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64|回复: 1

董氏奇穴及学术思想应用

[复制链接]

925

主题

95

回帖

3106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106
发表于 2014-10-12 1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杨维杰老师授权讲授)

本文系综合一谈二谈三谈董景昌学术思想而成

前 言

董氏奇穴近年风行世界,不论在欧美及大陆皆掀起一片学习及研究热潮,个人忝为董氏嫡传门生,并首先编写发挥董氏奇穴之专著,至感荣兴。三十年来,曾多次应邀赴世界各地讲述董氏之学。有关董老师之学术渊源及理论基础,个人于1973年董师出版「董氏正经奇穴学」时,曾向老师提间。老师曾说:「此系祖传而来,自己亦有发现发挥,原理与易经及内经有关。」此外即未再多言,至其1975年去世,亦未再提及其渊源学理。个人据此线索,努力探求,深入研究,结合自己之大量临床经验,攒研其间三十多年,每随经验而有新悟,益觉其博大精深,今不揣浅陋,将个人对恩师学术思想之体会及心得概介如下:

董氏奇穴系董氏绍衍祖学,研究发展,自成一派的一家之学,是一种疗效高,应用容易的针灸之学。
董师景昌,山东省平度县人,生于民国五年,逝于民国六十四年,临床四十年,临诊四十万人次,其中包括对军公教及贫困民众之义诊,即达十万人次,曾数度荣膺好人好事代表。并于民国六十年至六十三年间五度前往高棉为龙诺总统治疗半身不遂,功在邦交,而荣获先总统 蒋公颁赠最高荣誉状,为中医界获得此项殊荣之第一人。

董师除对奇穴颇多发明外,对于临床应用各家学说亦多发挥,恩师学间精深,学生虽穷数年心力,但所能领悟者仅其十之一、二,愿就所知内容尽量述介于后:

一、董氏奇穴之穴位与取穴

(一)董氏奇穴之分布

董氏奇穴内容计有七百四十余穴,分别散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虽不若十二经络之循环不断,相接无端,但亦有一定脉络可寻,规律而简单,例如指部称「一一部位」,手掌部称「二二部位」,小臂部称「三三部位」,大臂部称「四四部位」,足趾部称「五五部位」,足掌部称「六六部位」,小腿部称「七七部位」,大腿部称「八八部位」,耳朵部称「九九部位」,头面部称「十十部位」,另有「前胸部位」及「后背部位」。也是十二个部位,并不难于找寻。同时,这些穴位的分布,在效用方面和十二经穴亦有一定的联系,比如肝门能治急性肝炎,位于小肠经上,腕骨能退黄亦在小肠经上,这是认识到小肠为分水之官,能清利湿热的应用。又如心门与小海相近而治心脏病变,其门其正其角在大肠经上能治痔疮,解穴能治气血错乱与梁丘相近……等等,便都足以说明董师对经络及脏象学说有深刻认识,才能创见这么多新穴。

此外董师对神经学说的应用,也有特别的发挥。神经解剖学知识指出,人体各部在大脑皮层上的投射代表区的大小,与该部的功能繁简成正比,手是劳动器官,足是运动器官,功能都很复杂,它们在大脑皮层上的投射代表区也就较人体其它部份为大,如此,在大脑皮层上与其相连系的神经元数量也就较多,其主要机能就较大,而有利于临床的应用,董氏奇穴大部分布于肘膝以下,就是此一原理的发挥。还有在手上脚上,拇指、拇趾的功能就比其它的指趾复杂,疗效当然更为广泛,这也就是董师何以乐用大敦、隐白、太冲等穴并在拇指附近研创妇科、制污、止涎、五虎、灵骨等穴的原因。

(二)董氏奇穴之命名

董师虽然创见奇穴甚多,但从无一穴以自己姓名命名,他认为医学为救人之利器,为社会之所需,不应私秘而主张公开,编写奇穴之目的,亦无一丝名利之图,其伟大精神令人钦佩,反观时下偶有一见,尚未定论,恐或为别人所据,即迅速冠以某某合谷、某某血海、某某三阴交者,又岂可以道里计。至于那些剽窃别人创见将穴改名,企图偷天换日之人,则又岂能不觉愧耻。

在董师感召之下,个人多年来虽亦发现数十奇穴,亦不敢冠以维杰某某穴,仍从恩师命名之法,命定穴名(例如小节穴)

