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1-24 14:14 编辑
明代著明医学家张介宾在向他人传授自己的养生秘诀时,列举了柳公度的例子,然后说:“养生很简单,只要常常保持气海穴的温煦即可,常艾灸此穴,即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张介宾生于医学世家,对养生、祛病研究深入,他本人直到70岁高龄时,依然精神矍铄。古话有云“气海一穴暖全身”,气海穴是人体养生保健的重要穴位,位于肚脐正下方1.5寸,相当于人体正中央。一般来讲天下江河湖海的最后汇聚之处才能称之为“海”,所以说气海穴是人体、真元之气汇聚的地方。简单来讲气海穴就是一个泉眼,泉水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此处,再经过此处流淌至身体各处。
所以经常艾灸或者按摩气海穴,能够达到培补元气、益肾固精、强身健体、解除疲劳的功效。所以明代医学家张介宾才会如此推崇气海穴,此穴对男科疾病如阳痿、遗精,女性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老人的中风、脱肛等都有神奇的疗效。
气海穴好找而且灸疗很方便,只要将艾条点燃后放在离穴位2~4厘米的高度进行熏灸,以穴位感到微热又不致烧伤皮肤为度,每次15分钟为宜。除了艾灸,按摩气海穴一样能够达到养生祛疾的作用,手法不限,能刺激到穴位就好,每次1.3分钟,长久坚持,可提高身体抵抗力,保证阳气充盈,整个人充满活力。
衰老的本质是身体里的火烧不旺,艾火补充人体阳气,延缓衰老
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会经历一个发育、成长、衰老的发展演变过程,机体的老化是一种极为正常、不可避免的生理现象。外表的衰 老在于皮肤松弛、皱纹滋生,体形萎缩、变形等,而更主要的是体内脏腑的衰老。
中医认为,造成衰老的本质是体内的“火”不旺,气不足,寒、湿等邪人体,不仅造成了脏腑的压力,更是直接导致体内环境的恶化, 经脉运行不畅,气血不通,就相当于高速公路上堵车,养料输送不到每个脏腑器官,而器官中的代谢产物垃圾也运不出来。如此日积月累,机体不仅会加速衰老的速度 ,更会百病丛生。
这里的“火”指的是人体内的真元,《内经》强调,真元主宰人的生老病死。而真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阳气,阳气充足的人不仅面色红 润、身体康健,表面上的年龄也大大低于实际年龄,可谓是真正的“年轻态、健康体”o阳气不足的人,体虚而没有抵抗力,面色或苍白或发黄,员,哨子一吹就疏通 了堵车问题。体内温煦了则能抵抗寒、湿等邪,与此同时能够舒经活络、活血化淤,将身体机能恢复正常,从而达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女人大多体寒,最适合艾灸扶阳
去诊所就诊的多数是女性患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多数时候妈妈陪着来,不是月经不调,就是痛经,要么满脸的青春痘:还有一类是40岁以上的女性,更年期快到了,睡不着、心烦,各种问题都找上来了。“艾灸是你们的‘第二个情人’,如果能够坚持在家艾灸,诊所就可以关门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女性为阴柔之体,最大的问题首推阳气不足、体质过寒,加上现代女性多数不怎么运动,很多人都有经络不通畅的现象,很容易手脚冰凉、宫寒、胃寒……经络不通,身体处处淤堵,烦恼不就来了!而补充人体阳气最好的方法就是艾灸,对女性的寒性体质特别有效。
艾灸时女性最容易出现艾火传导的现象,也就是感觉热力在全身走窜,这说明阳气在沿着经络蔓延,打通身体的穴道,从内部为身体补充阳气。阳气充足了,抵抗力就增强,不容易被疾病入侵,身体自然健康。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较胖的女性,经过一段时间灸疗,体重也会下降,这说明阳气足了,身体有足够的能量,于是开始大扫除一一排毒清淤。这也就能够理
解为什么艾灸能够改善气色,使皮肤红润细腻有光泽。
女性的很多病都可以通过艾灸来治疗,没病时自灸也是极其重要的保健养生方法,自古就是如此。常做艾灸,温气行血、散冷除湿、调和阴阳、扶正祛邪,随之而来的肌肤问题,例如长痘、长斑、黑眼圈、浮肿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冬季最驱寒的穴位是中脘穴与气海穴
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中,冬季属阴、五行为水、主收藏,是一年中阴气弥漫、阳气微弱的时候,此时人与自然界均处在收敛封闭、潜藏休养的状态,所以,它也就成了人们最适宜进补的时期。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自每年的冬至(12月22日或23日)起,到来年的立春(2月4日或5日)或春分(3月22日),都会服用点补品。其实,艾灸也可以进补,而且是一种非常好的进补方法。
中医所说的进补无非就是两件事:补先天之精、益后天之气。然先天之精,由禀赋而定,也就是天生的;后天之气,为水谷所化,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说人的生活规律,饮食作息。因此人生最重要的还是要强壮后天脾胃之气,就如宋人张来所讲“大抵养生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寝食之间耳”。寝指的是睡眠休息,食指的是饮食营养,其中饮食营养,又与人的脾胃功能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冬令进补,除了补肾以外就是运脾胃、生气血。
