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36|回复: 0

董氏针灸和十二正经针灸的差异探讨

[复制链接]

791

主题

180

回帖

328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281
发表于 2014-9-11 23: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纵观历代针灸典籍,从《针灸甲乙经》到《千金要方》的千金针灸,从元朝的《子午流注针经》到明朝《针灸大成》全部是以十二经为主,这些书籍中,能补充进来的奇经八脉针法,从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奇经八脉针法仍脱胎于十二经针灸,我们知道十二经针灸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各分手足成为十二经针灸,这种在人体上的分类法,好似地球经纬线的分法,就象地球上的经线一线,纵向从人体的正面背面分为十二分,外络肢节内属脏腑,这是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说明的是人体机能是内外相通的。内可以应于外,外可以应于内。即:脏腑的疾病可以在机体的经络和穴位等处反映出来;通过针灸相应的经、穴又可以治疗相应的脏腑的病变,即我们常说的黑匣子理论,以外知内,脏腑相通表里相合,所以针灸就是从外治内治疗手段的典范之一。
在上述经络穴位的核心内容基础上,前人发明了很多的针法来提高针灸的疗效,到近代神经体液学说的发展,针灸学说也就和神经体液学说结合,从而发现了更多的神经刺激学说,客观的说,现代的针灸的确是百花齐放,但是根源还是脱胎于这种六经分手足而成的十二经针法,还是逃不出十二正经针灸分类法(浮针、全息针法等除外)也就是说,发展近两千年来的针灸法,仍然是以十二正经针灸为主线的发展途径。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从山东到台湾的董公景昌先生公开家传针灸秘法,公开授徒济世救人,董公景昌先生经过三十多万人次的临床,验证了家传针法的实效性毋庸置疑,从陈渡人师伯未刻板的《景昌奇穴及医案》到一九六八年的油印董氏针灸讲义,到一九七一年增补在郭家樑前辈书中的董氏针灸部分,再至一九七三年公开发行的《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我们细读每一个穴位,都会发现90%的穴位都直接分属五脏,只是董公景昌先生借用现代语言,用“神经”一次来代替了对应五脏的说法,头部和背部多是直接以五行或者五脏来命名穴位,特别是以大腿的八八部位和小腿的七七部位的穴位,均是直接属于五脏,这不是巧合,我们看八八部位,驷马三穴属于肺、肝,通关、通山、通天三穴属于心,通肾、通胃、通背三穴属肾,明黄、天黄、其黄属于肝胆,这是一个完整的五行设穴系统(即五脏设穴法),此部位的穴位,恰恰在十二正经体系里是没有,也恰恰是“董氏正经”所在。而董氏针灸中穴位直属五脏的穴位主治描述法,在传统十二经体系里是没有的。
除了大腿八八部位是“董氏正经”之外,在人体其他部位的穴位,90%的穴位体现着五行互含的特性,也即是,比如一个穴位可以直通肝或者肾等二个甚至三个脏器,比如中白穴下白穴属于心脾肾…..比如支通穴属于肝、肾、后背,后背的意思是支通穴可以治疗后背部位的疾患等,诸如此类的穴位比比皆是,这正是体现了五行(五脏)互含的特性,尤其值得一起的是后背的穴位分布是一个很完整的五行图,这在明医网和董氏针灸注疏中已经专文探讨过。
董氏针灸中五脏设穴体系是最主要的设穴体系,除此之外对某些实体脏器也有直属直通作用,比如针对二尖瓣病,针金斗穴针感可以直通二尖瓣而改善二尖瓣的开合和供血作用;针肝门穴针感肝脏实体直通,可以治疗肝脏实体病变比如肝炎、肝硬化等;针正筋穴正宗穴可以针感直通小脑,这样的针法可以直接改善某些脏器的实体病变,故效果奇也是董氏针灸的特色之一。