董氏奇氏之命名有以部位名命者,如正筋、灵骨、正会、肩中、侧三里、四花中、外穴等。有以效用命名者,这一类比例极大,又分以五行命名者如土水、木穴、水金、木火、木斗、木留等,以脏象命名者如妇科、脾肿;眼黄、肝门、肠门等,也有以部位与效用结合命名者如手解、指肾等。还有以穴位之数字命名者如三重、三江、双河、七星、五岭等,了解了董氏奇穴命名的方法,不但对奇穴的位置易于控制,对于其应用更能掌握。

(三)董氏奇穴之取用

1.暗影及青筋

暗影有时亦可称之为发乌,亦系病变之一种反应,即当某脏腑或某经络有病变时,常常在某处发现暗影,一般而言,在手掌及面部较易出现,身体其它地方也会有此现象,不过较难发现而已,这种方法除了反应病变有助诊断外,并且有些可以以之施针发生治疗作用,此法董师甚为精通,以此形成固定治疗穴位,例如水金治咳喘,五虎穴治手脚痛,重子、重仙治肩背痛……等,就是此一方法之发挥。
此一法则与儿科三关诊断法之原理颇为接近,主要与静脉压有关,静脉压愈高,暗影越明显。它图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体内缺氧的程度,缺氧愈甚,血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就愈高,青紫色的纹路(暗影)就越明显。由于各脏腑之压力不同,反应之部位亦不尽相同。

青筋相当于静脉瘀,据经验血压心脏病变及呼吸病变较为常见,其它病痹证亦可见及。这种静脉形状特别显著,颜色特别紫蓝,俗称「青筋」,此症多发生在委中、尺泽、臂上部;间或四肢外侧及鱼际、然谷部也有、更有发生在肠骨前沿及肩胛与腹壁的。

凡全身都可因此引起病患。若不注意此症,其所有患处则永不能根治;若能治此、其病患常在一两周后,最迟一两个月,不加治疗就霍然而愈。
据个人经验,有些病治疗一次,即有全愈者,一般经针治一次后即大见减轻,数次后,其病就根治。治疗时用三棱针刺破络脉,流出些黑血,每隔五六天再放一次,到脉管不一现瘀胀为止。董师亦常根据手掌及手指之青瘀部位诊断疾病,发展出独门之「董氏掌诊学」。

2.全 息

在中医天人合一学说中认为每一个局部均与全体相关,每一个局部均能反应全体,也皆能以之治疗全体,这就是全息论的观点。因此有掌针、眼针、耳针、足针、头针等多种针法的发明。当然最重要的是体针,体针虽以十四经络对应五脏六腕。但若将手臂足腿每一部皆再予区分,每一部份仍能各自治疗全身疾病。这种事实充分反映了人身整体相关。全息论的出现深化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按生物全息论,人体任一肢节都是整体的缩影。都有与整体相应的穴位,例咁第二掌骨侧,这里的穴位从指根向掌根歧骨,对应有头、颈、上肢、肺、肝、胃、十二指肠、肾、腰、下腹、腿、足等各部位穴位,第五掌骨侧也有这样的对应。在各个节肢及其它较大的相对独立的部份中,都有着与第二掌骨侧相同的穴位分布规律,各节肢的各穴分布都遵循着与第二掌骨侧同一比例:头穴和足穴联机的中点是胃穴。胃穴与头穴联机的中点为肺穴。肺穴与头穴联机分为三等分,从头穴端算起的中间两个分点依次是颈穴和上肢穴。胃穴与足穴的联机分为六等分,从胃穴端算起的中间的五个分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和腿穴。上述穴位只是具有代表性的点,其它穴位可以以这些穴位为参考点得出。

董氏奇穴的穴位分布与全息律亦有极相似之处,董师强调任一局部皆能治疗全身疾病,董师虽然将全身区分为十二治疗部位,但每一部位均可独立治疗全身疾病。临床施治时,常艺术化的由病人决定针手或脚而治疗病人。同类性质作用的穴道在手及脚皆有分布,例如指五金、手五金、足五金;指驷马、足驷马即是显例。再如一个穴组本身即常蕴有全息意味。例如灵骨、大白并用董师温阳补气要穴,治病之螱,几乎全身无所不包,疗效之高,亦非其它穴位所可比拟。大白位置与三间相符,而贴近骨头,三间系大肠经俞穴,灵骨穴在合谷后叉骨前,两穴合用涵盖俞原所经之处,若以全息律而论,大白主上焦,灵骨主下焦。又大白、灵骨皆以深针为主,又深透侧面之上、中、下三焦,因此不论纵横,此二针皆涵盖三焦,其效果之大,自是可知。再如五虎穴,自指尖向手掌,依序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五虎穴董师原治全身骨肿。按此五穴之分布及主治本身即有全息意味,五虎一常用于治疗手指痛、手掌痛及腱鞘炎;五虎三用于治疗脚趾痛,(五虎二则用于加强五虎一、二之作用);五虎四用于脚背痛;五虎五用于治疗脚跟痛。再如八八(大腿部位)七七(小腿部位)之一些主治全身病变的穴组,例如驷马上、中、下之治肺系疾病;天黄、明黄、其黄之肝系疾病;肾关、人皇、地皇之治肾系疾病。每一部位全息下点与另一全息上点相交之处,则上下病变皆能治疗。例如灵骨可治脚跟痛,也能治头晕。曲池能治头晕,也能治下部之膝盖痛。