中脘穴
中脘,又名太仓,是胃之“募’’穴。古时“募”与“幕”字相通,是募结的意思,故经络学说中的“募”穴,是指经气结聚的地方。因而,中脘穴最可反映胃的运化功能。若胃的受纳一旦出现障碍,就会影响人的消化、吸收、代谢功能,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各项生理机能减弱,故中医有以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的说法。而灸疗中脘之穴,一般回旋灸15-20分钟,即能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改善消化功能,促进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不仅在宋人王执中的著作里提到霍乱止泻、消化不良可艾灸中脘穴,在孙思邈的《干金翼方》中也有“霍乱长鸣、腹痛胀满则艾灸中脘穴”的记录。平时可以用食指指腹揉按中脘穴30t50次也可达到不错的效果。
气海穴
凡天地之中江河湖水最后汇聚之处,才能称之为海;人身之中,诸气诸血相聚部位,方有资格被誉为“气海”或“血海”。这“气海”穴,乃牛气之海,大气所归,是肾气、精元之气汇集的地方。肾中之气乃人之元气,来自于父母的遗传,又经过脾胃后天的滋养,所以存储于此,肾气在经络中运行,前走任脉从而生其阴,后走督脉才能壮其阳。所以艾灸此穴,能够滋阴壮阳、健脾益肾,让气血生生不息。所以《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另外,中医认为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可以急补,所以人之虚损,补气为先;补气之穴,气海为先。《内经》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是因为邪湿是万病之源,体内气血充盈,才能抗邪抵湿,所以气海穴对湿邪为患、气机不畅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均有疗效。临床上,温和灸气海穴15分钟左右,每天1次,对内科疾病、男科、妇科等常见病症,效果显著。如果再以食指、中指并拢,按揉气海穴50~100次则效果更好。
秋季防凉艾灸足三里与丰隆穴位健脾胃
秋季处在夏火冬水之间,人与自然阴阳转换之时,故24节气中有“秋分”一气,寓意天地之中阴阳各半、夏冬之分。因此,随着夏去秋来、酷暑渐去,人体养生保健的重点,也必须按照“天人相应”的原则,由养阳向养阴过渡,并为以后的冬令进补做好准备。但五行中秋季属金,气候干燥、水分缺乏、最易伤肺,是呼吸道等系统疾病的多发季节,所以此时既不可贸然进补,又要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关键是要调益肺气,提高和强化整个人体的免疫代谢功能。根据五行中“实者泻其子,虚者补其母”的理论,生金须培土,补肺须健脾,通过增强人的饮食、消化与吸收功能,尽可能多地为机体摄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一方面弥补因夏季高温新陈代谢剧烈所造成的营养损耗和缺失,另一方面又为严寒主藏的冬季储存好丰富的能量。
足三里穴
若要选经络穴位,而健运脾胃,首穴非足三里不可。它能补能泻、可寒可热,不仅能够疏经通络、消积化滞、祛风除湿、瘦身减肥,而且可以健脾和胃、益气生血、防病保健、强壮身体。上至头面、呼吸道疾病,中到脾胃、消化功能紊乱,下至膀胱子宫的尿路感染、月经不调,都能举重若轻、调节如一。故足三里穴,是人体诸多经穴中最具有养生保健价值的穴位之一,被
誉为养生保健“第一要穴”、“长寿穴”。连日本的谚语中都有“不与不灸三里者同行,,。若能经常温灸足三里穴,采取回旋灸,每次15-20分钟,定可激发体内经气流动,延年益寿。平时可每天用食指按压足三里穴2-30次,以局部有较强的酸胀感为宜,亦可达到不错的效果。
丰隆穴
艾灸秋季养生,还可将足三里穴与丰隆穴配合施行。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这个穴位比周围的感觉更敏感,所以在按摩此穴时可能会有轻微的疼痛感。丰隆在经脉中属于足阳明经的“络”穴,所谓“络”穴就是络脉之穴,主联系各条络脉。所以,丰隆可沟通阳明、太阴两经,手足阳明经属阳,根据走向关联到脏腑中的胃与大肠;手足太阴经属阴,根据走向关联到脏腑的肺与脾。两经互为配合,则胃、大肠、肺、脾四者相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而灸治该穴时,既能治手太阴肺经的感冒、咳嗽、咯痰、气喘、咽痛,又可疗足太阴脾经的食欲下降、营养不良、便秘、泄泻。同时,中医认为,秋季主肺、主燥、易伤津化痰,而“脾胃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故要化肺中痰液,先当运胃中水谷;而丰隆穴就具有此等功效,若要以一词来
概括丰隆穴最大的特长便是“化痰”。
灸疗时,可采用回旋灸或者雀啄灸,每次15~20分钟。除了艾灸疗法之外,还可以用食指指尖点按丰隆穴30~50次,同样能够达到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