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00|回复: 1

探讨穴位埋线对腹型肥胖糖尿病患者食欲抑制的效果

[复制链接]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发表于 2014-11-21 16: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4-11-21 16:49 编辑

    【摘 要】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对腹型肥胖糖尿病患者食欲抑制的效果。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腹型肥胖糖尿病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 + 阿卡波糖治疗及控制饮食。实验组除实施对照组的治疗外,予以腹部穴位埋线10 次,每 10 天一次。比较两组治疗后体重、腹围及血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腹围及血糖均显著下降,且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腹部穴位埋线疗法能有效抑制腹型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食欲、减轻体重、减少腹围及有助于控制
血糖。
    【关键词】 埋线腹部穴位 腹型肥胖 食欲 腹围
        腹型肥胖( Abdominal Obesity) 又称中心性( 或向心性) 肥胖是指脂肪过多沉积于腹部或腹腔内脏的肥胖( 诊断标准: 男性腰围超过 90 厘米,女性腰围超过 80 厘米)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变化,全球肥胖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多有胰岛素抵抗,并常与糖尿病、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集结出现,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防治腹型肥胖是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穴位埋线通过对腹部穴位埋入可吸收羊肠线,从而对局部穴位起到长期刺激,达到调节代谢,抑制食欲,而达到减肥,尤其是减腹部脂肪的作用。穴位埋线以线代针,发挥其治疗作用,埋一次线相当于针刺 20 ~ 30 次效,又称“长效针感疗法”。本研究通过运用腹部穴位埋线干预腹型肥胖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通过随机分组对照和临床观察,探讨其对腹型肥胖糖尿病患者食欲的控制从而对体重、腹围及血糖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观察 2012 年 1 ~12 月在内分泌科住院的符合腹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 80 例,通过随机分组,设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40 例。
        111 纳入标准    ①年龄 25 65 岁,知情同意者; ②首次接受腹部穴位埋线。
        112 排除标准    ①排除严重心脏病患者; 阑尾炎及疝气患者; ③伴有严重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疾病、有精神疾病者; 腹部皮肤有损伤或感染等不适合穴位埋线者; ⑤有晕针史; ⑥不接受本实验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二甲双胍 + 阿卡波糖治疗及控制饮食。实验组除实施对照组的措施外。在征得患者的同意给予腹部穴位埋线治疗。
       121 术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相关健康宣教,说明目的、意义及方法,消除患者因未曾接受过此项操作而导致的恐惧心理,以取得患者的同意。
       122 操作步骤: 取中脘、下脘、水分、气海、关元、双侧天枢、双侧水道、双侧滑肉门、双侧外陵等腹部穴位,用红色签字笔做好标记,按常规用安尔碘Ⅱ型消毒局部皮肤直径约 5 cm,待干。用 10 ml 注射器针头作套管,用规格 30 1. 5 寸长的毫针作针芯。将 3 0 号羊肠线 1 2 cm 放入针头内,后接针芯,右手持针。将置有羊肠线的针头直刺或斜刺入所选穴内,然后左手推针芯。左手以备用针芯推入针头使羊肠线固定于穴位中,按闭针孔,同时右手退针管即可,用干棉签按闭针孔片刻即可。治疗时间为每 10 1 次。
       123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按统一的观察时间进行,每 10天测一次体重、腰围、血糖,观察并记录,观察时间为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体重、腰围、血糖改变,以客观测量为准,比较治疗开始前及治疗开始 3 个月后记录体重、腰围、血糖情况。纳入的病例根据个体情况设定饮食控制的目标,以每餐摄入的饭量为达标指标,治疗开始后 3 个月统计饮食达标的情况( 出现反弹的列为饮食控制未达标) 。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 SPSS 19.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和 t 检验,p <0. 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腹围、体重、血糖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腹围、体重、饮食达标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说明腹部穴位埋线对腹型肥胖糖尿病患者饮食及体重控制有良好的作用。两组治疗后血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与两组均同时接受药物治疗有关。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1 16: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3 讨论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经高达 9. 7%,其中约有 80% ~90% 是超重或肥胖患者。糖尿病和肥胖的共存使糖尿病的治疗变得更为棘手。肥胖所致胰岛素抵抗使得血糖控制难以达标,若不能控制体重,胰岛素抵抗也会进一步加重,则需要相应地增加药物剂量、更严格的饮食控制等以求血糖达标,一方面增加了使用药物的副作用风险,另一方面因饮食限制、肥胖体型降低了患者生活的乐趣,打击了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形成恶性循环,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加慢性并发症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对于肥胖症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有效的饮食控制,有效降低体重,对于避免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并且减少与肥胖相关的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卒中及某些肿瘤的发生,是临床工作中必须重视及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降低体重以饮食、运动配合降低体重药物治疗为主,疗效欠佳,且存在药物副作用,患者不能耐受等问题,因此,临床上亟待寻求安全、有效、简便的降低体重治疗手段来解决来上问题,而抑制食欲是降低体重的基础及有效手段。许多研究表明针刺减肥安全有效且无副作用,其原理是通过对肥胖者神经及内分泌功能的调整,一方面抑制肥胖者亢进的食欲,使肠蠕动减弱,抑制胃酸分泌,延长胃排空时限,从而减少机体能量的摄入与储存,另一方面,针灸可以促进机体脂肪代谢,产热增加,消耗积存的脂肪,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内脂肪动员及脂肪分解,降低脂肪蓄积,使代谢达到新的平衡,最终达到减肥效果。但是针刺需要每天或是隔天去医院治疗,不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穴位埋线是经络理论与现代医学手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来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目的。羊肠线作为一种异体蛋白,埋入穴位后,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吸收,对穴位产生生理及生物化学刺激,这种刺激强度随着时间由强变弱,产生先泻后补的效果。从整体上对阴阳进行调节,恢复患者机体的“阴平阳秘”。本研究通过腹部穴位埋线的实施,通过埋在皮下的羊肠线持续刺激腹部穴位,从而更强、更持久地促进胃肠蠕动、抑制食欲的效果,且操作简便易行,无任何毒副作用,费用低廉,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2 03:42 , Processed in 0.20297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