董师的倒马针法常用两三针并列,虽说因并立加强了治疗作用,但何尝不是借着全息作用,全体互应的结果。尤其是八八部位三针并列的脏腑治疗系列,更与全息律有着不谋而合的关系。例如:治肺脏病的驷马上、中、下;治心脏病的通关、通山、通天;治肝脏病的明黄、天黄、其黄;治肾脏病的通肾、通胃,通背。就有上针治上部、中针治中部、下针治下部的作用。整体合用,全体照应,疗法当然突出。

3.对 应

标幽赋说:「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董师善用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针右,右病针左,绝不在局部针刺,其治病常采对应取穴,效果卓著。董师常用之对应取穴法有下列八种:

等高对应 即在痛点对侧相等部位施针,左侧病痛可取右侧等高点,右侧病痛也可取左侧等高点,例如左曲池痛可针右曲池。这与物理学说之共振理论,有其相合之处,推广应用治疗内科病也可不采用双侧同穴针刺,而采用单侧或双侧异穴针刺。

手足顺对 将上肢与下肢顺向并列,以肘对应膝为中心对应,可有下列对应:即肩对髋、上臂对大腿、肘对膝、下臂对小腿、手对脚。如髋有病可取肩部穴位(例:肩中穴)施治;膝部有病取曲池或尺泽(肘后歌)施治(反之肩部有病也可取髋部穴位施治,肘部有病也可取膝部穴位施治)。个人常以五虎穴治脚趾痛,以小节穴治脚踝痛,即系一此一对应之运用。

手足逆对 将上肢与下肢呈逆向排列,可有如下对应:即肩与足、上臂与小腿、肘与膝、下臂与大腿、手与髋。如足踝部有病可取肩部穴位治疗,大腿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反之肩部有病可取足部穴施治,下臂有病也可取大腿穴施治),董师常取手上灵骨、后溪等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个人亦常取支沟、外关治大腿痛酸,均系此一原理之应用。

手躯顺对法 上肢除与下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将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呈顺向并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上臂与胸(或背)脘,肘与脐(),下臂与下腹(腰骶),手与阴部。如腰骶或下腹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阴部病可取手部穴治疗(反之下臂病也可取下腹或腰骶部穴位施治)。董师以大间等五个间穴治疝气即与此一原理有关。

手躯逆对法 将上肢与躯干呈逆向并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手()与头(),前臂与胸()脘,肘与()上臂与下腹(或腰骶),肩与阴部。如胸脘有病可取前臂穴位施治,下腹有病可取上臂穴位施治(反之前臂及上臂有病,亦可取胸脘及下腹穴位施治)。董师以肩部之天宗、云白等穴治妇科阴道病。目前流行之手针以手指治头部都与此一原理有关。

足躯顺对法 下肢除与上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肢与躯干顺向并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即大腿与胸()脘,膝与脐(),小腿与下腹(腰骶),足与阴部。如胸背有病可针大腿,下腹有病可针小腿,反之大腿及小腿有病,亦可在胸腹施治。临床常以内庭治经痛,大敦、隐白治崩漏,以及复溜治腰骶痛,三阴交治下腹病……等,其运用皆与此一原理相合。

足躯逆对法 将下肢与躯干呈逆向排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足与头、踝与颈项、小腿与胸()脘、膝与脐()、大腿与下腹(腰骶)。如胸脘有病可针小腿,下腹有病可针大腿,反之胸脘及下腹亦能治大小腿病。临床常以临泣治偏头痛,陷谷治阳明头痛,束骨治后头痛。董师亦以正筋、正宗治颈项不适,都与此一对应法有关。

