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进行临床对照试验,验证上矢状窦放血治疗外伤性难以控制颅内高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伤后6小时以内,GCS 3~8分,并具有CT特征的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26例,接受经上矢状窦放血疗法,以未采用放血疗法的同类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死亡率,致残率和ICP、VSP及GCS、GOS等指标变化情况,随访3~ 6个月。结果 上矢状窦放血疗法治疗组死亡率、病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ICP和VSP分析,经常规方法治疗后,ICP持续升高难以控制时,经上矢状窦放血可显著降低ICP,同时VSP升高,有助于脑静脉回流,改善脑瘀血。结论 放血疗法能降低外伤性难以控制颅内高压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关键词】脑外伤 颅内高压 放血疗法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 ICH),是目前颅脑损伤治疗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在动物实验中已证实经脑静脉窦抽吸一定量的血液后,颅内压(ICP)可显著下降。为进一步证实其临床应用价值,我们进行了经上矢状窦放血治疗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的临床实验,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实验病例全部选自神经外科病房1995年2月至1998年5月收治的PADBS病人,病例入选标准1)年龄7~60岁;( 2)闭合性颅脑损伤,无其它合并伤;( 3)GCS评分3~ 8分;(4)伤后6小时以内;( 5) CT扫描具有如下征象之一,Ⅰ型,第三脑室或基底池消失且颅内无明显占位性病变及中线结构移位 5. 33kPa,持续半小时以上时经三通备用通道抽吸静脉窦血液,当ICP下降到3. 33kPa以内时停止放血。每次放血量在200一 500mI以内,同时快速经周围静脉通道补充等量液体以维持血容量的稳定,如果测得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低于l0g和30%时,抽吸血液常规处理后立即经周围静脉通道回输。随后根据ICP的变化,继续常规方法治疗,必要时可再次放血降ICP . ( 3)对照组:除不进行放血疗法和VSP监测外,其它治疗均同实验组。结果1、可比性检测:实验组男20例,女6例,男女比3. 3:1,平均年龄38. 3士16. 5岁,伤后距接受治疗时间平均为3. 5小时,入院时GCS评分3~5分14例,6~8分12例,双侧瞳孔散大6例,单侧散大13例,呼吸异常或不规则7例,癫痫3例,CT扫描为PADBSⅠ型3例,II型23例。对照组男19例,女5例,男女比3. 8: 1,平均年龄36. 1士12. 3岁,伤后距接受治疗平均时间为3. 2小时,入院时GCS评分3~ 5分10例,6~ 8分14例,瞳孔散大双侧5例,单侧9例,呼吸异常4例,癫痫3例,PADBS I型3例,II型21例。两组间性别、年龄、伤后治疗时间,瞳孔变化、GCS评分及PADBS类型均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9例和13例接受开颅手术治疗。2.临床疗效:实验组治疗前后ICP和VSP的变化差异,每例放血次数最少1次,最多6次,平均2. 3次,每次放血量最少200m1,最多500mI,平均约340m1。实验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34% ( 9/26)和62%(15/ 24),(P5. 33kPa,如不能有效地控制,其死亡率高达84%一100%,本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24例患者,尽管及时采用了甘露醇、速尿、去骨瓣减压和血肿清除及过度换气等紧急降压措施,但ICP下降不明显多数呈现进行性升高趋势,其中ICP > 8kPa的9例患者全部死亡。另外11例行侧脑室穿刺术,8例无脑脊液流出,24例患者死亡15例,死亡率达62%。说明在脑血容量急骤增多,所至的“脑充血”状态下,目前常用的降ICP措施难以奏效,死亡率仍高。本实验组经上矢状窦放血后,ICP立刻显著下降,平均下降3. 3kPa,其降压效果可维持2小时左右,本组26名患者死亡9例,死亡率34.6%,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经上矢状窦放血在救治PADBS继发ICH危象时,具有减少颅内容量,快速降低ICP的确切效果,同时也能促进脑静脉回流,为甘露醇等脱水剂发挥降ICP的作用创造了条件。因此我们认为对具有PADBS的CT扫描特征或临床表现高ICH危象时,并经采用其它救治措施后ICP仍持续在5. 33kPa以上者,施行上矢状窦放血,对抢救患者生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