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49|回复: 1

排出寒气,一身轻松,夏季除寒的5种简单方法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85

回帖

117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70
发表于 2014-9-15 21: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生物的角度来说,人是恒温动物,在37℃的条件下,人体的机能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寒冷会影响到人的气血运转与新陈代谢,如果身体不能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进入体内的寒,将会成为疾病的诱因。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即中医所说的“寒凝血滞”。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就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不温,也常会有手脚发麻的症状出现。

夏天毛孔是张开的,去除体内的积寒,会比其它季节更加容易,这天赐良机若是错过了,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陈寒未去新寒又起,排寒难度必然加大。

一、日光浴——直接吸纳太阳之能量排体寒

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基本上靠太阳供给。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将是一个寒冷、没有生命、无一丝亮光的死寂之地。夏日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是适合用来补益人的阳气,阳气足了,寒自然也化了。如果这个时间您在上学、上班、买菜的路上,不防在阳光下迈开步子,接受大自然无私的馈赠吧。日光不仅可以除体寒,还可以去“心寒”——晒太阳还是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之一。在祖先留下的重要养生经典《黄帝内经》上也提到,夏季养阳要“无厌于日”。

国外有着比基尼,趴在沙滩或天台上进行日光浴的健身方式,此举确有道理。而且,直接晒后背,排寒效果佳。人的背部从头到脚,是人体最长的经络——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乃人体之藩篱,是抵御外寒之屏障,也是清除内寒之通道。

二、该出汗时就出汗

夏天天热,容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可泻过旺之心火,也可将侵入皮肤的寒邪及时排出,所以出汗是排除体内寒邪的最好方法。它不但可以清除寒气,发汗本身还可排出体内大量的瘀毒。曾见一五十多岁的舞蹈老师,皮肤依然光洁有弹性。问她保养密诀?她说:没什么密诀,就是总跳舞,出汗多。——皮肤里的毒素与废物总能及时排出,肌肤自然显得年轻。 夏天如果出汗过多,可能有些气虚,可以适用补气的食物调理,比如黄芪粥、山药粥、西洋参等。对于汗出不止,或不出汗的情况,可以考虑用“玉屏风散颗粒”调理,具体请咨询医生。

三、脾胃寒——内用温热

对于一向胃寒,或者夏日难免会吃些冷的食物或偏凉的水果,造成脾胃的寒,可以服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比如喝姜茶,一来可驱胃寒,二来也可以助发散,将体内寒向体表发散。如果内有寒湿,又外感风寒的话,可用霍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属于酊剂,是将药溶于一定浓度的酒精中,酒本身有散的功效,因此用“霍香正气水”的效果较丸剂要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药水中含酒精,服用“霍香正气水”后不要驾驶机动车。

四、后背寒——散除表寒

如果仅仅是后背寒,可能是膀胱经有瘀阻或肺有寒。瘀阻可以通过在阻滞处拔罐、后背撞树等方法来打通;肺寒可以通过取嚏法、或在大椎、肺俞穴等处拔罐。对于“冰包火”体质的人,如果去除了外面的“冰”,体内的火可正常外散,内火大或易上火等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187

主题

147

回帖

716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16
发表于 2014-9-15 21: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火力不足,整体寒——艾灸等

     艾灸可以直接补阳气,体寒火力不足者,可常灸关元、中脘、足三里、身柱等保健穴位或根据具体情况配穴。艾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艾条等艾灸产品了,艾条,艾绒,艾灸盒,如果不喜欢艾灸的烟味,也可以吃附子理中丸、附桂肾气丸等调养,具体可咨询医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26 11:24 , Processed in 0.217702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