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40|回复: 2

艾灸常用的10重要穴位

[复制链接]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发表于 2014-9-16 11: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百会----人体最高处的穴位
本穴由于处于人之头顶,在人的最高处,因此各经上传的阳气都交会与此,故名百会。百穴位于头顶正中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用手可摸到一块比较柔软的地方。百会贯通诸阳经,在上醒脑开窍在中能宁心安神,既能升清阳举下陷,又能温阳以暖下元,既能平息内风,又能疏散外风。所以本穴是救急特效穴,为治疗神志病,风证,阳气虚损之要穴。临床用于诸种疾病。
2.大椎----阳气与督脉的会合之处
大椎:属于督脉,有通脉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大椎为首选。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
大椎位于后正中线上,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毛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3.命门----蕴藏先天之气的生命之门
命门:属于督脉,命人之根本,门出入的门户也。“命门”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督脉。
本穴因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在人体重力场中为位置低下之处,脊骨内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体表督脉,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故名命门。命门位于我们肚脐是前后相对的。艾灸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阳壮阳,强腰膝,固肾气,能治疗腰部虚冷疼痛,遗尿,腹泻,男性遗精,阳萎,以及女性的虚寒的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等症。并能延缓人体衰老,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
4.中脘----可直接调控胃腑气血阴阳虚实的穴位
中脘属于任脉,意指任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
中脘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艾灸中脘穴可直接调控胃腑气血,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侧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呃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的疗效。
5.神阙----任脉气血在肚脐正中聚集之处
神阙:神阙穴是人体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是人体的长寿大穴。它于人体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呼吸的,而脐带,胎盘紧连在脐中,属于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被切断,先天呼吸终止后天肺呼吸开始。没有神阙穴生命就不复存在。神阙穴人体肚脐中央处即是此穴。经常艾灸神阙穴,可以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部肠鸣,水肿膨胀,泻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到的疗效。
6.气海----元气汇聚的地方,打通小周天的关健
气海:属于任脉,气就是人体呼吸出入的气息,也就是元气与其他的各种气,如宗气,卫气,营气。海就是海洋,意于广大深远,无边无迹。“气海”简单理解就是气息的海洋。
后人有“气海一穴暖全身”之誉称,是说气海穴有温养健壮全身的作用,。气海穴位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下1.5寸处。艾灸气海穴能温阳益气,扶正固本,延年益寿,能治疗阳气缺乏,活力乏源所招至的虚寒性疾患。
7.关元----艾灸关元提升整体阳气
关元:属于任脉,意指任脉气血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关卡不得上行。
关元穴是人体足大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此穴有精宫,丹田等别名。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食,精冷,中风脱症,虚劳,,羸瘦,等。关元穴又是小肠经的募穴,小肠之气汇聚于些。小肠冂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灸关元就能很好地促进肠道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正中下三下三寸处。关元是自古的养生的要穴,古今医家都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灸,坚持艾灸关元,可以健康长寿,增强体质。艾灸此穴一定要掌握火候,要温而不烫,灸到红晕为度,灸的时间要长,持续的温灸,达到热量内透,自觉腹内暖洋洋,热乎乎,如融化般的舒适状态。艾灸关元穴见效,腹内的寒气会立觉消散。

438

主题

189

回帖

180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806
发表于 2014-9-16 11: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8.足三里----强壮身心的大穴
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三里”理上,理中,理下。
古今大量的实践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够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赖之充养,是生命的根本,。所以,调补脾胃的重要穴位足三里可以补益气血,扶正培元,达到保健防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艾灸对人体机能的调理具有整体性,通过艾灸“足三里”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温中散寒,化瘀消肿的作用,并能健脾补胃,增强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其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任用。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在犊鼻下3下,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一横指即是。
9.三阴交----脾经,肝经,肾经,三条阴经交会之处
三阴交:属于足太阳脾经。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三阴交”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之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与此,故明三阴交。三阴交是保健大穴之一,经常艾灸三阴交,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对肝,脾,肾的疾病都有防治作用。中医认为妇女“少气多血”“以血为本。因妇女具有经,带,胎,产乳的生理过程,相应也形成了病理上的特殊性,具有气血不足及肝,脾,肾易损的病理特点。女性经常艾灸三阴交,除了防病保健外,还能起到美容的功效。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在足内踝尖上3下,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10.涌泉----肾经经脉第一穴,肾经经水涌出之所
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
“涌泉”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阳体表。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连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故处涌泉。
涌泉穴又名地冲,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灸之可滋阴潜阳,宁心安神,有引火归源之妙,具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筯壮骨之功效。艾灸涌泉穴最明显的作用是治疗失眠与调节血压。涌泉穴位于足底中线前,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当足趾屈时,足底前凹陷处。

453

主题

950

回帖

235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53
发表于 2014-9-16 12: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3-11-26 08:03 编辑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22 04:32 , Processed in 0.475033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