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4-3-22 14:37 编辑
一、晕 针: 晕针是针刺疗法的偶发意外问题,从古书中记载大都认为不会出现危险事故。如在《灵枢,经脉篇》有:“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乃止,乃调其虚实,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这里是说虚甚者即不能用泻法,不然的话就会更使甚益虚,可引起暴闷仆倒,不省人事。一旦发生晕针的时候,可使人掺扶患者坐住凝神,待一会就渐渐地苏醒过来的。这是医学经典著作上记载晕针的例子。
《针灸大成》禁针穴歌:"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主客深晕生"。是说对于云门、鸠尾、缺盆、客主在这类穴在某些人身上深刺就易于晕针。
晕针反应从临床多次报道资料所见,尚难区分性别、年龄上差别,却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1)患者体质因素:有的人对针刺特别敏感,见到针就头昏目眩。曾有1患者针刺只是局部消毒过程即突然晕倒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有的人体虚久病自以为难任针刺而产生惧怕心理的情况下,就得注意防晕针。,有神经官能症的患者,或过度疲劳后也都易于晕针的。饥饿后暂不要针刺为好。
(2)体位因素:在发现易于晕针的患者,最好取卧位或坐位和身体有依靠的地方较妥。站立或身体无依靠时,此类人就从心理上有顾虑,怕晕针也正易于晕针。但久卧针刺应轻手法和少针为佳,久卧重刺有时起针后即坐起,偶见立即出现恶心呕吐的,是体位改变造成的。
(3)医生操作粗暴的因素:医生本应在针刺前讲明针治的方法和意义以及注意事项。不要对患者挑三剔四,指手划脚。不然患者首先有了惧怕心情,进针鲁莽时,一是患者怕痛,二是怕取穴不准,于是儿童患者必哭闹,大人也要躲避,致使医患不能很好的合作,往往发生晕针。
(4)医生手法过重因素:有的患者针刺后未发生晕针,在行针中或出针后,患者马上晕倒。这大都行针的手法过重,或针眼出血,患者以为针刺有误的心理因素。也有的针刺时一切正常,用电针通电后患者立刻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所以手法轻重因人、因痛,相机为用则可。
二、滞 针: 滞针在针刺疗法中并不少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记载,“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著”。即是说正邪搏击于内,著针难出的道理。滞针就是针刺入肉后受肌群裹夹下将针体固定于肌群间,捻之不转动,插之不内入,提之不外出等故名滞针。
其原因大致有 (1)患者精神紧张:患者有神经官能症,怕针刺而自主的肌肉紧张,将针束裹不动。这类滞针医患均不要慌张,一般医生讲清道理,以某种方式引导改变患者的注意力,然后稍待片刻即可缓解,出针,或选附近其它穴再行针刺即可出针。
(2)体位问题:针刺疗法应指导患者在针前固定体位,或坐或卧或立,不要针后调整体位。有时由于坐位或站立时进针,而中途改为卧位,这样可使肌肉或伸或屈的改变,造成滞针。
这种情况最好缓缓的恢复针前体位再试着捻转出针。
(3)针入关节问题:有些腑穴在关节周围。如果取穴不准针入骨节间隙,体位变动则造成针体弯曲、捻转提插均不动。属体位变动则恢复原来体位,属针刺入深嵌而不动,此类滞针须在附近重入针或插插提提则可出针。在《医赠》中曾记载一例滞针救治的例子, 如说:《东齐野语》载:有位张总管精于针术,他带个徒弟,学习不用功却很自信。有一天赵信的妾患病请张的高徒治疗,诊后说病已危,只有一穴可救。针刺外髁上二寸,少顷病减,欲出针却不能而针滞骨肉之间。急说:穴虽中针不出难矣。非吾师不可出针。请来张总管,张认为"穴良是,未得吾出针法"。"遂别于手腕之交刺之,此针入而外髁之针立刻缓缓提出。这就是替针出针法的一个例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