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病属于风湿病范畴,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的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是指一种原因尚不很明确,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弯腰、行走活动受限,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肺、肌肉、骨骼的病变,也有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所以又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极易误诊,发病者多为16-30岁的男性,男女之比为10:1,和遗传有关。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B27(HLA-B27)阳性率为95%。早期临床表现为背部、臀部呈间歇性疼痛,在数月或数年后可出现持续性疼痛,晨起和工作一天后症状较重,天气寒冷和潮湿时症状可恶化。有些病人还出现虹膜炎、全身疲劳不适、厌食、体重减轻和低热等症状。晚期病人可见脊柱僵硬,腰脊弯曲而致残疾。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痹症”的范畴,其发病率致残率日渐增高,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极为关注的课题。
其临床诊断依据有 ;
1、下背疼痛持续三个月,活动后减轻,休息后无缓解;2、腰椎侧弯和前后活动受限;3、扩胸度较正常年龄组及性别组减少;4: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B27(HLA-B27)阳性(约5%无阳性检出)
强直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
1.腰骶关节劳损;
慢性腰骶关节劳损为持续性、弥漫性腰痛,以腰骶部最重,脊椎活动不受限,X线无特殊改变。急性腰骶关节劳损,疼痛因活动而加理,休息后可缓解。
2.骨关节炎
常发生于老年人,特征为骨骼及软骨变性、肥厚,滑膜增厚,受损关节以负重的脊柱和膝关节等较常见。累及脊椎者常以慢性腰背痛为主要症状,与AS易混淆;但本病不发生关节强直及肌肉萎缩,无全身症状,X线表现为骨赘生成和椎间隙变窄。
3.Forestier病(老年性关节强直性骨肥厚);
脊椎亦发生连续性骨赘,类似AS的脊椎竹节样变,但骶髂关节正常,椎间小关节不受侵犯。
4.结核性脊椎炎;
临床症状如脊椎疼痛、压痛、僵硬、肌肉萎缩、驼背畸形、发热、血沉快等与AS相似,但X线检查可资鉴别。结核性脊柱炎时,脊椎边缘模糊不清,椎间隙变窄,前楔形变,无韧带钙化,有时有脊椎旁结核脓疡阴影存在,骶髂关节为单侧受累。
5.类风湿性关节炎;
现已确认AS不是RA的一种特殊类型,两者有许多不同点可资鉴别。RA女性多见,通常先侵犯手足小关节,且呈双侧对称性,骶髂关节一般不受累,如侵犯脊柱,多只侵犯颈椎,且无椎旁韧带钙化,有类风湿皮下结节,血清RF常阳性,抗原常阴性
6.肠病性关节病;
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肠原性脂肪代谢障碍(Whipple)都可发生脊柱炎,且肠病性关节病受累关节和X线改变与AS相似而不易区别,因此需要寻找肠道症状和体征,以资鉴别。溃疡性结肠炎的结肠粘膜溃疡,水肿及血性腹泻;局限性肠炎的腹痛、营养障碍及瘘管形成;Whipple病的脂肪泻,急剧消瘦等,都有助于原发性疾病的诊断。肠病性关节病HLA-B阳性性率低,Crohn病病人肠灌注液IgG增高,而AS病人肠灌液中IgG基本正常。
7.Reiter综合征和牛皮癣关节炎;
两病均可发生脊柱炎和骶髂关节炎,但脊柱炎一般发生较晚,较轻,椎旁组织钙化少,韧带骨赘以非边缘型为主(纤维环外纤维组织钙化),在相邻两椎体间形成部分性骨桥与AS的竹节样脊柱不同;骶髂关节炎一般为单侧性或双岕非对称损害,牛皮癣关节炎则有皮肤银屑病损害等可代鉴别。
1在该病治疗中的方法.首先是用纯红花油加冰片制成的借治按摩督脉,以发热围度;伺用鲜小蓟50g 秦艽50g六月雪50G透骨草50g,加姜汁调成糊,敷在脊柱上,并用红外线照摄30分中;后用百虎汤加水蜘 桑蓟身 夏天无,日一包,早晚饭后服,七日一疗程.经上法治疗均有效,一般三疗程便可恢复正常工作.我随访过20余人,均是五年后的,都说疗效很好.
