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7|回复: 1

腕踝针治疗中风后呃逆

[复制链接]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发表于 2014-10-10 15: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目的: 观察腕踝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 80名中风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腕踝针治疗组 40例和利他林注射对照组 40, 进行组间疗效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5. 0%, 对照组总有效率 75. 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 017< 0. 05), 两组治疗次数与疗效关系比较无明显差异 (P = 0. 639> 0. 05)。结论: 腕踝针治疗中风后呃逆有显著疗效, 其疗效明显优于利他林注射。
关键词: 腕踝针; 中风; 呃逆
呃逆是中风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呃逆俗称“ 打嗝”, 古称 “哕”、“哕逆”, 是以气逆上冲, 喉间呃呃连声, 声短而频, 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的一种病证。轻者数分钟或数小时自愈, 重者昼夜呃声不停或间隙发作,迁延数日或数月不愈, 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本院神经内科收治脑卒中病人1680 例, 其中合 并 出 现 呃 逆 的 患 者 189 人, 占11. 25% 。笔者采用腕踝针治疗 40例, 并与注射利他林对照,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均为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 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 并经过颅脑 CT 或 M R I确诊为急性脑卒中初发者。呃逆时间 24h~ 3天, 呃逆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共收治 80例, 随机分为腕踝针治疗组和利他林注射对照组。治疗组 40例, 男 23例, 女 17例; 年龄最小 51岁,最大 78岁, 平均 64. 4岁。对照组 40例, 男 25, 女 15例; 年龄最小 52岁, 最大 76岁, 平均 63. 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既往史及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 P> 0. 05)。
2 治疗方法
2. 1 治疗组    根据腕踝针的理论和方法, 进针点选双侧上 1。用 0. 3mm ×25mm 毫针, 在腕横纹上约 2横指处进针。如局部有血管、伤口或瘢痕, 进针部位略上移或下移。针刺入皮后向躯干方向平刺, 使整个针体卧于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 局部无酸胀等针感及其他不适感,胶布固定针柄, 留针 30m in。每日 1, 3次为
1个疗程。
2. 2 对照组   利他林 10m g 臀部肌肉注射, 每日 1, 3次为 1个疗程。
3
3. 1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呃逆消失, 无复发为治愈; 呃逆由持续转为阵发性为好转; 呃逆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
3. 2 结果   治疗组 40 名患者, 治愈 35 , 好转 3, 无效 2, 总有效率 95. 0% 。其中 1次治愈 26,2次治愈 7, 3次治愈 2例。对照组 40名患者, 治愈24, 好转 7, 无效 9, 总有效率 75. 5% 。其中 1次治愈 16, 2次治愈 5, 3次治愈 3例。
4
脑卒中后呃逆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迷走神经反射或直接刺激膈神经、膈肌, 使膈肌与肋间肌不自主地同步痉挛性收缩, 膈肌下降, 瞬间产生强烈吸气运动, 伴有声带闭合, 而产生的一种伴有不适感的特殊吸气声。脑卒中后呃逆影响患者进食及正常呼吸运动, 且给患者带来很大精神负担, 可引起失眠、脱水、电解质紊乱、持久的精神紧张及烦躁, 可加重脑血管病,极个别还可致死, 故一旦出现应积极处理。呃逆按病因可分为中枢性和反射性两大类。中枢性呃逆的病因主要是指病灶直接或间接刺激呃逆反射中枢: 脊髓及延髓。发射性呃逆的病因主要指直接刺激胸部、颈部的膈神经、迷走神经。脑卒中后呃逆可能由两者单独或共同引起。中医认为呃逆多由脾胃不和、肝气不舒或肺气失宣, 使胃气上逆动膈而成, 与肝、胃、膈有关。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15: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腕踝针是一种皮下留针疗法, 按人体病证表现的部位归纳 6个纵区, 在两侧的腕部和踝部各 6个相应的进针点。腕踝针的分区与十二皮部分布极为相似。十二皮部体表区域按十二经脉划分, 是十二经脉功能反应于体表的部位, 也是经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素问  皮部论篇》指出:“欲知皮部, 以经脉为纪”,“十二经脉者, 皮之部也”。十二皮部呈面状分布, 既能反映病候, 又是阻止病邪侵入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居于人体的最外层, 是机体的卫外屏障。临床上皮肤针、刺络、梅花针叩刺等通过刺激皮肤而达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 也都是皮部理论的具体运用。有关刺皮部治病的方法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 《灵枢 官针》说:“毛刺者, 刺浮痹皮肤也”,“半刺者, 浅内而疾发针, 无针伤肉, 如拔毛状, 以取皮气”, 说明刺皮部是治疗内脏疾病的方法之一。腕踝针治疗时, 患者虽无酸、麻、胀、重等得气感, 医者也无指下沉涩感, 但当针刺入皮下 3~4cm, 留针 30m in 或更长时间后, 能激发皮部经气, 促进体内阴阳协调而起治疗疾病的作用。根据腕踝针的分区理论, 呃逆反射中枢: 脊髓、延髓、膈神经、膈肌, 均属于 1区范围。张心曙教授认为, 其作用是由于神经末梢受刺激, 通过神经传导引起反射弧中联络神经的复杂调整作用而实现的。从本临床观察结果看, 腕踝针治疗中风后呃逆有显著疗效, 其疗效明显优于利他林注射, 而且腕踝针操作简单, 刺激性极小, 留针时肢体活动不受限, 尤其对脑卒中的老年体弱患者更具优势。近年来, 在本院神经内科, 腕踝针治疗脑卒中后呃逆已得到广泛运用, 值得推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2 11:59 , Processed in 0.24466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