头骶对应法 除了手与脚及手脚与躯干的对应外,头面与尾骶亦形成一种对应。例如临床以骶部之长强治癫狂之脑病;以头部之百会治疗脱肛就是常见的例子,董师亦常以冲霄穴治头痛,也是此一原理之运用。

头足对应 头顶百会与脚底之涌泉也形成对应,即所谓「天顶对地门」,所以用涌泉治疗顶痛及脑部病变。
前后对应 人身前后亦有对应关系,如胸背对应,腰腹对应,颈口对应等,董师常以颈部之总枢穴治发音无力,呕吐等,一般十四经穴则以承浆治项强,就是这种对应的应用。
4.体 应

体应是董氏奇穴在治疗方面最有针对性的发明及应用,掌握此一原则,不只能将董氏奇穴应用得更深入更有效,以之于用在十四经穴方面,也能加强及突出其效果。体应之要点即: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

以骨治骨 治骨刺常用削骨针,即四花中及其下三寸的倒马针,两针紧贴骨头才有作用。本组穴位治疗膝盖骨刺,肥大性、退化性关节炎疗效很好。董师扎针,能贴骨就尽量贴骨,例如灵骨、火主、大白等穴贴骨而入,不但针感强而且疗效高。又如常用九里(风市)穴每每深至贴骨,治疗各种风病、疼痛以及半身不遂,疗效哀好。目前有一派说法强调骨膜传导,认为骨膜有传导作用,因此扎针时尽量贴骨或抵骨,疗效较佳。

以筋治筋 贴筋进针可治筋病,例如尺泽在大筋旁,可治全身的筋病,对运动病变效果很好。又如正筋、正宗(阿基利斯腱)是一大筋,针刺入正筋、正宗可治疗颈筋强硬,小腿筋紧等多种筋病。

以肉治肉 例如驷马及肩中皆是肌肉较为丰富的部位,最常用来治肌肉方面的病变,尤其是肌肉萎缩,疗效甚好。在十四经面,曲池、手三里、合谷都是肌肉较丰富的地方,治疗肌肉病变效果也较好。当然肌肉萎缩多为阳明湿热或火烁肺金,针这些穴位对清阳明及肺金的疗效都很高。驷马、肩中、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治疗皮肤病效果也很好。

以脉治脉 紧贴脉管的穴位可治脉病,例如针人宗、地宗,因靠近血管,调整血液循环,治心脏病及血管硬化效果很好。肺经的太渊穴在脉旁为脉会,治疗脉管病效果很好。此外,根据五行对应原理,还能以骨治肾,以筋治肝,以脉治脾,以皮治肺等,董师书中随处可见,这里就不再多与例证。

二、董氏奇穴与经络

(一)循 经

循经取穴是针灸辨证取穴的最基本原则与方法。董氏奇穴大致亦不例外。董师由于研究奇穴的突出,以致竟有些人对其在十四经穴的成就懵然不知,这的确是一件可惜的事,殊不知董师因为对十四经穴的深入与扩大,才有数百奇穴的发明,而董师在十四经穴之应用方面确有许多发前人所未发之处,例如以脾关治感冒,以伏免治心悸、心脏病,犊鼻治唇生疮,公孙治腰痛、手麻,三阴交治腰痛、落枕,阴陵泉治前头痛,腕骨治眼病,肩外俞治小腿痛,膏肓棱针点刺治膝痛,承扶治瘰疬,风市治肩痛、胁痛、半身不遂,陷谷治偏头痛、腹泻,风府点刺治呕吐……等等,董氏奇穴虽名之为「奇穴」,但董老师常说其奇穴为「正经奇穴」,其原著亦称「董氏正经奇穴学」,亦即穴位之分布与十四经有密切关系,若非对十四经穴有极为深刻之认识,断难发现如此多之奇穴,在其原著书后亦附有「董氏对十四经穴主治病症之修订」可资参考。这里再举几个奇穴中的例子,与各位说明:董师常用肝门穴治肝病,中医认为肝病多湿,小肠为分水之官,小肠之原穴腕骨即为治黄要穴(通玄指要赋、玉龙歌、玉龙赋),肝门穴位于手臂小肠经中央,即合经络,又合全息治中焦肝病之理、其效显著,自无疑义。又如正筋、正宗之治疗颈项,即合对应(详见七七部位正筋之说明)又与膀胱经有关,治疗颈项病当然有奇效。再如搏球之治背痛;其门、其正、其角之治痔疮;天黄、明黄、其黄之治肝病;下三皇之治泌尿、脾胃、妇科病包含三阴交穴在内;人士、地士、天士及曲陵穴等之治气喘感冒与肺经有关;门金之治肠胃病变与胃经有关……等等,真是不胜枚举,这些皆足以说明董氏奇穴是以十二正经为基础发展起来,而又兼颤对应全息,因此效果更为突出。

