,在经脉部血、怒和处刺络放血。
3、点刺患肢十二井穴放血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人体经气起于四肢末端的井穴。故在临床中,通过采取患肢十二井穴点刺放血,激发、鼓舞残余之经气,使“所出为井”的经气流动加快,疏通经脉,祛瘀通络;同时井穴本身穴位的开窍醒脑宁神的作用,使患者从突遭中风的身心打击中清醒过来。所以,在对中风患者,特别是急性期或久病不愈的中风患者,多采用点刺患肢十二井穴放血的刺法。
4、多用灸法,悬灸背俞穴、督脉、强壮穴及患肢腧穴
督脉具有统摄全身阳气、维系人身元气的作用,为“阳脉之海”;足太阳膀胱经为“诸阳之属”,与督脉经气相互交会。背俞穴为脏腑精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另一方面,生理上《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五七阳明衰,面始焦,发给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丈夫八岁肾气盛……五八肾气哀,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人体在35~40岁时就开始出现阳气衰退。
临床上中风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60岁左右年龄多见。此时正值人体阳气衰虚,脏腑功能减退之时,中风后更耗伤气血,阳气亏虚,脏腑功能衰退、紊乱;故中风偏瘫取背俞穴具有振奋阳气,促进全身机能恢复的作用。大肠俞、膀胱俞尚能调节大肠、膀胱的功能,帮助体内物的排泄;而艾灸有益气理虚,温通散结活血的作用,故在临床治疗中风患者,特别是中风日久,气血亏虚,脏腑功能低下,患肢肿胀、拘急挛缩、麻木的患者,应采用悬灸督脉,足太阳经背俞穴,大椎、关元、神阙、足三里等强壮穴,悬灸患肢经脉输穴,以温阳益气,疏调脏腑,温经通络,散结缓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