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4-10-21 15:39 编辑
【摘 要】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背疼痛、晨僵等症状的情况。方法:将 40 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随机卡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20 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甲氨蝶呤及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疗程均为 6 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腰背痛指数、疲劳指数、主要症状量化积分、晨僵时间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在腰背痛指数、疲劳症状、主要症状量化积分、晨僵时间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浮针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腰背疼痛、晨僵等情况有明显改善作用。 【关键词】 脊柱炎,强直性;浮针疗法;腰背疼痛;晨僵;疲劳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浮针在非病痛区域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针后,行扫散手法约 2 min,结合再灌注手法改善局部血液运行,达到缓解或消除疼痛、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其针刺有别于传统针刺方法,不深入肌肉层,只在皮下,像浮在肌肉上一样,故取名为“浮针”。其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快捷确切、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尤其在痛症方面有立竿见影的疗效。笔者采用浮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患者,并与常规疗法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1 年 10 月至 2014 年 2 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 AS 患者 40 例,采用随机卡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20 例。治疗组男 17 例,女 3 例;年龄 16 ~ 39 岁,平均(30±5.3)岁;病程最短 6 个月,最长 19 年,中位数 6 年。对照组男18 例,女 2 例;年龄 15 ~ 40 岁,平均(32.0±6.2)岁;病程最短 4 个月,最长 22 年,中位数 7.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 1984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纽约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患者愿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脑、肾等原发性疾病者;②晚期关节严重畸形者;③年龄 > 40 岁或 < 15 岁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 寻找肌筋膜触发点或者激痛点(MTrP)是浮针治疗的目标,也是治疗的关键所在。AS 常伴有腰背疼痛及活动受限,涉及范围广,主要分布在骶髂关节及腰背肌部位。检查时让患者俯卧位,胸下垫枕,放松局部肌肉,认真触摸相关肌肉,指下感多为局部肌肉紧硬、条索、结节状、部分触诊可引发局部颤搐明显。在 MTrP 上或下部 5 ~6 cm 处进行皮肤消毒。针尖指向 MTrP,使用进针器快速进针,针只停留在皮下浅筋膜层,针体完全进入皮下后,进行扫散(在一个平面上以拇指为支点作左右扇形运动)。以患者局部 MTrP 疼痛明显减轻或局部结节、条索、紧张感改善或消失为止。留针外部软管 5 h 后拔出。3 次为 1 个疗程,然后隔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程度,适当延长至 1 周或1 ~ 2 个月治疗 1 次。疗程为 6 个月。 2.1.2 对照组 ①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塞来昔布胶囊每日1次,每次1粒,饭后口服。②甲氨蝶呤片每周 1次,口服,剂量从 5 mg 开始,每周增加 2.5 mg,一般剂量 7.5 ~ 15 mg,维持剂量 2.5 ~ 7.5 mg。③柳氮磺吡啶片每次 0.25 g,每日2次,口服,每周增加日剂量0.25 g,至每次1.0 g,每日 2 次。疗程为 6 个月。 2.2 观察指标 ①疲劳症状;②主要症状量化积分;③腰背痛指数;④晨僵时间。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腰背痛指数、疲劳症状、主要症状量化积分、晨僵时间等指标比较采用 t 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腰背痛指数、疲劳症状、主要症状量化积分、晨僵时间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 3.2 不良反应 临床观察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5 例因工作变动、求学等原因定居异地自动退出观察,其中治疗组 2 例、对照组 3 例。 4 病案举例 患者,男,18 岁。近 1 年来,腰骶部及髋关节疼痛逐渐加重,晨起下蹲、翻身困难,弯腰受限,夜眠痛醒难眠,痛苦异常,精神抑郁。多方求治,疗效欠佳,病情逐渐加重。查体:竖脊肌、股直肌、臀大肌、缝匠肌、腰骶部触及结节、条索及局部紧张感,予浮针治疗,消除 MTrP。选取 MTrP 上或下部 5 ~ 6 cm 处,针尖指向 MTrP,使用进针器快速进针,针体完全进入皮下后进行左右扫散,并配合患者屈伸相关肌肉的再灌注动作后,患者即感腰骶部疼痛及髋关节疼痛明显缓解,下蹲、弯腰明显改善。后复诊行浮针治疗,根据指下触及 MTrP后进针扫散治疗,均效果明显。患者诸症缓解后,逐渐改为 1 周 1 次,目前病情稳定,行走、下蹲、弯腰无明显受限。 5 讨 论 AS 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晨僵和疲劳,以及保持良好的姿势、健康的生理、社会心理功能。西医经典药物治疗包括 NSAIDs、改变病情类抗风湿药(DMARDs)和糖皮质激素。NSAIDs是治疗 AS 的一线用药,能减轻疼痛和晨僵,疗效确切,但存在胃肠道反应等安全性方面问题。DMARDs 主要包括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等,柳氮磺吡啶能有效减轻外周多关节受累患者的滑膜炎,但对中轴关节无作用,而甲氨蝶呤对AS 的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生物制剂是目前研究较多的另一种治疗 AS 药物,能减轻 AS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但 TNF-α 抑制剂的副作用不容忽视,近 1/3 应用 TNF-α 抑制剂的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感染,其他副作用还包括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狼疮样病变),加重心力衰竭、神经系统病变等。 浮针疗法疗效确切,经济安全、无副作用,治疗AS有很大优势。关于浮针疗法的机制,从中医角度来讲,浮针的刺激部位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与皮肤的关系密切,中医学认为“肺主皮毛”“肺朝百脉”,《素问·皮部论》云:“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通过刺激皮肤以达到宣发卫气和布津于体表,从而调整十二经脉的经气,《灵枢·官针》篇的毛刺、浮刺、半刺、直针刺等亦是以浅刺为主,注重皮部取效。因此,浮针疗法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传统针灸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西医机理方面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引徕效应。所谓引徕效应,即在人体表面,如果先后施以两点刺激,后一点感传向前一点传导,则后一点为保留刺激痕迹的引徕点。此时病痛处为效应点,针刺处为引徕点。针刺所入的皮下结缔组织是浮针疗法获效的特殊结构和物质基础。皮下结缔组织是液晶状态,具有压电效应和反压电效应;当用浮针行挤压牵拉特别是扫散动作时(引徕点),导致液晶态的疏松结缔组织空间结构的改变,由于压电效应,释放出生物电;疏松结缔组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高效地传导生物电;当生物电到达病变组织(效应点)时,产生人体的内在抗病机制,从而迅速缓解病痛。也就是说浮针刺激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神经末梢,引起机体反应性反应,释放神经介质,使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淋巴循环增加,从而调动人体防御系统,促进肌肉神经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