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4-12-8 17:02 编辑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本病治疗不仅困难,而且患者预后较差,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疾病的典型症状,是指尿蛋白含量>150 mg/24 h,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反应者。慢性肾炎尿蛋白通常在1~3 g/d 之间,蛋白尿不仅可引起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也会导致相应单位的肾小管萎缩。疾病晚期肾脏体积缩小,肾皮质变薄,发展成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导致并加重肾功能减退,形成肾衰竭。因此治疗慢性肾炎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如何减少蛋白尿。笔者采用针灸董氏奇穴下三皇治疗慢性肾炎患者,取得很好的疗效。 患者均为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 2006 年发表的拟定标准进行诊断。①符合慢性肾炎的诊断标准,24 h 尿蛋白定量在0.5g 以上,并伴有高血压,血压控制在 130~90/80~60 mmHg;②病程中反复出现蛋白尿;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治疗方法: 按董氏奇穴取下三皇,即天皇副穴肾关、地皇、人皇,均取双侧。肾关穴位于胫骨头之内侧陷中,去膝关节4寸;地皇穴位于胫骨之内侧,距内踝骨上7寸;人皇穴(相当于三阴交穴)位于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上 3寸。常规消毒后,采用 0.30 mm×40 mm 毫针进行针刺,肾关穴直刺 1~2 寸,地皇穴 45°斜刺 1~1.8 寸,人皇穴直刺1.5 寸,使患者有明显的得气感,每15 min 捻针1 次,留针 30 min。针刺结束后,再施以灸法。每日 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6个疗程。同时予以常规治疗,包括低盐、优质蛋白、忌海腥等饮食。患者避免劳累、剧烈运动和感染。治疗期间患者如出现高血压、水电解质紊乱、感染,则对症处理。经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 84.9%。 慢性肾炎蛋白尿属中医学“慢肾风”、“水肿”、“腰痛”、“虚劳”等范畴,病位主要在脾、肾二脏。《素问•经脉别论》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津,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表明饮食精微的吸收输布与各脏腑相关。脾肾虚损贯穿始终,脾不摄精、清气下陷和肾不藏精、精气下泄是导致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直接病机。 肺气不固,外邪易侵,肺气郁滞则宣降失常,导致脾气上输之清气不得归于肺而布散全身,径走膀胱而成蛋白尿。脾、肾虚损亦可导致蛋白尿的产生。肾为“封藏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脾主升清,具有统摄功能。脾气下陷,统摄失职,精微下注,出现蛋白尿;肾元亏损,封藏失职,精气不藏,精微外泄,出现蛋白尿;脾虚湿停,湿热壅结,三焦气化不利,肺失宣降,脾失布精,肾失封藏,开阖无权,水道受阻,水湿内停,湿蕴化热,伤及血络,精微物质外漏,可出现蛋白尿。邪实以外邪袭、湿热蕴结、瘀血阻络为多;正虚与邪实又互为因果,肺脾肾虚,水湿内停,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又因实致虚,加重肺、脾肾虚损,影响气血阴阳的正常运行;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引起病情错杂,缠绵难愈,正气虚衰,变生它证。故本病的中医治疗重点在于调理肺、脾、肾三脏,治则为健脾补肾,活血利水,清利湿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