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4-9-28 16:51 编辑
摘 要: 目的: 观察眼针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102例中度或中重度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眼针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 52例和常规西医疗法对照组 50例, 观察治疗效果, 对 2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眼针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常规西医疗法对照组。结论: 眼针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确切。 关键词: 眼针; 急性周围性面瘫; 西医疗法 面瘫, 即面神经炎, 也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 是最常见的面神经疾病。面瘫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骨性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 面神经一旦发生缺血、水肿, 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诱发因素可为风寒、病毒感染及自主神经功能不稳, 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目前资料显示, 面神经炎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 严重者可出现轴索变性。针灸治疗面瘫疗效肯定, 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针灸治疗适应的 43种疾病之一。在笔者收治的面瘫患者中多见发病在 7日之内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笔者用眼针配合常规西医疗法, 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 52例, 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并与单纯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50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02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均为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病人。来本院就诊的轻度和重度面瘫 (面神经功能评价等级为 II级、V 级、V I级 )患者少, 病例数无统计意义, 因此未纳入本临床研究。中度、中重度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 (面神经功能评价等级为 III级、IV 级 )为面瘫就诊患者中的大多数, 因此本研究选取面神经功能 III级、IV级的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预设 120例, 按随机化表平均分为两组, 即治疗组和对照组, 拟每组 60例。将患者按就诊顺序排号后依次按照随机分组结果编入组中。其中眼针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共完成 52例 (脱落 8例 ), 男 31例, 女 21例; 年龄最小 32岁, 最大 70岁, 平均 ( 48.12±5.26) 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7天, 平均 ( 4.06±2.48)天; III级患者 30例, IV 级患者 22例。常规西医疗法对照组共完成50例 (脱落 10例 ), 男 27例, 女 23例; 年龄最大 67岁, 最小 34岁, 平均( 46.37±7.49) 岁;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7天, 平均 ( 4.61±2.07)天; III级患者 30例, IV 级患者 20例。 经统计检验, 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05), 组间可比性强。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针灸治疗学 》中对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 所有收治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面瘫主症: 一侧或双侧面部麻痹, 口眼歪斜, 患侧额纹及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眼裂增宽, 闭目不紧或露睛, 笑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露气, 漱口漏水, 不能作皱眉, 露齿, 鼓腮等动作或动作幅度减小。发病均在 7日内, 即均为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 1.2.2 西医诊断标准 所有收治病例均符合《神经病学 》中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均排除了由外伤、中耳炎、肿瘤等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依据目前国际上通用的House-B reakm ann面神经分级标准 ( H - B 标准 ) , 对收治病例进行了面神经功能评定分级。H - B标准是根据额、眼、口的功能及静止状态、肉眼观等的评定共分为 6级: I级: 正常各区面肌运动正常。 II级: 轻度功能异常。大体:仔细检查时有轻度的面肌无力, 可有非常轻的联带运动, 静止状态: 面部对称, 肌张力正常。运动: 额部正常, 稍用力闭眼完全, 口角轻度不对称。 III级: 中度功能异常: 大体: 明显的面肌无力, 但无面部变形, 联带运动明显或半面痉挛,静止状态: 面部对称, 肌张力正常。运动: 额部减弱, 用力后闭眼完全, 口角最大用力时轻度不对称。IV 级: 中重度功能异常。大体: 明显的面肌无力和 (或 )面部变形。静止状态: 面部对称, 肌张力正常。运动: 额部无运动, 闭眼不完全, 口角最大用力时不对称。V 级:重度功能异常。大体:仅有几乎不能察觉的面部运动,静止状态: 面部不对称。运动: 额部无运动. 闭眼不完全, 口角轻微运动。V I级: 完全麻痹, 无运动。 2 治疗方法 2.1 眼针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 先用 75% 乙醇消毒穴区后, 嘱患者闭目, 取患侧眼上焦区、肺区、脾区。用 30号 0.5寸不锈钢毫针用眶外横刺法眼外刺。进针时左手保护眼球, 把皮肤拉直, 右手进针,快速刺入, 深度 2~ 3mm, 进针后如有触电感或酸、麻、胀、发热、发凉等感觉为取穴准确, 得气佳, 否则需略调整方向,至得气为止。得气后留针15min, 不提插, 不捻转。每穴出针时用棉签按压 3~ 5min, 以防出血。每日 1次。 眼针治疗的同时, 均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地塞米松10m g /天,静脉注射 5 日; 维生素 B1100mg + 维生素 B12500μg, 肌内注射。嘱患者尽早开始功能训练和康复治疗,对着镜子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 每日数次, 每次 10~ 15m in, 辅以面肌按摩。眼针 10日为 1个疗程, 休息 1日后继续 1个疗程。 2.2 常规西医疗法对照组 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单纯应用常规西药疗法, 应用药物及自我康复锻炼等均同治疗组。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 House-Brea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 对患者进行再次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治愈: 面神经功能评价为Ⅳ 级;有效: 面神经功能评价结果较治疗前减少 1~ 2个等级, 但未达到Ⅳ级; 无效: 面神经功能评价结果同治疗前水平。 3.2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 纳入统计的 102例患者, 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依从性好。 对治疗结果进行卡方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 眼针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 眼针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 52例治愈患者中治疗7天内痊愈者 20例, 10天内痊愈者 14例, 20天内痊愈者 6例。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 50例治愈患者中治疗 7天内痊愈者 0例, 10天内痊愈者 3例, 20天内痊愈者 13例。治疗组较对照组显效快是本临床观察结果的一大特点。 4 病案举例 王某, 男, 44岁。口眼向右侧歪斜 4天。 4天前晨起出现左侧面部不适, 约 1h后出现口眼向右侧歪斜, 左眼放松时不能完全闭合, 左口角流涎。因不见好转, 来本院就诊。就诊时症见: 左侧面肌无力, 额部运动减弱, 用力后闭眼完全, 口角最大用力时轻度不对称。诊为急性周围性面瘫, 用H - B 标准对面神经功能评价为 III级。治疗以眼针取左肺区、左上焦区、左脾区, 用眶外刺横法, 留针 15m in, 每日 1次, 配合静滴地塞米松 10mg /天共 5日, 肌内注射维生素B1100m g + 维生素 B12500μg。嘱其尽量对着镜子练习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 每日数次, 每次 10~ 15m in, 辅以面肌按摩。连针 3日, 病情明显减轻, 左眼放松时即可闭严, 口角不再流涎。续针 5日, 面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两侧对称, 病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