让我们再看《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序言》序言:『景昌 先祖所传针术,异于「十四经」脉络,所设穴道部位亦与「三百六十五穴」者大不相同,且重针轻灸,治法简便而功效显着,甚多诊断为难治之症,均经景昌以祖传针术神速治愈。吾董氏针灸另有渊源,自成一派。』我们看这段序言的就很清楚了,董氏针灸体系是完全异于传统十二经针灸体系。
也就是说,从董公景昌先生公开董氏针灸治疗技术及董氏奇穴以来,师伯师叔们在各自行医中均用出了神奇的效果,治疗过很多的疑难杂症,使董氏针灸很快地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同时董氏针灸也得到了临床医生的逐步认可并在临床上广泛推广而造福于病人,但是,在经过了近60年的传播后,我们要思考的是,董氏奇穴到底是依附于十二经体系的单个经验穴的汇总,还是真的如董公自序所言的自成体系?如果董氏奇穴真是一些单个经穴主治的发挥,那么还有必要去篡改大部份穴位名称吗?如果董氏针灸真的是自成体系,那么这个设穴体系和以六经分手足的十二经体系到底有何相同?差异又在哪里?
从上述穴位的“五脏正经”属性来看,大部份穴位都直属或者分属于五脏的正经,或者交叉互相属于几个脏气,还有一小部份直属于五脏实体来看,可以肯定的是董氏奇穴是以五脏正经分类法为主,直属人体某些脏腑实体正经为辅的穴位体系,笔者在《董氏针灸注疏》里借用解部一词来形容董氏奇穴的属性,已经反证了董氏奇穴的体系是五脏针灸设穴法则,那么我们在运用董氏针灸的时候,就必然有董氏针灸的应用法则,这样的话就很显然了,掌握了五脏针灸法则,就有了董氏针灸的运用法则,这样会让我们运用董氏奇穴的时候更得心应手。
方剂用药体系中,我们千年来用药主流是运用六经治疗体系来指导用药,张仲景的《伤寒论》为最为杰出的代表作,但是从南朝陶弘景的《辅行决脏腑用药法则》出土被张大昌先生及其门人传播以来,给了我们全新的五脏用药法则,临证效果斐然,甚多大病也能在三、二剂药后而取效。可以肯定从董公公开董氏针灸后,董氏针灸针法显然给了世人以新的五脏针灸法则,如果说五脏用药法则和六经用药法则互为补充是完整的用药体系的话,哪么董氏针灸的五脏用针法则和六经份手足的十二经用针法则互为补充,则一定是完整的针灸体系,董公家族对华夏民族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完整了保留了五脏用法,并且成功的传给了我们后人,董氏针灸五脏用针法则的传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们可以一直延续着董氏针灸、董氏奇穴的叫法,但是董氏针灸更是五脏针灸法是不可否认的,如果五脏针灸法和六经份手足的十二经针灸法则是完整的针灸体系,哪么也可以认为董氏针灸的“五”和传统针灸的“六”是完整的华夏针灸法则,前辈们用六经和十二经络体系来解释董氏奇穴,做了大量辛苦的解释探索工作,但是袁国本师伯曾经在陈擎文先生访问的时候说过,董氏针灸的正经,并非是十二经针灸的正经,原话如下是这样的:所谓董氏正经就是因为在董氏针灸里面的正经,一般可能解释这个经外奇穴,那是以相对十四经来讲的经外,所以董氏针灸有董氏针灸这一套东西,她的正经比如说她的心经,就是大腿正中央这条线心经这一段心经,肝经就是内侧这一段是肝经,肺经就是外面这一段是肺经,所以她有她的经络,她的经络就是董氏正常的正规的经络份配,所以跟十四经不一样的。如果讲经外奇穴一般就容易误会为是十四经以外的奇穴,所以不要给人家误会了。所以,以十二正经来解释董氏针灸、董氏奇穴甚至指导董氏奇穴的应用,到最后都是不符合董氏针灸的本意,很简单,因为董氏针灸以五脏针灸法。
行文至此,我们对董氏针灸属于五脏针灸法的提法,应该是毋庸置疑了,接下来的问题,董氏奇穴和十二经体系中同一定位的穴位的不同叫法和不同运用,我们该如何区份呢?比如十二经针灸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太冲穴,在董氏针灸中却叫火主穴,虽然定位是一样的,但是运用主治里,太冲穴是原穴属于足厥阴肝经,而火主穴却属于心脏动脉及心,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呢?同一穴位不同的名称和不同的用途,我们在针灸的时候,怎么样用成太冲穴,又怎么样用成火主穴?
根据《黄帝明堂经》、《甲乙经》归纳太冲穴主治如下:
《黄帝明堂经》归纳的主治:肝,注于太冲,太冲者,土也。在足大趾本节后二寸,或曰一寸五分陷者中,足厥阴脉之所注也,为输。刺入三分,留十呼,灸三壮。主环脐痛,阴褰,两丸缩,(腹)坚痛不得卧。呕,厥寒,时有微热,胁下支满,喉(痹)痛,嗌干,膝外廉痛,淫淚胫酸,腋下肿,马刀瘘,肩肿,吻伤痛。暴胀,胸胁榰满,足寒,大便难,面唇(色)白,(时)时呕血。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赢瘦,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狐疝。飨泄。黄瘅,热中。善渴。男子(癫疝)精不足。乳难。女子疝及少腹肿,溏泄,癃,遗溺,阴痛,面尘黑。目下眦痛,女子漏血。
《针灸甲乙经》:(王宝华归纳)
1)泌尿生殖疾病:环脐痛,阴骞两丸缩,坚痛不得卧;小便不利如癃状,狐疝;癃,遗溺,阴痛,男子精不足;女子疝及少腹肿,女子漏血。腰痛少腹满。
2)消化疾病:肝胀者, 胁下支满;暴胀,胸胁榰满,大便难,时呕血;羸瘦,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怏怏;溏泄,飧泄;黄瘅热中善渴;
3)外经病:膝外廉痛,淫泺胫酸,足寒,腋下肿,马刀瘘,肩肿吻伤痛
4)外感病:互引,善惊;呕,厥寒,时有微热
5)官窍病:喉痛,嗌干,目下眦痛。面唇白,面尘黑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主治:难产,骨骼胀大,心脏病而引起之头痛,肝病,胃病,神经衰弱,心脏麻痹,手脚痛,子宫炎,子宫瘤。
接下来的问题是,临床的时候,我们如何在同一部位(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做出了董氏奇穴火主穴的效果,那么我们想用足厥阴肝经原穴的时候,我们该又如何去取太冲穴?我们如何在十二正经和董氏奇穴重合的部位取相同位置不同主治的穴位?比如三阴交之于人皇穴,火串穴之于支沟穴,四花上穴之于足三里
其实古人对空间的定位都是立体的,最经典的就是我们古代的罗盘,罗盘思想在某一相对位置而涵盖不同的东西,比如干支,比如八卦,甚至二十四山,这些都是重叠的,关键是看如何去取用,如果读者对此不太理解,那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常用手机发短信,键盘是固定,您可以打数字上去,同时也可以打拼音上去,也可以打字母上去,打五笔上去,这些固定的按键是死的,但可以根据您的需要而切换成不同输入法,这样大家再来思考罗盘的定位,甚至人体的定位,比如火主穴和太冲之间,您无非就是切换应用而已。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该如何去切换十二正经的太冲穴和董氏针灸的火主穴呢?答案就明显了,1、两者之间的重合主治可以不用切换就直接下针,如果想用火主穴,就应该用火主穴的深度和方向,如果想用太冲穴,那就用十二正经太冲穴的针刺方向和手法;2、根据《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里所记载的深度来下针,大家要明白,这些深浅和方向是董公景昌先生经过祖传口授,复经三十几万人次的实践得出来的经验;3、明清之后的针灸书籍记载的深浅各不一样,那么我们就根据黄帝明堂经和针灸甲乙经提及的深浅和方向来行针;4、师传。
同理,董氏针灸里的穴位和十二正经的经穴之间,只要位置重复,均可以按照这个理念来切换,在临床中至于切换是否成功,初学者就可以根据四诊来判断,特别是脉象的变化,更能指导我们用好每一个穴位。
结论:董氏针灸和十二正经针灸之间,主要是体系的不一样,其不单单是奇穴奇效等等,五脏针灸法和六经分手足的十二正经针灸法的结合,这种“五”“六”结合法,在传统术数的其他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那么只有这样结合的针灸法,才是完整的华夏针灸体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3 22:44 , Processed in 0.186893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