2现在治的这一个情况非常乐观,患者为男性,45岁,是3月13日来我诊所开始接受治疗,用的方法:脏腑图点穴法加拨筋术,脊柱周围寻板硬压痛点大量点刺拔罐出血,然后采用陈氏脏腑温灸法加以调理,间隔1~2天来治疗一次。症状一天比一天有好转,效果非常的明显,刚来的时候走路姿态僵硬,连平躺在床上都很难受,不借助外力便无法翻身,也无法自已起床。现在已经能够很轻松的在床上翻身,起床也是一下子翻就起来了,走路行动也比较敏捷,单从外表看已无异于常人,用他自已的话说是“好了百分之七八十”。目前仍在继续治疗,因为我这边诊所经常都比较忙,有时他来了正遇上忙我也没太用心去给他治,这阵子十天半月才刺血拨筋一次,但脏腑温灸是每次必做的。因为他得这病已经有十五年了,大小医院都去看过,之前一直靠服激素药临时减轻一下疼痛,现在治下来症状有了明显改善,他觉得很满意,所以每次来到诊所逢人便以身说法,成了我的义务宣传员了:
———正宗无药疗法,不服一粒药,也未用外敷药膏。
3强直性脊柱炎多因正虚又感外邪而至。督脉为阳脉之海。我多用火针刺夹脊自上而下。补阳气去外邪。效果还算可以
4我在临床上以针与灸相结合治疗该病,疗效满意.
1 针刺取穴:华佗夹脊 骶髂关节处阿是穴
方法:华佗夹脊用盘龙针刺法交替针,加TDP照射.骶髂关节处阿是穴 用温针灸三壮.以上方法连用七天,一天一次.每次1.5小时.
2 灸法:用鲜姜750--1000克,切成碎末,铺在督脉及两旁,宽约 4厘米,厚约5厘米.在督脉正上方置艾条灸之,连灸三壮.以上方法隔 七天一次.
十年来,我用以上方法治疗近百例患者,疗效非常满意.
5:壮督益肾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熟地15 g, 淫羊藿10 g, 狗脊30 g, 制附片10 g, 鹿角胶10 g, 川断15 g, 骨碎补15 g, 羌独活各10 g, 桂枝12 g,赤白芍各12 g, 知母10 g, 地鳖虫6 g, 防风12 g, 炙麻黄3 g, 白术6 g, 干姜6 g, 怀牛膝12 g, 炙山甲6 g, 制草乌5 g。 yp]:G(}(
3V'&bvU
随症加减如下:腰痛显著,僵硬不舒,加桑寄生20~30 g,杜仲15~20 g,补骨脂10~12 g,加大川断、狗脊的用量,并随药嚼服胡桃肉2枚;项背痛明显,加葛根12~18 g,加大羌活的用量;寒盛痛重,明显畏寒肢冷,加大制附片,草乌用量,同时加七厘散1/3管冲服。身体拘挛,脊背发僵,加片姜黄9~12 g,白僵蚕9~12 g,生薏苡仁30~40 g,苍耳子6~9 g。腰脊僵硬如石,可再加急性子3~5 g。低热或药后咽痛口干,口渴,便干,去干姜,减桂附用量,加黄柏12~15 g,生地15~20 g,地骨皮10~12 g,秦艽12~25 g。舌苔厚腻者,去熟地,鹿角胶,加鹿角霜10 g,砂仁3~5 g,苍术6~9 g。脾虚失运,脘胀纳呆,去熟地,加陈皮10~12 g,焦麦芽10~12 g,焦神曲10~12 g,千年健12~15 g。骨质受损严重,关节僵化,已成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之势者,加透骨草20 g,寻骨风15 g,自然铜(醋淬先煎)6~9 g。病程较长,久而不愈,痰湿重者,加白芥子6~9 g,苍耳子6~9 g。髋关节活动受限,两腿屈伸不利,加伸筋草30 g,泽兰12~18 g,威灵仙15 g。
6:1.可采用针灸,拔火罐以及中药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补肾健骨为法,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发热者加知母,黄柏,石膏;痛重者加威灵仙,乳香,没药;风胜者加秦艽,防风,川芎;寒重者可加防已,泽泻,薏仁;骨质巯松者加煅龙骨,牡蛎,龟板,鹿角胶.另外雷公藤是治疗此病的有效药物.
