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83|回复: 1

倒马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复制链接]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发表于 2014-10-15 15: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10-18 09:32 编辑

     关键词:颈椎病;倒马针法;刺络疗法
      董氏奇穴针法首创于民国时期董公景昌先生,其临证处理异于正统,取穴尤为奇特,在针灸学术上自成一派,为海内外广大针灸学者推崇。其中倒马针法是董氏针灸中颇具特色的针法,本研究采用重子、 重仙二穴倒马针配合局部刺络放血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24 例临床效验颇佳,现报道如下。
     1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 2010 12 月至2011 9 月期间康复科门诊患者,共观察50 ,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 ,每组各 25 ,其中由于工作调动原因2 组各脱落 1 对照组因家庭因素脱落 1例,实际完成 47 例临床观察。 其中男 21 例,女 26例;年龄最小 16 岁,最大 69 岁,平均年龄(47.23±11.87 病程最短 1 最长 26 平均病程(8.41±3.26a 2组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根据症状、体征 ,结合 X 线检查明确诊断 ①症状:患者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椎旁有压痛,疼痛向下放射到肩背、前臂和手指,常合并分布区皮肤麻木,肌力减弱,持物无力等特点。 体征:压颈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X 线检查:X 线示颈椎有骨质增生或生理曲度改变, 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等。
2
2.1 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    重子穴 :虎口下约 1 ,即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取穴法为手心向上,在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约1 寸处是穴位。重仙穴:在大指骨与食指骨夹缝间,离虎口两寸,与手背灵骨穴正对相通。 取穴法为当大指骨与食指骨之间,距虎口 2 寸处是穴。 倒马针操作方法:医者与助手各持1.5 寸毫针 同时在重子及重仙穴上各进1 针,进针深度 1 寸左右。 刺络疗法:患者颈肩部充分暴露, 碘伏消毒后用 75%酒精脱碘,梅花针沿督脉及夹脊穴行“川”型叩刺。 同时以压痛点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叩刺,如无明显压痛点则在疼痛区域叩刺。 待皮肤及梅花针上的酒精挥发干后,用梅花针重叩以上区域,以全部渗出细密的出血点为度。 每周治疗 3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观察指标并完成疗效判定。
2.1.2 对照组    常规针刺取穴以天柱 大椎 、后溪、颈椎夹脊、颈项局部取穴为主,临证加减。 操作:大椎穴直刺 2 寸,使针感向肩臂部传导;夹脊穴直刺1 寸,施平补平泻,使针感向项、肩、臂部传导。 得气后留针 30 min,中间行针 3 次,每周治疗3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 3 个疗程后统计观察指标并完成疗效判定。
2.2     visualanalogue scaleVAS)标准。 VAS评分为1 10cm 长的直线,分为 10 个点,患者在其中标出疼痛程度。 依患者的主观感受采用划线记录法,0 表示无疼痛,13 表示轻度疼痛,46 表示中度疼痛,79 表示重度疼痛,10 表示难忍受。
2.3 疗效评定标    1994 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①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②显效:原有各种症状明显减轻,疼痛程度或VAS 评分减少 3 分以上;③ 好转:原有各型症状有所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④未愈:症状无改善。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治疗前后自身疼痛(VAS)评分量表以及秩和检验。
3
       2组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86.9%。
4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骨质增生等引起以颈肩部酸痛、肢体麻木无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发病率最高的类型。 尤其伏案工作者日益增多,其发病率不断提高。传统医学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风寒湿邪侵袭、痹阻经络、气滞血瘀为标。本病属中医学的“痹证”范畴,与《素问·痹论》所述之筋痹、骨痹更为相近,其发病多与肝肾亏虚、正气不足有关。其筋骨失养为本病的内在因素,而感受风、寒、湿、热邪为引起本病的外因。 其主要病机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5: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董氏针法中的倒马针法寓意迅速, 取马为名有速效之意。此外董氏称之“倒马”针法,意是若马缺少一只脚,剩下三只脚便会倒下,故倒马是指临床治疗同时针刺2~3 根针,意指针刺得气,“慎失勿倒”之意。 从董公所传之奇穴中,大都为 3 穴或2 穴一组,故可知倒马针法之特殊含义。 而董氏奇穴中的重子、重仙二穴位于手掌面,是治疗颈肩部疼痛的主要穴位。 采用倒马针法后嘱患者适度、缓慢活动颈部,以缓解疼痛。 同时配合刺络疗法,以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素问·调经论》曰:“刺留血奈何? 视其血络 , 刺出其血 , 无令恶血 , 得如于经,以成其疾。 ”因此其作用原理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气血不畅、血行瘀阻、经脉不通的病理变化。临床实践中,在督脉及夹脊穴行梅花针“川”型叩刺,能活血化瘀、祛瘀生新,改善患部的营养代谢,消除患部无菌性炎症水肿,促进血液循环,不但可以激发和调节机体的反应能力, 还可增强项韧带的支撑力及颈椎小关节的活动范围, 防止肌肉萎缩。
      笔者认为董氏倒马针法重在缓解局部疼痛,配合局部刺络放血可达到治病求本、 釜底抽薪之效。同时倒马针法用针重在远道用穴,与病变部位遥相呼应, 多穴同时进针加强了针刺作用的循经效应,具有突出的即刻效应。 而刺络放血重在调整病变局部,改善患部微循环,二法远近相配,远交近攻,实有治本之妙。 本研究观察证实,倒马针法配合刺络疗法较单用针灸治疗能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局部疼痛。 虽然二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但倒马针针法与刺络疗法联合应用可能有远期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4 12:47 , Processed in 0.18270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