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82|回复: 1

古代医家经验对艾灸温通作用的研究

[复制链接]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发表于 2014-11-20 16: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11-20 16:26 编辑

   [摘要]分析古代文献中关于艾灸温通作用的论述,思考古代医家关于艾灸的宝贵经验认识对现代艾灸温通作用研究的有益影响,发现火、热是艾灸主要的刺激特点,以温促通、通调气血是艾灸温通作用的主要效应,皮部、络脉是艾灸的作用部位,是艾灸温通作用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艾灸;温通;以温促通;古代文献
       灸法是用艾绒等灸材,点燃后放置于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激发机体自身功能的调节,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温通是艾灸的重要作用,从古代医家对艾灸大量宝贵的经验认识中准确理解“温”、“通”,以及如何温通,进而探析艾灸温通的作用特点与效应规律则是思考的重点。本文尝试从艾灸温通作用的刺激特点、艾灸温通作用的主要效应、艾灸温通作用的关键环节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1艾灸温通作用的刺激特点
       灸法的操作是带着火、热去刺激,因而又称攻法、火法。“灸”原本就是指用艾火直接烧灼。汉代许慎著的《说文解字》扼要说明了灸法:“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刺以石针曰砭,灼以艾火曰灸。”历代医家认为,火、热是灸法最重要的刺激特点,利用灸法火、热这一刺激特点来防治疾病作用显著。《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明确指出灸法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针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唐代王冰注:“火艾烧灼,谓之灸焫。”强调火艾是关键。《灵枢·背腧》曰:“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说明通过对火的控制可以进行补泻。宋代《圣济总录·灸刺统论》言:“用灸之理,凡以温之而已。”明代龚居中《红炉点雪》指出:“火有拔山之力,灸能起死回生,若病欲除其根,则一灸胜于药力多矣,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李梴《医学入门》进一步强调:“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古代医家认为,艾灸用火的刺激特点与艾灸灸治效果密切相关。唐代《黄帝明堂灸经》在阐述艾炷应该覆盖穴位的意义时说:“凡下火点灸,欲令艾炷根下赤辉广三分,若不三分,孔穴不中,不合得经络。缘荣卫经脉,气血通流,各有所主,灸穴不中,即火气不能远达,而病未能愈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阐发麦粒灸宜用熟艾,艾炷应该立直放置这些细节的意义时也说:“艾使熟,炷令平正着肉,火势乃至病所也;艾若生,炷不平正,不着肉,徒灸多炷,故无益也。”《外台秘要方·论疾手足腹背灸之多少及补泻八木火法》也记载:“艾炷根下广三分,长三分,若灭此不覆孔穴,不中经络,火气不行,亦不能除病也。”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描绘得更加具体:“然后灸,觉一团火气通入肠至胸,乃效。”张介宾《类经图翼》在讨论艾炷灸治疗痈疽时亦指出:“故灸者必令火气直达毒处,不可拘定壮数,昔人有灸至八百壮而愈者。”强调可以增加施灸的壮数使灸感到达病灶。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中概括:“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可见“温”除了指灸法以火作为刺激源的刺激方式外,还包括灸法使机体产生温热的感觉。火、热是艾灸温通作用的刺激特点,火、热的刺激使得经络通畅,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2艾灸温通作用的主要效应
       古代医家认识到通过“温”的刺激可以产生“通”的效果。“通”,达也,有通畅、通调、通达之意。李梴《医学入门·灸法》进一步阐明:“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楼英《医学纲目》:“灸法所以畅达,拔引郁毒,……譬如盗入人家,必开门逐之使出。”认为灸法治疗热病,以及毒邪所致的难病之理在于用艾灸之温热来开发窍道,使火热毒邪有路而去。《类经图翼·诸证灸法要穴》曰:“凡用灸者,所以散寒邪,除阴毒,开郁破滞,助气回阳,火力若到,功非浅显。”清代吴亦鼎《神灸经纶》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可见艾灸通过火、热来以温促通,达到疏经通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等多个方面的效果。
       艾灸的温热刺激,可以产生多个方面的温通效应,通调气血是主要的效应。《灵枢·刺节真邪》说:“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阐明灸法的优势在温通,“火气已通”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的目的。《灵枢·经水》曰:“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也阐明了艾灸通调各经气血的重要作用。《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神灸经纶·说原》曰:“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古代医家的论述提示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恒温的内环境,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与源泉,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发挥功能,气血不足可以导致经络不畅;气血瘀滞也可以导致经络不通。“通”的意思应该是经脉、络脉、血脉传导信息通畅,物质流动通畅的状态。除了气血运行滑利这种物质的状态外,还可引申为经络的联系功能,经络的各部分、各脏腑之间的联系通达正常,即功能和结构的正常状态。因此,以温促通,通调气血是艾灸温通作用的主要效应。艾灸的多种适应证和各种治疗效应,都是基于艾灸以温促通,通调气血的作用实现的。
    3艾灸温通作用的关键环节