2.西医:可用1.控制病情活动,影响病程进展的的药物如柳氮磺胺吡啶是治疗该病首选.2.夜间痛及僵硬者可睡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3.长期用非甾体抗炎药无效者可用喷他佐辛
7:我遇到过一个病人,强脊炎20多年了,由于体制因素有些药物不能吃,就来我处治疗,我给他用纯姜汁刮痧后拔火罐,然后按摩20分钟,理疗25分钟,3次之后明显减轻,腰能直起来,走路也灵活多了,坚持治疗了15天,病人诉说好了百分之八九十。
8:此病目前在国际上尚属难以攻克的顽疾,但我家可以治愈此病。当然我说的并非是血清上的治愈,而是临床治愈,且一般不复发。我家用纯中医(针药并用)治愈此病。无论是膝关节还是骶髂关节还是整个脊柱都采用火针治疗,常规针灸对此疗效不大。特别是病变侵犯到脊柱时,用火针点刺两侧的华佗夹脊穴和阿是穴。并配合中药辨证论治,疗效相当显著。要治愈此病,首诊需要二个月到三个月基本上临床症状即可消失。然后到第二年春夏交接季节再进行巩固,第三年也是如此,到春夏交接季节无论有无症状都要再巩固治疗。据多例病例根据观察,复发的很少。
9:千万不能只用中医疗法,现在西药治疗效果挺好的。我们一直在用它。
就是:
非甾体+柳氮+甲氨
连续用三年,六周起效。
这是目前比较好的组合用药:
非甾体(一线药,根据个人敏感选用,每天口服,主要是胃肠道副作用,加保护的药物,如硫糖铝或西咪替丁)
+柳氮(#2 TID 可能有肝损害,加维生素B族)
+甲氨(#2 每周一次 加用叶酸一片)
六周起效。坚持三年,三个月要复查肝功能。
10:中医病因病机:结合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证,早期可能有湿浊,久病必虚,肝肾为主和血淤,晚期可能并阳虚。
治疗病因病机依用药:疏经活络,补肝肾,活血止痛,最好用虫类药止痛,有阳虚加温阳药。血淤药不管哪期都上。
针灸:背部大蒜泥薄层艾灸,效果好。
督脉足太阳,阳明梅花针叩刺加走罐。
钩针或针刀。
夹脊电针,止痛。
康复:功能锻炼配合头针,运动疗法.
西药:非甾体+柳氮+甲氨。
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与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外感风寒湿热邪气,饮食不节等诸多因素有关。当病程日久,邪气闭阻,血行不畅,多出现血瘀之症状。临床常见寒湿痹阻,湿热痹阻,肾气亏虚,瘀血阻络证候。
寒湿痹阻证以腰骶冷痛,沉重,恶风寒,舌淡苔白,脉弦紧为主证,治宜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方用乌头汤合肾着汤加减,常用药有制川乌,桂枝,黄芪,茯苓,白术,干姜。
湿热痹阻证以腰骶疼痛,伴发热,膝,踝等外周关节肿痛,或见目赤肿痛,口渴,舌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数为主证,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方用四妙丸加减,常用药有苍术,意苡仁,黄柏,牛膝,金银花,土茯苓。
肾气亏虚证以腰部酸痛,足跟痛为主证,偏阴虚者多伴口干,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沉细;偏阳虚者伴精神疲惫,肢冷畏寒,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治宜补肾为主,方用青娥丸加减,偏阳虚者可与右归丸合用,偏阴虚者可与左归饮合用。常用药有怀牛夕,杜仲,川断,补骨脂,枸杞子,山于肉,女贞子,狗脊。
瘀血阻络证以腰骶疼痛,疼痛夜甚,局部刺痛,舌暗,脉沉弦细为主证,治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常用药有桃仁,红花,地龙,赤芍,川芎,乳香,没药。
12:收治一例女患者,十二年病史.明天去治第四次,我是采用背部走罐后点刺及扣刺放血拔罐,在膀胱经和督脉放出大量黑血和水.再扎董氏奇穴正筋,正宗,腕顺一二及委中,束骨等动气针法加局部烤电.带药回家热敷.第一次做完即觉轻松,三次做完颈椎已能动十五度,病人很高兴,因她曾花万元治过很多地方而无效.
13:
这个病总体来说就是阳气不足,后背血运太差,应该归结到一个血上,疼痛是主因,因疼痛而继发痉挛,强直等症状,我在临床上主要是运用三棱针挑刺后背的痛点,后拔罐放血,以活血通淤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