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9-28 08:42 编辑
提要 本文报导运用新型非药物疗法—经筋疗法治疗腰腹腿三联征的经验。文章突出经筋疗法的辩证施治方法及其特殊疗效的医疗特点。 关键词 经筋疗法 腰腹腿三联征 经筋疗法,是近年来发掘的内容丰富的广西壮族传统医学“经筋医术”结合中医古典“经筋学理论”总结出的新型非药物疗法。笔者在著名经筋疗法专家黄敬伟教授指导下,运用经筋疗法临床治疗腰腹腿三联征128例。现作简要陈述。 一、“腰腹腿三联征”的由来 临床上,腰腿痛属常见病症,尽管不少医疗单位设立专科诊疗,但仍然存在许多疑难问题。笔者在开展经筋疗法中根据中医古典《内经·经筋》篇叙述的十二经筋图线及其临床征候表现,从生物力学结合人体脊椎生理解剖形态特点,经过认真观察研究探索后发现:由于脊椎“腰曲”段向前弯曲角度较大,腰脊前三肌 (腰大肌、腰小肌及腰方肌)、腰背三肌(腰骼肋肌、腰最长肌及棘肌)与臀部的梨状肌,三者共同构成“腰、腹、腿”的不等边三角形关系。其中梨状肌成为该三角形的底边,坐骨神经从三角形的顶部自上而下地越过“底边”后向下肢伸延。这种结构形态,临床上发生病态是,由于机体“四维相代”失衡并产生“制痛性”反应等,必然出现恰如中医古典《内经·经筋》篇描述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脊痛,腰似折,脾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是为“踝厥”的症状表现. 根据上述特征,笔者在临床研究过程中,既重视上述病症腰、腿线性的“一维查灶”,更把视野扩大到“身腰弯曲”患者的“腹检”(即中医腹诊法),对中医古典叙述的“腹缓筋”“募原”及“腹气街”的“冲脉”、“鼠溪”(腹股沟)等进行经筋“四维查灶”,全面检查经筋“结灶”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腰、腹、腿三者的阳性“结灶”体征并存,并且其三者的病征形成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连带关系,故将其称为“腰腹腿三联征”。 二、128“腰腹腿三联征”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病机浅析 本组系统治疗观察128例“腰腹腿三联征”当中,腰肌劳损伴梨状肌损伤综合征86例,腰椎骨质增生7例,女性结扎术后腹痛33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2例。结扎术后患者以腹痛为主诉就诊,其余病例,以腰腿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年总19期痛前来应诊。均按病史及作有关辅助检查项目确诊。腰部及腿部的症状与体征,同教科书所述相应病症临床表现类似,此处从略。 “腰腹腿三联征”的腹部症状,具有隐蔽性较深的特点,常以消化道的腹部或及胃区不适,胃气上逆,食欲及消化力降低,大便难解等而愁诉;较重病例,产生轻度的胃肠“积气”;严重者发生“四自感”(胃气上逆感、胸闷气促感、阵发心悸感及咽部异物感)。结扎术后腹痛者,除具备上述症状表现之外,以“腹缓筋”的“筋结”为主要突出临床表现,同时常并发“腰三横棘突综合征”、臀上皮神经反应、腹股沟韧带挛缩性疼痛等,个别病例出现“股三角”及阴部肌筋损伤病征;多数病例并存梨状肌损伤及腰肌劳损。腰腹腿三角的筋性病变,具有交叉性累及演变,互为因果的互促互制性。 “腰腹腿三联征”症状体征的并联,除上述腰腹腿三角关系因素以外,从中医的认识,主要认为系经络的凝涩与经脉的“结聚”而导致“经脉不通”,“不通则痛”;“经脉”的涉及面,除足三阴、足三阳的六经“阴阳失衡”之外,主要是足太阳经的腰段、足少阳经的腿段后别分支及足阳明的腹深筋受病变累及,同时尚与奇经八脉的“冲脉”、自上而下的“温足胫”功能失调有关。足少阳经为经脉的“枢纽”,循行于躯体的侧面,该经的“枢转”功能失调,是“腰腹腿三联征”形成的最常见致因。这个致因无论从中医或现代医学去理解,都获得符合实际的解答。以中医解释而言,足少阳经经筋标本图,标记了恰如梨状肌投影的筋线联系图志,这同“坐骨神经痛”患者并非自身的病变多见,与梨状肌损伤所致者为最常见的临床实际情况相符。由于少阳经在臀部发生了“筋结”(似可对应为梨状肌损伤),导致其枢转失衡,加之机体“四维相代”保护性反射,形成躯体上段向下“移缩”,下肢肌筋往上“痉缩”。梨状肌损伤,继发腰腿及腹部的“四维”病征相继出现,这便是“腰腹腿三联征”形成的生理病理机制。 至于腹部病征的形成,其重要的原因是在机体“四维相代“保护性反射的反应下,腰大肌发生挛缩性收缩。根据CT检查正常腰大肌专题报导,称腰大肌起始段与腰神经丛几乎呈平行,腰丛神经穿经腰大肌,在CT图象中可见腰大肌断面内有不同形状的低密度区腰大肌的挛缩,腰丛神经势必受到压迫,导致躯体腰丛神经的累伤,故腰腿瘾性“腹部症候群”的临床病征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