       刺激于外,调节于内,是艾灸的治疗特点,借灸火的热力作用于特定的腧穴或部位,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作用是艾灸治外调内的关键。而皮肤既是艾灸直接的作用部位,又是艾灸温通效应传导的环节。古代医家已经认识到皮部可以反应疾病、接受治疗,络脉与皮部密切相关,其分类多、分布广,具有沟通表里营卫、渗灌气血津液的作用,皮部与络脉的功能是艾灸以温促通,温皮通脉作用的基础。
    3.1皮部反应疾病、接受治疗
      《素问·皮部论》曰:“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又曰:“皮者脉之部也”。经脉与络脉都是受到皮部的包罗和统束的。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的络脉在体表的分部范围就是十二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而划分的,皮部指体表按经络系统分部,故《素问·皮部论》指出:“皮有分部。”并提出了分部的依据,“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素问·经络论》对此又加以补充,认为“百病之生必先于皮毛,而善治者亦以先治皮毛”为主。
       皮部理论的重要意义不只是作为体表的分区,而且把这一分区看成是反映疾病和接受治疗的门户。外邪从皮部通过经络可影响脏腑。《素问·缪刺论》《素问·调经论》《素问·皮部论》及《灵枢·百病始生》等篇章中,均曾指出外邪中入先后深浅的关系。即先由皮毛而至于孙脉、络脉、经脉,最后至于脏腑,这是外邪由浅入深、与人体各种经脉组织的一般先后与层次关系。《素问·皮部论》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另一方面,脏腑的病变也能通过经络反应于皮部,《灵枢·经脉》曰:“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提示关于皮部的诊察和治疗主要从卫气和络脉着眼,在皮肤施治过程中可以充分发动卫气,增强抗病能力,艾灸、热熨等法都是通过皮肤一定部位来治疗某些内脏疾患。这样从体表的诊察和施治就能推断和治疗内部疾患。可见皮部在艾灸疗法中有重要意义。
    3.2络脉联系表里、贯通营卫
        皮部与络脉紧密联系,络脉也是艾灸作用的重要环节。古代医家对络脉积累了大量的认识。络脉分类多、分布广,具有广泛的沟通联系作用,与体内气血运行密切相关。
       络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络泛指各类络脉,包涵“经络”之络与“脉络”之络,经络之络是对经脉支横旁出的分支部分的统称;脉络之络系指血脉的分支部分,脉络在《灵枢》中亦称为血络。络脉包括十五别络、孙络、浮络及血络等。狭义的络仅指经络的络脉部分,即由十五别络分出而网络全身的分支。此外,络脉还有阴阳表里之分,在里在脏谓之阴络,在表在腑谓之阳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合称。在生理上,络脉有不同于经脉的地方。经脉是主干,有路径的意思;络脉为分支,有网络的含义,分布广泛,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面而走空窍。”《灵枢·经脉》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正是由于络脉这种密如珠网、遍及全身的组织结构和分布特点,才实现了络脉沟通表里、贯通营卫、环流经气、渗灌血气、互化津血等众多的生理功能。《灵枢·经脉》记载:“饮酒者,卫气先行于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素问·调经论》指出:“风雨之伤人,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传入于经脉。”表明经络的这种表里联系,是从络脉开始传递的。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16: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络脉的分布及作用与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络脉网络全身而贯通营卫,通过营卫气化而渗灌气血津液。《灵枢·邪客》论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赤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而《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脉的这种作用,实际上也主要是通过络脉来实现的,特别是孙络,《素问·气穴论》指出:“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营卫。”指出孙络在生理上有贯通营卫的作用。《灵枢·痈疽》曰:“中焦出气如雾,上注谿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表明孙络具有渗濡灌注作用,将经脉中运行的气血渗注到全身脏腑组织中去。《灵枢·卫气失常》这样论述:“血气之输,输于诸络”。《灵枢·小针解》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指出全身三百六十五穴,为络脉将气血渗濡灌注全身各部的通会之处。元代滑伯仁在《十四经发挥·手足阴阳流注篇》进一步指出络脉在气血循环中的作用,曰“络脉传注,周流不息”。可见,络脉是沟通内外的桥梁,又是气血汇聚之处。
       4小结
        从《黄帝内经》时代及至后世医家,多从火、温、气血流通等角度来论述灸法的作用特性。可见古人认为火、热是艾灸温通的刺激特点,通调气血是灸法温通的主要效应,皮部、络脉是艾灸直接的作用部位,皮部、络脉联系表里、贯通营卫、渗灌气血的功能确保了艾灸刺激于外,调节于内的作用。灸法温通效应除了以经络的联系功能作为其工作基础外,还以经络“营阴阳、行气血”的生理功能作支撑,因而皮部、络脉是艾灸温通作用的关键环节。古代文献的相关论述提示我们,“温”是灸法的特性,现代灸法研究应更多关注不同温度的热刺激效应差异。明确艾灸“以温促通”,通调局部与全身气血的效应规律。皮肤是艾灸温通作用达到“刺激于外,调节于内”的关键。近年研究发现,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TRPV2、TRPV3、TRPV4是躯体感觉系统感受温度刺激的重要初级分子换能器。它们主要是感受温热刺激。而且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温度感受阈值,可被不同的温热刺激所激活。TR-PV很可能是艾灸温热效应的重要潜在分子靶点,其与皮部、络脉功能的联系,值得进一步研究思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5-20 16:09 , Processed in 0.30050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