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12-9 15:50 编辑
经筋与经脉同源共渊,互并为系,构成经络系统的主干线。其中,经筋是指十二经筋,具有联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具有运行气血,营养周身,协调阴阳的作用。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相伴循行,十二经筋为十二经脉“着床”提供载体,十二经脉为十二经筋的“活动”提供气血,两者在生理上相互依存,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了解和掌握经筋与经脉在结构上、生理上和病理、诊疗方面的关系与异同,对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开辟针灸、推拿疗法新领域,以及推动非药物疗法的应用等将具有实际的和深远的意义。 经筋与经脉循行方向异同及临床意义 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相伴循行,但手足的经筋和经脉循行方向相反,即手三阴经筋从手走胸,而手三阴经脉从胸走手;足三阳经筋从足走头,而足三阳经脉从头走足。十二经筋的这种“向心性”循行方向决定十二经筋不可能有十二经脉那样的阴阳表里及交接流注程序;纵观经筋标本图,除足少阴之筋合足太阳之筋外,其余经筋之间皆无表里相合关系。由于经筋不能象经脉那样运行气血,循环无端,故人们对经筋的走向及表里关系对临床的影响研究较少。 笔者结合现代人体解剖和临床实践经验,认为经筋虽然“中无有空”,不能直接运输气血,但经筋的走向却有其特殊的临床意义。就足三阳经筋而言,皆起于足趾,终于头面,与足三阳经脉循行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在临床针灸、推拿中从足推头为顺筋推拿(而经脉则逆经推拿)。结合人体解剖生理,经筋的这种循行方向正好与人体神经反射方向和静脉、淋巴回流方向相同,所以“顺筋推拿”既符合人体神经反射原理,又有利于静脉、淋巴的排毒,对于下肢远端肌肉的松解和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筋组织供血供氧非常有利。有研究表明,循经推拿可使血液循环增加6倍,可使淋巴循环增加7倍,这是由于通过循经手法,能有效地解除经筋的痉挛、疼痛、紧张及陈旧性损伤出现的粘连、僵硬,加快血液循环,促进组织充血和提高温度,达到活血化瘀、缓解疼痛、松筋舒节的作用。笔者根据这一机理,对腰腿痛的治疗采用从足到头方向推拿,临床证实“顺筋推拿”效果显著。如采用“顺筋推拿”方法治疗“小腿抽筋症”效果就十分理想。 典型病例:苏某某,女, 55岁,广西南宁市人。主诉右侧小腿反复抽筋3年多,以夜晚加重,严重时每晚发作3至5次,曾服用钙片,但效果不佳。诊治方法:患人取俯卧位,术者采用前臂的尺侧面按压患者的足后跟肌腱处,待出现酸胀疼痛后再循经向上推、按、揉,重点对小腿腓肠肌、比目鱼肌等进行松筋解结,使小腿肌筋充分松解后再用掌根从足跟向上连推3遍即可。一般施法后一次见效。此乃因从足向头顺筋推拿后与下肢静脉回流方向一致,加大了下肢静脉回流,从而增加了下肢的供血供氧量,尤其是改善了腓肠肌的“缺氧”状态,抑制了因“缺氧”而产生的乳酸、肌酸等物质,解除了“乳酸排钙”现象,重建“钾钙平衡”而达到止痉除挛功效。这与《灵枢 经脉篇》指出的“脉弗荣则筋急”同出一理。 经筋与经脉隶属异同及临床意义 十二经筋虽然与十二经脉相伴而行,但十二经筋不入脏腑,故在名称上也未冠以脏腑之名。如《黄帝内经太素》云:“十二经筋内行胸腹廓中,不入五脏六腑”。由于十二经筋不隶属脏腑,故在临床上对于脏腑疾病从筋论治者较少。其实,所谓固外才能安内,人体五脏六腑居安于内,有赖于筋肉联缀百骸、系结肢节、定形实体。正如《灵枢 五变》所云:“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其次,由于经脉“着床”于经筋之中,以其运输之血气渗灌濡养五脏六腑和经筋、肢节,经筋以其“攀络系结”之特性,维络脏腑与经脉,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君使,经筋受邪可累及经脉引起所属脏腑疾患;再次,十二经筋还可以通过其所含的十二经别,自四肢深入内脏,络属脏腑,具有间接调节脏腑的功能作用。 所以,在临床上利用十二经别的“六合”特点,掌握六腑之“气街”(六条阳经气行往来的径路枢纽),将脏腑与经筋病症解除于“门户”,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如在临床上当腹“气街”失控时,产生类似胃脘痛的“背心相控而痛”,而在腹部与胃重叠的部位和背部相当于胃腧、脾腧穴位处可查到多个“筋结”病灶点,触压疼痛异常敏感,采用经筋消灶法将上述病灶解除,胃脘痛应手而愈。正如《灵枢 卫气》所云:“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临床上采用“解其结聚”(即筋结病灶)的办法,可以疏通六腑往来之气街而达到治疗脏腑病的目的。 现代一些学者,如日本枝川直义从应激学说提出了内脏体壁相关论,创立以肌肉为中心的内脏治疗方法,通过枝川疗法治疗肌肉的“硬结点”可以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也有学者提出,可能“皮肤)内脏”存在一种病理互相感应的通道,当脏器生病时,可使皮肤某些部位出现过敏区)贺得区,而治疗“贺得区”可以治疗脏器病。这些观点和经筋与脏腑的相互关系极为相似,值得进一步研究。 经筋与经脉的取穴方法异同及临床意义 腧穴是针灸、推拿临床诊疗的基础。但《灵枢经》对十二经筋的记载只有经筋线而无经筋穴,不象十二经脉有固定的腧穴,这可能是至今临床上应用经筋疗法较少的一个主要原因。事实上,经筋与经脉都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伴同行,互并为系。因此,经筋腧穴和经脉腧穴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作用,甚至在某一方面经筋腧穴更能显示它的特殊作用。因为,经筋取穴是“以痛为腧”,即在病理状态下产生的有形可查的阳性体征,故也称“经筋病灶”;有时一个小小的“病灶”可以引起一个大范围的疼痛,而把这一小“病灶”解除就可以治愈大范围疼痛,即起到“以点治面”的作用。而经脉取穴多以“辨经取穴”为主,如同经取穴、他经取穴等,所取的穴位不一定是该病真正的“病灶”。所以,临床上对常见的痛症采用经筋“病灶”进行针灸或手法,要比辨经取穴治疗更能直达病所,得气显著。如笔者采用经筋手触“查灶法”和综合“消灶法”诊治肩周炎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方法是:采用手触查灶法对肩周部位进行查灶,一般肩周炎的病灶好发点为肱二头肌腱的长头点、短头点、肱骨大小结节点、喙突点等,对这些病灶点施以手法、针刺、拔罐等治疗,一般1~3次即可治愈。比“肩三针”取穴(肩髃、肩髎、对肩贞)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经筋与经脉的病候特点异同及临床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