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体养尊处优,心里也比较乐观,比较想得开的,容易肌肉方面出问题――“形乐志乐,病生于肉。”
身体很少运动,心里又想得开,善于排解自己,心宽体胖,就容易胡吃海塞。吃坏了脾胃,食物不能完全分解,又缺少运动,便堆积在身体各处,形成肥胖――所以说“病生于肉”――肌肉越来越少,肥肉越来越多。
这需要从调理脾胃入手,比如按摩脾经,胃经,温灸中脘,足三里穴,食疗健脾胃;
还应该练习瑜伽“向太阳致敬式”等全身性的导引功法,再配合刮痧,以疏通经络,防止体内垃圾继续堆积。
3.身体劳累奔波,心里苦闷的人,咽喉部位容易发病――“形苦志苦,病生咽嗌”
身体劳累,自然容易出汗,长期如此,体内必然津液亏耗,水分偏少而干枯;心里苦闷郁结,就容易抱怨,容易火气大。体内水少而火多,必然容易“上火”,而咽喉正是“上火”的重灾区。因此会常出现咽干,咽痒,咽喉肿痛,发展到严重阶段会有连锁反应,甚至出现鼻咽癌,食道癌等重症。
这类人需要多练习“鼻端调息法”等方法,既是高效率的休息,又能很好的平衡心态,再配合食疗,中药的调治,应能很好的预防。
4.。身体奔波劳累,心里比较乐观的,筋(肌腱)容易生病――“形苦志乐,病生于筋”
这个比较好理解,“久行伤筋”,运动过度,自然容易拉伤,寒气也容易侵入,导致疼痛麻痹等等。
可以利用热敷,药敷,导引的方法进行改善。
舌疹原理及简易判断方法
稍有点动植物学知识的人,如果看到一个国家的植物介绍,即使从没去过这个地方,也能判断出这个国家的大致气候状况。比如这个国家盛产椰子树,那么就表明这是个靠近热带又很潮湿的地方;如果长满了松树之类的针叶林,那就是个比较寒冷的地方;如果盛产仙人掌,那这个地方不是沙漠也会是很干燥的国家。。。。。。什么样的气候,就会长什么样的植物,以至于很多国家的代表性植物成了这个国家的名片。
其实,我们的舌头就是我们体内环境的一张名片。人体体重的60~70%都是水,舌头应该是露在外面的器官里最湿润,与体液联系最紧密直接的部分了。
如果要判断太湖的蓄水状况,我们需要测量整个湖的含水量吗?不需要,我们只要观察岸边水线的高低就可以了;
如果要判断太湖水体的清浊,我们需要测量整体湖水的泥沙含量吗?不需要,我们只要观察湖水的颜色和靠近岸边的浮浊泡沫的多少就可以了。
如果把人体看成太湖,,那么舌头就是靠近岸边,那最容易被观察的一道水湾了。舌体的颜色就相当于湖水的颜色;舌头的水润干燥程度就相当于岸边的水线;舌苔就相当于水湾里的浮浊泡沫。。。。。。
明白了这个道理,舌像的变化就比较好理解了,下面就来谈谈比较简易的两个判断层面:
1.
舌体。
A.
舌体的颜色.
健康者的舌头是淡红色的,象粉红的荷花瓣。如果颜色深红,绛红,说明心火盛肝火旺,中气虚,很可能是上实下虚的体质,血气瘀滞于身体的上部;如果颜色很淡,说明血气不足,有贫血得可能。
B.
舌体的大小与齿痕;
如果舌体肥大,或边缘有齿痕(牙印),说明脾虚。《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舌头肥大肿满,是因为脾虚。脾主运水,身体运走废水的能力下降,废水留滞在舌头的结果。
C. 舌体的干燥湿润程度与有无裂痕。
健康状况很好的人,口腔津液充足,舌头看起来有一层润润的水膜,伸出来的时候,好像要往下滴答水似的。
如果舌头看起来比较干,舌苔也干,这表明身体比较缺水(阴液不足)。这并不是说你喝水少了,而是因为你的身体存不住水,喝下去没多久就排出去了。也说明身体的能量不足,无法将足够的水液升腾到身体的高出。肾主水,这两点通常与肾气不足有关。也可能是心火旺肝火旺的原因,火太大,把上面得水都烧干了。
如果舌面有裂痕,还是说明身体含水量少,就像土地如果缺水就会干裂一样。
2.
