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急性胸胁痛;动气针法;董氏奇穴 急性胸胁痛,又称“岔气”,临床多由于外伤引起胸胁部气机滞乱,出现胸胁部刺痛、灼痛,甚或刀割样疼痛,转侧或咳嗽、深吸气时疼痛加剧,疼痛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剧烈者可放射至同侧肩部或背部。本病症为临床常见病,患者疼痛剧烈,寝食难安。我院于2009年开始采用动气针法配合董氏奇穴治疗急性胸胁痛,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全部61例患者均源自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急诊科,其中男32例,女29例;年龄18----71岁,平均(32士15)岁;病程最短3 h,最长3天,平均(16. 0士l0. 3) h;单侧52例,双侧9例。所有患者均以持续性胸胁痛为主要症状,存在用力不当外伤史,椎旁及胸胁部疼痛或压痛,咳嗽及呼吸均受限,部分患者伴有转身、侧卧等动作受限。所有患者均依据临床经验和借助病史、胸透及心电图、彩超等排除心肺及肝胆等器质性病变、胸椎结核肿瘤、肋骨骨折等疾病。2治疗方法 患者取半坐位或坐位,痛在一侧取同侧穴位治疗,痛在两侧取双侧穴位治疗。于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距离两指节间上下1/3处各取一穴,为二角明穴,局部常规消毒,采用长25 mm针灸针,与皮肤呈30°角向小指方向斜刺6~8 mm;于手背横纹上三寸,两筋骨间四陷处取火串穴,垂直进针,针入9一15 mm。每5分钟行针1次,留针30 min,采取提插补泻法,留针期间患者保持针刺部位姿势不变,缓慢进行深呼吸,并于吸气至疼痛明显时屏住呼吸数秒,再逐渐呼气,反复此动作直至起针或疼痛消失,并可配合进行扩胸运动及胸胁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等动作。治疗3次后评价疗效,并记录第1次即痊愈的患者镇痛起效时间。3疗效观察3. 1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实用颈腰肢体痛诊疗手册》评定疗效。痊愈: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消失,局部无疼痛或压痛,重症患者可平卧;好转:患者深呼吸时疼痛减轻,局部疼痛或压痛明显减轻;无效:患者仍不敢做咳嗽或深呼吸等动作,局部疼痛或压痛未减轻,或仍伴有活动受限。3.2治疗结果 (1)疗效判定:6例患者中,第1次治疗痊愈28例,痊愈率为45. 9%;治疗3次共痊愈61例,痊愈率为100.0%。首次痊愈患者平均起效时间为(19. 0士2. 1)min。 (2)不良反应:研究过程中有少部分患者有紧张情绪,经解释及安慰后可合作。无1例因此退出研究,也未发现临床症状加重等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