此外循经取穴除包括本经取穴外,尚有表里经取穴,例如以脾经之火菊治疗前头(阳明头痛);以内关治疗三焦之气机不显;在四花中、外、丰隆点刺出血治疗痰(脾聚痰湿)瘀阻滞之病……等亦是,不胜枚举。
(二)交 经

交经又名通经取穴法,或称六经同名经相通取穴法,即太阴通太阴,阳明通阳明,少阴通少阴,太阳通太阳,厥阴通厥阴,少阳通少阳的三阴三阳相通,实际上就是六经同名经相通。这种关系,对人体的病理生理均有影响,例如心肾之气必须相交,就是因于手足少阴相接的特点;包络相火可以寄附于肝瞻,专赖手足厥阴通连为之维系。

六经相通,在伤寒论中,记之甚详,并以之辨证论治,但在针灸治疗之应用方面却少人知。但应用的机会则不在少数,效果也很好。董师在奇穴方面也常应用通经法。例如,以腕顺一、二穴治疗膀胱经腰痛,还可治对应的足外侧痛。又如以鱼际可治公孙(手太阴通足太阴)部位痛,再扩展演伸出五虎穴治大趾痛。这种方法有时不需要有固定的穴位也能治疗疾病,只要掌握经络、掌握对应比例即可,例如小腿承山部位痛,可在手臂的中段(太阳经)找穴位治疗即可。

(三)五脏别通用法

这是董氏奇穴应用最突出、最广泛及最精华的部份,虽然在董师书中从未提及这方面的理论,但其应用则时时处处与之相合。五脏别通首先见于李挺「医学入门」,引自脏腑穿凿论。唐宗海之「医经精义」有较细的发挥。但他们都并未深入了解其源流,五脏别通应系由六经之开合枢变化发展而来(开阖枢则又系由易经演变而来)。灵枢根结篇说:「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又说:「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以三阴三阳同气相求,作手足相配之表如下:


三  阳    太阳〈开〉  少阳〈枢〉   阳明〈阖〉

三阴三阳同气相求

手足相配

足膀胱 小肠手 足 胆 三焦手 足 胃 大肠手

手 肺 脾 足 手 心 肾 足 手心包 肝 足

 三  阴   太阴〈开〉   少阴〈枢〉    厥阴〈阖〉
〈按:横向排列,则为同名经相通,如手足太阳相,手足太阴相通…〉



这样就构成了肺与膀胱通,脾与小肠通,心与胆通,肾与三焦通,肝与大肠通。除五脏别通外,胃也应与包络通。从此一原理来探源董氏奇穴之原理及应用,许多疑惑自可不言而解,以此原理发挥应用更能挥洒自如,早在1992年个人重新修订之「董氏奇穴针灸学」已将此一原理之应用明注于该书各穴位之说明中,现将其中部份用例再提出看看,当能更了解其应用。


777

主题

342

回帖

3708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708
发表于 2014-10-12 12: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重子、重仙在肺经上,但可治膀胱经之背痛,及肩胛部疼痛。肝门穴在小肠经上,小肠为分水之官,清利湿热之效甚好,所以能治肝炎。眼黄穴在心经上,透过心与胆通,所以能治眼发黄;还巢穴在三焦经上,因三焦经与肾相通,故透过治理三焦,疏肝补肾能治妇科病、不孕症等。又如火包穴在胃经第二脚趾上透过胃与心包通,治心痛甚效。通关、通山在胃经上治心脏病亦甚效。木穴在大阳经上,但能治肝经之疝气痛,其它大、中、小浮间皆在大肠经上,都能治疝痛。又五十肩病痛多在肩背小肠经处,针肾关(在脾经上)特效。

十四经穴应用五脏别通之原理取穴,疗效亦非常好,例如,以曲池治头晕,就是透过大肠与肝通的应用。腕骨在小肠经,能清脾湿,治黄疸,自古为治黄要穴。中渚在三焦经上,治肾亏腰痛甚效。足三里为胃经穴,但治心脏病甚效。内关为心包络穴位,但治膝痛甚效,此因通过膝部最主要之经络为胃经。

此种方法应用极灵活,例证甚多,疗效极好,在此不再多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3 23:13 , Processed in 0.22716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