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32|回复: 0

临床学习针灸心得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85

回帖

117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70
发表于 2014-12-23 1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起与针灸的不解之缘还得从母亲那次中风说起。 大概在自己上小学的时候,一天早上刚睡醒,睡眼朦胧中惊奇地发现妈妈的脸居然一半大一半小,我再仔细睁大眼睛看看:妈妈的脸不对称,不仅如此,嘴也好像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似的,拉向了左面。“妈,这是咋整的,你照照镜子,怎么脸成这样了?”妈妈直冲向卫生间的镜子前,“哎,我说嘛。刚才喝牛奶怎么一个劲的往外面漏”。。。。。。后面自然就不再多赘言了,妈妈听说了一个很出名的针灸大夫,然后去扎针。我也有幸在周末的时候陪妈妈一起去了诊所,第一次与针灸接触真的被震撼了。几十根银白色的细针在大夫手里被一根根地扎在了妈妈的脑,面,手脚,神奇的是妈妈居然也没有什么痛苦,只是念叨着“大夫,好酸。。。。。。好涨,您慢点”就这样两周左右的时间,妈妈歪向左侧的嘴居然魔术般地被拉了回来,不对称的脸也神奇般地端正了。就这样,区区几根针就把妈妈的病治愈了,针灸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更为神奇的是,在高考之后居然被阴差阳错地调剂到了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也有幸的上了针灸学这一课。

针灸课上我们先学习了针灸学的发展简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们的石器时代,伏羲氏尝百草而制九针。。。。。。虽然针灸的起源说法不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针灸是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应该是从最早的古人无意间发现身体上的某些部位在按压之后,居然有一定的止痛作用,或是自己的某一个症状在按压某处之后居然突然消失,久而久之大多数人都把它当作了生活经验的一部分积累了下来,逐渐地被当时的医生记录了下来。就这样经过了几代医生的努力探索,发现了周身的穴位及经络循行的奥妙,同时又经过了不断尝试实践,各种针刺手法也被不断各医家所采用。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儒,道,法等各家古代哲学思想对其的影响,及当时的算得上先进的自然科学的渗透,针灸理论体系慢慢开始逐渐形成,针灸作为中医的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也被人们逐渐所接受,同时也开始向世界各国传输。

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对日本的影响。我们的针灸学专著《名堂图》《针灸甲乙经》在大约唐朝时就流入日本,大约在同一时代,日本也开始效仿唐朝的医学教育模式,在开设了中医学的同时,开设了针灸学专业,大约在同一时代,针灸也传入了东南亚各国及印度等国。日本政府甚至效仿唐朝的律令《唐律》制定了《大宝令》,其中有关医学的部分称为《医疾令》。《大宝令》就如同那个时代的医师法规,它意味着中国完整的医疗体制在日本法律上得到全面肯定。

之后我们开始了针灸基础部分的学习。说句实话,这部分实在是难记忆啊,从周身的361穴,到十二条经脉循行路线,再到那有特殊功效的经外奇穴。经常是刚刚记完一个穴位,在背下一个穴位的时候就把上一个穴位的位置忘记了;抑或是前几天刚刚记住了的穴位再看时,要不是找不带归经,就是忘了解剖位置,甚至和别的穴位搞混了位置。

