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阳光 于 2014-9-25 18:02 编辑
摘要: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眩晕的方法。方法5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铍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结果 观测组总有效率(80. 00 %)高于对照组(73.33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意义( P < 0. 05 )。结论 头皮发际区铍针疗法对于眩晕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关键词:眩晕;头皮发际区铍针法;临床报道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的一种病证。眩即目黑,晕为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轻者闭目休息片刻即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昏倒。眩晕是人体对空间定向感觉的主体体会错误,是一种运动幻觉或错觉。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视觉、本体觉和前庭器官分别将躯体位置的信息经感觉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后做出定位的判断,并通过运动神经传出,调节位置,维持平衡。病理情况下,当其中某一传入环节功能异常时,会出现判断错误,而产生眩晕感觉。眩晕发生时,往往伴有事业心、呕吐、出汗等症状,还可有耳鸣、听力下降、复视、眼震等异常表现。包括现代动脉硬化、内耳迷路病、贫血及神经医学的高血压病、神经官能症等疾患,明显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笔者采用头皮发际区铍针法治疗此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50例患者来自2010年1月~2010年6月间针灸科门诊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测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例均经询问病史、体检、排除器质性病变。用SPSS12. 0统计软件进行F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间在年龄、病程、病情各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 05 ),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眩晕的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
2. 1观测组
2.1.1取穴 头皮前、后、侧发际区头穴、上焦穴点共12个穴位。取穴方法:将前、后、侧发际区各分为两等份,每一等份再细分为四等份,并用龙胆紫标记之,头皮发际区穴位分布规律为:(1)前、后、侧发际各有两个对称的穴位区;(2)相邻穴位区以相同的两极相连;(3)每穴区均有五个穴位,分别为头、上焦、中焦、下焦和足穴;(4)头、足穴分别位于穴区两极;上焦、中焦、下焦三穴等距离分布在头、足穴之间;(5)相邻穴区的两极穴位彼此重叠。
2. 1. 2操作 穴区常规消毒,以华佗牌32号1寸不锈钢毫针与皮肤呈30度角进针,向头皮方向平刺,深度0. 8寸,勿须有得气感,将针调整至无不适感,静留针1 h。1次/d,6次为1疗程。2. 2对照组 口服眩晕停片(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生产),2片/次,每天早晚各1次,6d为1疗程。
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定治疗效果。
3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眩晕的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眩晕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眩晕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但劳累后时一有发作。有效:眩晕症状减轻,但未消失。无效:眩晕症状无改善。
4统计方法
用SPSS12. 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
5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观测组的总有效率为80. 00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 33%,二者一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