舌苔。
即使是清澈的大湖,靠近岸边的地方也通常会有些淡淡的浮沫。健康的人一般也会有一层很薄且湿润的舌苔,而且可以透过舌苔看见舌底。
如果舌苔厚了,就会看不见舌底。舌苔厚表示体内湿浊盛,体液浑浊,浊物泛溢出舌面;如果又干又厚,说明身体阴虚缺水且体液浑浊。
如果是白色的舌苔,表明体内寒气重;
如果是黄苔,这里要强调一下,并不一定是实热。分两种情况:表面一层黄,下面却还是白的,表示外热内寒,本质上还是能量不足,偏寒的。只有舌苔上下都是黄色的,才表示实热。
炭是黑的,烧焦的东西是黑的。如果是舌苔是黑色的,表明血气化为虚火耗散于外,内部脏器非常虚弱,如果又是干黑苔,则身体非常缺水。
舌面上的经络联于脏腑,如果舌面上有瘀斑,表明体内有淤滞。
如果舌面无舌苔,但舌并不湿润(无水润的感觉),那是阴虚缺水,身体无力把舌苔顶出舌面的原因。
舌面光滑无苔,舌体绛红,为阴虚血热。。。。。。
透过舌象来观察身体的状况,真是简单实用又人人可可学的妙法。古人总能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在纷繁中理出简易,把大智慧包含在日常运用之中。
这种不花钱的自我体检,虽与当下的商品社会不大合拍,却也反映出祖先的真诚与慈悲,对生命的尊重,当真是我等华夏子孙的福气呢。
至于固肾补肾的方法,在《不要被表面症状牵着鼻子走(下)》一文中已有论述,此处略。腹诊--推腹法的另一个应用中里老师的推腹法让越来越多的朋友获益,也常有这样的反馈“推腹时发现某个部位有硬块”,“硬结今天揉散了,明天又出现了”等等,其实这在中医也是一种诊断方法,叫做腹诊,这在中医经典里早有论述。本来《举重若轻推腹法》一文中已经列出了相关信息,只是大家都没太注意,现在翻译成白话再单列一次,以方便各位自我对照诊断:
A:
病一般都有內证和外证。如果肝脉有异动,内证常常表现为肚脐左侧有动气,按起来有痛点,硬块或结点;
如果心脉有异动,内证常常表现为肚脐上侧有动气,按起来有痛点,硬块或结点;
如果脾脉有异动,内证常常表现为刚好在肚脐的位置有动气,按起来有痛点,硬块或结点;
如果肺脉有异动,内证常常表现为肚脐右侧有动气,按起来有痛点,硬块或结点;
如果肾脉有异动,内证常常表现为肚脐下侧有动气,按起来有痛点,硬块或结点;
―――《难经。十六难》
B.
肝的病气积聚起来,叫做“肥气”,在左胁下的位置,大小象倾倒的水杯流淌出来的水;
心的病气积聚起来,叫做“伏梁”,位置下起肚脐,大小象手臂,上面到达心窝,长期不好转,会让病人有心烦不止的感觉。
脾的病气积聚起来,叫做“痞气”,在胃皖的位置,大小象盘子,长期不好转,会使人四肢无法使用(脾主四肢),发黄疸。
肺的病气积聚起来,叫做“息賁”,位置在右胁下面,大小象倾倒的水杯流淌出来的水迹,长期不好转,会让人时冷时热,出虚汗打冷战,喘息咳嗽。
肾的病气积聚起来,叫做“奔豚”,起点在小腹,上面到达心窝下,象小猪得样子,或者位置不定,时上时下。
――――
C
寒热的判断。触摸腹部皮肤凉热,可辨别病证的寒热虚实。
按之不温或冷,为寒证,喜温暖的手按抚,为虚寒证;
按之发热甚至灼手,为热证,喜冷物按放,为实热证;
肚脐下少腹冰冷,为阳气衰微,病势沉重之象;治疗后肚脐下转温,是阳气渐有恢复的佳兆。
如果中脘以上感觉燥热或正常体温,而中脘以下摸起来却较凉,这是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的体质。
又多了一种自我诊断的方法,您还是无法判断自己体质特点,问题所在吗?
关于肺的问题:
按摩肺经,取嚏法,练习腹式呼吸都是很好的健肺方法。中里在提到肺经时说:“肺经――人体最容易受伤的经。因为肺主皮毛,是人体最外层的防卫,也就最容易受伤。《内经》还说:肺为五脏之华盖。肺就像伞盖一样罩着五脏,因此外面的风雨袭来,最容易受损的就是肺脏。
别的国家敢不敢欺负你,不在于你边境线上的城墙是否坚固,而是看你的国家是否强大。因此,健肺最好的办法是调好其他脏腑,身体正气提升了,肺脏的抵抗力自然就强健了。中里曾提到“调诸脏即是治肺”,真是拨筋见骨的洞明之见。
当然了,对于大量吸烟之类的人,那又当别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