突然有一次在上课时听到了老师讲到了孔最穴,“孔”顾名思义,周身之孔窍,口耳眼鼻等凡是周身之有孔处若是有疾病,皆可以针刺此穴,突然在那一刹那一个念头闪过“何不用每个穴位中字的解释来记忆?”之后我在网上搜集了大量资料,发现每个穴位都有它的名字来由,每个字中都蕴含了很多信息。一些穴位像膀胱经上的玉枕,小肠经上的养老穴,足阳明经上的气户,光从字面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主治玉枕可以治疗颈项部的疾病,养老是治疗老年病的要穴,而气户则是治疗咳逆咳喘等气病。还有一些穴位虽其字面意思我们看不出来,但是经过搜查每个字在古代中的意思之后,就能彻底领悟到了古人为此穴命名的原因,再如足阳明经上的梁门穴,粱在古代中有横之意,看似与其主治不沾边但仔细想想,胃经,横,好似寄寓着心下脐上有形如梁木之硬块,所以它可以消寒滞开胃中之郁积,再翻翻书,其主治大概就是如此。就这样在不断找寻每个穴位的解释的同时,每个穴位的名字就这样被我记住了,同时也牢牢记住了它们的主治功效,学习针灸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但同时另一个烦恼也随之而来,全身三百多个穴位好多穴位名字的解释并不是很好理解,而且那样的记忆方式只记住了穴位的大概位置,或是它的主治,但在自己的身上真的是找不到,就好像纸上谈兵一般。这时候我们的针灸王老师给我们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理论与实际要结合,你们回到宿舍可以互相脱了衣服自己找一下,几个人一起找穴位毕竟还是要快一些的。”同时我自己找出时间在每周去几次医院,亲自看大夫扎针,久而久之,好多穴位被我消化了。有好多次上课提问,一些我平时根本不会找到的穴位竟然一下子就在自己的身上找到了它的位置,学习热情也随之迸发出来。那段时间,每天可以学习针灸几个小时而不感到心烦,每天没经常是回到宿舍后别的什么都顾不上做,从书包里掏出针灸书,找上课自己不知道穴位的归经和定位。看到书上写的定位中。。。肌腱。。。骨,自己根本就找不到的,我就翻出已经有点破的人体解剖书和人体解剖彩图,在自己的身上找定穴位的同时找寻着与之相关的肌腱以及肌腱的附着点。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几乎所有的常用穴位都能够很快在自己身上找到。

扎针扎针,关键还是要进针。这也是算我们的重中之重,针刺时患者应该首先选择合适的体位,如果病人体弱或精神紧张,应该采取坐卧位。在针刺不同的部位时采取不同的体位,在取头,面,胸,腹和上下之部分腧穴采用仰卧位;取身体侧面少阳经和上下肢侧面腧穴采用侧卧位;取头顶,脊背,腰骶部腧穴时采用俯卧位;取头面部颜面部穴位时采取仰靠位。进针手法是我们尤为注意的一点,好多疾病的治疗会由于医者手法的不同,效果也不同。基本手法差不多分为两种:单手进针和双手进针。短针适宜采用单手进针手法,这个方法三指并用,用拇指食指持针体,中指尖抵触穴位,拇食指夹持进针针入穴位。

看似简单的手法但在操作起来确实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刚开始学习进针时宿舍里的同学都躲着,根本不让我下手,他们都说我下手太重,扎的他们太疼了。我仔细琢磨怎么才能进针没有痛感,开始的时候,还没有扎自己手拿起针手心手指末端里就开始冒汗,针像是个不听话的孩子,顿时在我手里开始打滑,针还没进去就在手上掉了下来。慢慢地,这成了我的一个心里障碍似的,每次一提起针就开始手指冒汗。

诶,没办法。只能把自己不当做人看,每次定好穴位后,就直接把针戳到了穴位上(因为自己实在是不敢多等,多看),虽然开始的时候还有点心痛自己,但练习多了手心不再像开始一样出汗打颤了,进针顺利的多了。后来就这样每天都在自己身上练习着,从最简单的曲池足三里到稍微困难进针一些太溪印堂,甚至到肚子上的关元气海,逐渐的身上的绝大多数穴位都可以进针了。

进针算是有点摸样了,我开始试着给自己和别人来治治病:

记得比较深刻的是自己那次咳嗽不止,按照书上写的和老师所讲授的知识,我依次针刺了列却,孔最,别的穴位还没有扎完,效果就很明显了(现在想来可能和心理效应还有关系),咳嗽的症状顿时就消失了。

前段时间自己可能是胆经有湿热,眉毛侧面的皮肤上一下子起来好多痘痘,又红又大,应该选择胆经和三焦的荥穴:侠溪和液门。而且使劲地提插捻转,一心想把自己的郁热一下泻干净。嘿,扎完第二天,脸上的痘痘确实小了好多,颜色也没有前几天那么红了。

就这样我和我们宿舍的舍友们把针灸当作了预防疾病及治小病的配合治疗方法,效果也果然明显,经常是上课讲的下课马上就能用上,真是学以致用。

相比起中药方剂来说,针灸实在是简单方便。最关键的是我们这一届学生将来大部分会成为中医临床大夫,会在极少情况用到针灸。但是“针药不分家”,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大夫,我们必须以病人为重点,当患者的情况需要针灸时我们就该选择针灸方法,当患者须要针药并用时我们该开方子的同时进行针灸治疗。这才是一名合格的中医大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5-19 15:58 , Processed in 0.27315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