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4-11-14 16:35 编辑
<关键词> 尿道疾病;腕踝针 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是指仅有尿频、尿急和(或)尿痛症状,而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阴性,并排除细菌(含结核菌)、真菌、衣原体等微生物所致尿路感染者。多见于女性,尤其是中青年女性,约占膀胱激惹征的50%,抗生素治疗无效。2006-01------2007-12,笔者采用腕踝针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30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30例及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①有明显的尿频或排尿困难,但无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全身症状;②多次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5 CFU/mL;③尿中红细胞、白细胞增加不明显,一般<10个/高倍视野(HP)。排除尿路畸形、妇科炎症及有不洁性交史者,排除尿路结核菌、真菌、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者。 1.2一般资料 全部90例均为肾内科门诊女性患者,随机分为3组。腕踝针组30例,年龄21~55岁,平均(37.4±5.2)岁;病程8个月~12年,平均(4.6±1.3)年。常规针刺组30例,年龄20~53岁,平均(38.5±6.1)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3.9±1.1)年。西药组30例,年龄24~55岁,平均(39.7±5.4)岁;病程9个月~11年,平均(4.8±1.5)年。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腕踝针组 取上1(腕横纹上2寸,小指侧尺骨缘与尺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中)、下1(内踝上3寸,靠跟腱内缘)和下2(内踝上3寸,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后缘)。皮肤常规消毒,用1~1.5寸毫针,针尖朝向近心端,针体与皮肤呈15~30°刺入,针体贴近皮肤表面,针身沿皮下浅层刺入25~30 mm。针刺宜缓慢、松弛,在进针过程中除针尖通过皮肤时有轻微刺痛外,要求患者无酸、麻、胀、重感,否则需要调整进针方向和深度。每次留针30 min,每日针刺1次。 1.3.2 常规针刺组 予常规针刺治疗。取穴:关元、气海、水道、肾俞、三阴交、内关、太冲。皮肤常规消毒,用1~2寸毫针,进针后行小幅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针刺1次。 1.3.3 西药组 安定2.5 mg,每日3次口服;谷维素20 mg,每日3次口服。 1.3.4 疗程 3组均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自拟) 痊愈:尿频完全缓解,排尿次数、每次尿量恢复正常,尿急、尿痛消失;好转:尿频改善,排尿次数较治疗前减少一半以上,每次尿量明显增多,尿急、尿痛减轻或消失;无效: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 2 结果 3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可见,腕踝针组总有效率与常规针刺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常规针刺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疗效由优到差依次为腕踝针组、常规针刺组、西药组。 3 讨论 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是指以尿频、排尿不适为主要症状而临床无微生物感染的证据。其临床表现以尿频较突出,每次尿量不多,常伴有尿急、尿痛,且多有较明显的精神因素。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焦虑症;②尿流动力学异常,如逼尿肌和括约肌功能失调;③变态反应或化学激惹,如尼龙内裤、外用避孕药具、洗洁液及除臭喷雾剂等;④非特异性膀胱三角炎。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抗焦虑药、雌激素、局部冲洗及手术治疗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