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5|回复: 1

针刺第二掌骨全息治疗偏头痛

[复制链接]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发表于 2014-11-26 17: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4-11-26 17:07 编辑

    摘要:目的 观察第二掌骨全息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    120 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分别采用第二掌骨全息针刺和口服尼莫地平,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浆 ET 的变化。结果   全息针刺与口服尼莫地平均能改善临床症状,并降低血中 ET 的含量,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针刺组明显优越于对照组。结论  第二掌骨全息针剌治疗偏头痛方法简便,疗效高,同时还可调节内皮素。
     关键词:偏头痛;针灸疗法;第二掌骨全息针灸;内皮素;中医针灸学
        偏头痛是一种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但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近年来,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在其发病中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课题研究观察了第二掌骨全息针灸治疗偏头痛及其对血浆 ET 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住院或门诊患者中符合诊断标准的 120 例,按先后顺序,以查随机表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和尼莫地平组。
生物全息针灸(治疗组)60 例,年龄 17~65 岁,平均年龄 38 岁;男性 22 例,女性 38 例,男女比例为 1∶1.8;病程最长为 20 年,最短为 6 个月。尼莫地平组(对照组)60 例中,年龄 18~67 岁,平均年龄 33 岁;男性 23 例,女 37 例,男女比例为 1∶1.7;病程最长为 18 年,最短为6 个月。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临床见:阵发性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间隙期一切正常,体检正常及有偏头痛家族史。排除丛集性头痛、脑血管意外、高血压性及颅内压增高等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头痛或偏头痛。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取同侧全息生物穴的头穴,头穴在第二掌骨侧桡骨侧面的浅槽内靠近掌骨头,独穴取穴。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不锈钢毫针进针约 0.5 寸,用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手法,中度刺激,以患者明显酸胀感,但不难受为度,针刺得气后,留针 30min,中间行针 23 次。隔日针一次,双手交替进行治疗,一周为1 个疗程,2 个疗程统计结果。
       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 20mg,每日 3 次。一周为 1个疗程,2 个疗程统计结果。
       两组病例在治疗观察期间,均禁用其他对治疗结果产生影响的相关治疗和药物。
       1.3.2 临床观察   ①一般症状的观察: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由专人负责观察和计分,治疗前、中、后共 5 次。②ET 指标检测:所有病例分别在开始治疗前和 2 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空腹抽取肘前静脉血 2ml,送本院检验科。
       1.4 疗效标准   分为短期疗效标准及中长期疗效标准。
       1.4.1 短期疗效标准    采用疼痛评分法,根据目前常用的疼痛定量测定法-视觉模拟评分法(isualscalevas),采用 1 条长 10cm 的带 010 刻度的尺子,10 代表最剧烈的疼痛,让患者在尺子上标明自己疼痛的相应位置,然后用尺子测量出疼痛数值进行评分。镇痛效果评价:优(Pain score01),良(Pain score25),一般(Painscore68),差(Pain score910)。止痛效果优和良的为疼痛症状缓解,一般和差为疼痛缓解无效。
       1.4.2 中长期疗效标准   控制:针灸或服药期间头痛未再发作;显效:针灸及服药后头痛明显减轻,并延长了下一次发作间歇期;无效:针灸或用药后头痛有所减轻,发作间歇期未延长,停药后又发作。
       1.4.3 症状评定标准   主要症状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显效:上述症状消失。有效:上述症状减轻。无效:上述症状无变化。
        1.4.4 症状轻、中、重标准
        症状计分标准:头痛、眩晕分别以无、轻、中、重计 0、2、4、6 分,恶心呕吐分别以无、轻、中、重计 0、1、2、3 分。
1 一般症状的观察
症状                                               
头痛  偶尔发生,疼痛轻微    经常发生,疼痛明显,     疼痛难忍,需服药治疗
尚能忍受
眩晕     偶有,轻           常有,影响工作生活         眩晕频作需卧床
恶心呕吐   恶心                  恶心反胃              呕吐频作
1.5 统计分析     所有计量资料数据均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显著性检验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检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 ET 含量的比较,结果显示,经 t检验,治疗组治疗前后 ET 含量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 ET 含量变化有著性差异(P0. 05
3 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非常痛苦且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由于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引起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内皮素广泛存在于血管平滑肌、心、脑、神经等组织中,是一种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多肽类物质,血浆内皮素参与了偏头痛的发生、发展过程,近年来针刺治疗偏头痛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且取得了稳定可靠的疗效,其方法多种多样,选穴均以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选穴较为繁杂,不易掌握。笔者用第二掌骨全息针灸治疗偏头痛,取得满意疗效。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17: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息医学是介于中医学和现代生物学之间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生物全息论是由中国学者张颖清于 1973 年正式提出,根据全息论,第二掌骨侧穴位群的分布恰像整个人体的所比例的缩小,根据相对独立局部能反映整体的特性可指导临床。故针刺第二掌骨侧穴位群能使治疗作用放大。本方法取穴简单,独穴(头穴)刺激,输入信息能量强,可以调整血管收缩舒张状态。可以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的浓度。
      第二掌骨侧穴位群的全息针灸是新兴的一门针灸学,对急性痛症效果良好,不但对功能性疾病有效,对一部分器质性疾病也有效,如全息针灸治疗胸痹,现代实验研究证明,针剌可激活脑内镇痛功能系统而实现针剌镇痛,针刺后人脑脊液中吗啡样物质含量增加,针刺穴位能提高人体的痛阈和耐痛阈。偏头痛发作机理复杂,在各种致病因素诱发下(如精神紧张、睡眠被打扰)导致内皮素的增加,血管强烈收缩,导致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多种因素作用下,偏头痛就发作,而全息针灸治疗可提高人体的痛阈,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的浓度,从而改善微循环,调节颅内外血管功能,从而止痛。本方法为生物全息对人体的泛控作用,可调整人体阴阳气血平衡。
      本方法取穴简单,副作用小,起效作用快,所观察的病例绝大部分在 30min 内起效,既减少了因使用止痛药无效而不断加大药量而带来的副作用,又缩短了病人的疼痛持续时间,是偏头痛症状缓解较快的一种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5-12 21:07 , Processed in 1.142298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