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腿疗的原理:足、腿部穴位多,腿部皮肤薄,用药液浸泡双下肢,可令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皮肤充分吸收发挥作用。同时,在腿足部进行推拿按摩,会产生叠加疗效。号称“吃药用腿不用嘴”。
这个方法特别适合移植患者,因为我们每天已经在服用大量药物了,怎敢再为了小病随便口服其他中药呢,一般是扛着。
我在北京电视台《养生堂》博客中,摘录整理了刘教授介绍的一些养生健身腿疗方法,以备用。
一、百病从腿养——保健
涌泉穴:可以补肾、补血、补气,还可以预防感冒,可以说是保健要穴。
菊花水泡腿:菊花30克或50克,煎煮30分钟后,把它倒在盆里,或倒在一个桶里,泡脚或泡腿,每次泡15到20分钟,背部微微出汗为宜,每周泡两到三次。
二、百病从腿养之——慢性前列腺炎
1. 涌泉穴,然谷穴,阳交穴,外丘穴。
2. 车前绿豆米粥:将车前子60克、橘皮15克、通草10克纱布包,煮汁去渣,入绿豆50克和薏米100克大米50克煮粥。空腹服,连服数日。适用于老人前列腺炎、小便淋痛。
3. 泡腿药方:苦参60g,半枝莲60g。煮好以后,泡腿,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
三、百病从腿养之——亚健康
1. 阳陵泉,公孙穴
2. 柴胡的用法:60克,煮好以后,泡腿,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连泡3天。
3. 泡腿药方:苏木150g,煎煮30分钟后,待水温40度左右后,浸泡双下肢20-30分钟,后背微微出汗为宜。
四、百病从腿养之——腰椎间盘突出
1. 飞扬穴,委中穴
2. 草乌的用法:10克~15克。煮好以后,泡腿,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切忌内服。
五、百病从腿养之——便秘
1. 上巨虚穴,下巨虚穴,太冲穴
2. 大黄的用法:大黄 50克,番泻叶50克。煮好以后,泡腿,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
3. 泡腿药方:取香蕉皮200克、桃仁或杏仁或麻子仁30克。将以上3味药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熏蒸水的温度应在90℃左右,但要防止烫伤,待水温下降至50℃左右时,再将双脚浸泡水中。同时配合按摩揉搓足心。每天1次,每次30分钟左右。
六、百病从腿养——中风
1.水泉穴
2. 天麻的用法:3~5片煮水泡茶喝。
3.泡腿药方:用伸筋草、红花各20克。加水2000毫升,煮沸10分钟(汤液温度降低须再加热),每日1—次,先泡上臂,后泡腿,浸泡时手脚在汤液中加强自主的屈伸活动,连续2个月。
七、百病从腿养——肥胖
月见草120克,煎煮20分钟后泡腿。
每周2—3次
每次30分钟
以背后微微出汗为宜
八、百病从腿养——降血压
钩藤50克,夏枯草30克,地骨皮20克
煮水20分钟后
兑入木桶中洗泡双腿30分钟
以背部微微出汗为宜
九、百病从腿养——治失眠
晒干的剩绿茶煮开,兑入盆中洗泡双腿,泡至背部微微出汗为宜
每周2—3次,去火安神,促进睡眠。
十、百病从腿养——降血糖
小药方:黄芪,桂枝,苍竹,党参,红花,桃仁,以黄芪为主药,基本上都要50克,黄芪100克。
十一、百病从腿养——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病
生姜50克、泽兰30克或50克、红花30克
这三味药放到一起煮,生姜可以先煮,多煮一会儿,然后再把另两味药放到里面煮,
煮完以后泡腿或者泡脚,每周做两到三次,可以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病。
十二、百病从腿养之——感冒
风寒感冒:
1. 腿疗:
麻黄20克—30克,放锅内煮10分种,时间不宜久,然后倒桶里泡腿。泡腿时上身可穿厚一点有助于发汗。
2. 穴位:
泡腿后,按揉足通谷穴5分钟。
风热感冒:
1. 腿疗:
金银花30克,可煮时间较长一点,然后泡腿。
2. 穴位:
按揉内庭穴或用针点刺出血可泄热、生津。
暑湿感冒:
1. 腿疗:
藿香正气水两小瓶倒入桶中泡腿即可。
2. 穴位:
泡腿后掐按金门穴。
风寒感冒简便方:
切姜片适量,煮五六分钟后倒入四十度左右的桶中泡腿,可发汗祛风寒、预防感冒。
十三、百病从腿养之——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食疗方:
1.伤食:
用淡豆豉冲水喝。
2.脾胃虚:
5克到8克山药粉开水调和后服用。
腿疗法:
藿香5克到8克煮完水后洗脚,可以预防感冒、治外邪腹泻。
穴位经络健脾、除积、止泻法:
1.健脾开胃止泻的穴位:按揉大都穴
2.开胃除积止泻:从上往下揉胃经巡行线
3.治疗腹泻: 来回推大肠经
4.来回推脾胃经:调整脾胃功能,来回300下
5.七节骨和长强:往上推止泻,往下推治便秘
小儿四大保健法:
第一个揉腹,以肚脐为圆心,压住抚摸,一般三分钟到五分钟,顺时、逆时均可。
第二个补脾,顺大拇指面一个方向往上推,两分钟左右就可以。
第三个揉足三里,小孩和成人足三里位置是一样的,按揉即可。
十四、百病从腿养之——美容
预防褐斑腿疗方法:
丹参50克,益母草50克,煎煮后泡腿。
每周三次,每次20—30分钟,以背部微微出汗为宜。
并在腿浴后揉按隐白和阳陵泉穴。
养胃腿浴配方:
生黄芪50克,当归50克,甘草50克。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
再配合揉按足三里穴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