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9-23 08:23 编辑
摘 要:目的: 观察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浮针疗法对 30 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 、视觉模拟量表( VAS) 和简化Fugl - Meyer 运动功能量表( FMA) 对患者肩手功能损伤程度、疼痛程度、运动功能等进行评定,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 93.33%,显效率为 30%; 治疗后患者上肢的损伤程度、疼痛症状、运动功能等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1) 。结论: 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良好疗效,且安全简便,值得推广。 关键词:浮针疗法; 中风;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 shouder - hand syndrome,SHS) 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 ,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12% ~ 74.1% ,典型的表现是患侧肩、肘、手肿胀、疼痛、活动障碍。肩手综合征的出现给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带来很大程度的阻碍,进而影响了整体康复。2011 年以来,笔者采用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 30 例,均为我院就诊患者,其中男性 15 例,女性 15 例; 年龄最小41 岁,最大83 岁,平均年龄( 65. 07 ±9. 65) 岁; 其中脑梗塞23 例,脑出血7 例; 病程最长5 个月,最短15天,平均病程为( 60.5 ±35.12) 天。 1.2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 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 CT 或 MRI 证实; 中医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 肩手综合征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肩手综合征诊断要点: 患侧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常伴有皮肤潮红、皮温增高,可伴有肘、腕、手指疼痛、活动受限; 局部无外伤、感染的证据,也无周围血管病的证据; 病程 2 周至 6 个月内; 肩手综合征评分( SHSS)≥8 分; 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查体配合者; 年龄介于 35 ~85 岁之间。 1.3 排除标准 反复出现中风( ≥2 次) ; 因失语致沟通障碍者; 文盲及严重视力与听力障碍者; 经检查证实神经功能缺损由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心脏病、代谢障碍等疾病引起者; 既往有痴呆病史者; 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糖尿病、营养不良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其他疾病引起的肩部疾病,如肩周炎、颈椎病、腕管综合征等。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采用浮针疗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在患肢上由远端开始寻找肌筋膜触发点( MTrP) ,距离MTrP 点 5 ~ 10 cm 处确定进针点。采用 0.6 mm × 32mm 的浮针,进针步骤: ①消毒: 用安尔碘消毒以进针点为中心、直径10 ~ 15 cm 范围内皮肤。②进针: 右手持浮针,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状如斜持毛笔,食、中两指分别紧贴针芯座和软套管后座,针尖搁置在皮肤上,针体与皮肤夹角 15° ~ 25°,快速透皮,略达肌层。③运针、扫散: 进针后,将针退于皮下,再放倒针身,右手持针沿皮下向前推进。推进时稍稍提起,使针尖勿向下深入。针体完全平置于皮下后,皮肤呈线状隆起。持针座使针体作扇形运动,角度控制在 25° ~ 30°之间。扫散时以拇指为支点;动作要稳、匀、柔; 每个进针点进针后先连续扫散2 min,次数约为200 次; 2 min 后停止扫散,按揉关节局部筋膜及痛点,被动或主动活动关节,持续 3 min,再如此反复 2 个循环; 在第3 个循环完成后,抽出针芯,以胶布贴附于针座,固定留于皮下的软套管。留管时间为5 ~8 h,期间针刺局部保持干洁,防止感染; 并嘱患者勿剧烈运动。起管时缓缓抽出软管,一般无出血,如有少量血渗出,可顺势挤压使其完全流出以避免瘀血留滞,再用消毒干棉纸按压针口,然后用止血贴保护针口。每隔 1 日治疗 1 次,1 周治疗 3次,休息 2 天,共治疗 14 天。 2.2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14 天后进行评价。采用的评价量表为: ①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 Shoulder hand syn-dromescore,SHSS) ; ②视觉模拟量表( VAS) ; ③ 上肢简化 Fugl - Meyer 运动功能量表( FMA) 。 2.3 疗效标准 参照相关文献,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即:好转率 = ( 治疗前积分 - 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 ×100% ,确定肩手综合征疗效评价标准。痊愈: 症状、体征消失,主要检测指标基本正常,好转率为 90% ~100% ; 显效: 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主要检测指标明显改善,67% < 好转率<90%; 有效: 症状、体征部分消失,主要检测指标部分改善,33% < 好转率< 67%; 无效: 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恶化,主要检测指标无改善或加重,好转率<33%。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 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 t 检验。 3 治疗结果 经过 14 天的治疗,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其中痊愈 1 例,显效 8 例,有效 19 例,无效 2 例,愈显率为 30%,总有效率为93. 33% 。治疗 14 天后患者上肢的损伤程度、疼痛症状、运动功能等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