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12|回复: 0

老中医潘德孚行医经验

[复制链接]

777

主题

342

回帖

3708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708
发表于 2014-12-29 12: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假设一个患非典的病人问医师;"你有什么方法能治好我的病?"医师所答病人一定不满意。为什么?世界上还没有发明杀死非典病毒的药物,医师不可能说自己能够杀灭非典病毒。因此,医师不能说自己能够治好该非典患者。那么,现在的许多非典患者是如何痊愈的?可以认为他们都是靠自己的身体战胜病毒而痊愈的。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ParcoM.Sru教授说得好:"有效杀死病毒的途径就只有靠我们自己的身体。"(见《温州晚报》2003年5月1日8版载《美国专家称:增强免疫是最佳方法》)我认为,如果病人自己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即使有最好的医师、最好的药物,也无法避免他的死亡。现在的医学能力,不管是中还是西医,都还没有绝对的把握说某些药或某些中药方,能够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之避免非典的感染,现在没有这个可能,将来可能不可能,也很难说。因为人体秉赋各异,适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也必会因人而异。但是我们的医学至今还没有能力来测定各种不同体质的人,分别施用不同药物来提高免疫力的方法。那么如果说某一种药物能提高免疫力的讲法就是不负责任的泛泛之谈。因为,有的人吃了也许会有些好处,而另一些人吃了则反而会降低免疫能力。

人体自身是一个很复杂的机体,有非常严密的自卫机制。尽管大气中有无数的致病微生物,它们还是奈何不了人类,《内经》把这种自卫机制称为正气,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意思是任何时候都要注意维护正气,只要它不受到挫伤,疾病就无法留着。从古至今,人类经历过无数次的疫病的侵扰,都没有被疫病击倒。这次非典流行,现代医学并没有研究出对付这种病原体的药物,许多被感染的病人都能够自然痊愈,就是因为人体有自卫的机制,即依靠自身的"正气"消灭病原体。所以,临床治疗的第一原则是维护病人的"正气",即尽量避免药物伤及自卫机制。我在《非典预防药方的隐患--药原性疾病》一文中,之所以竭力反对服用非典预防中药方就是这个道理。

从西医学的观点阐明,说人体在感染病毒初期,机体的自卫机制对病毒还不熟识,才使它侵入并进行繁殖。后来就慢慢地认识了它们,并能够给它们做上记号,并使用攻击细胞消灭它们。非典患者之所以能够痊愈,就是这个道理。懂得这个道理十分重要,就不会在未病之时乱吃药物伤害自己的抵抗能力。

中医根据辩证所得,采取了治热以寒、治寒以热、实者攻之、虚者补之……等等中医治疗方法。治热以寒就是用寒凉药退热;治寒以热,就是以强心的温热药救虚脱;实者攻之,就是大便秘结的下大便;虚者补之就是对衰弱的病人采用补体的办法……等等,使人体先恢复平衡,不要被疾病击倒,它就自然能逐步产生抵抗病毒的能力。如果在此之前我们不顾寒热虚实,乱服预防药,会伤害"正气",反而抑制人体的自卫机能,不仅易受感染,在受感染后还会增加死亡率。

非典的病毒入侵人体的初期,人体的自卫机制暂时还没有办法对付的时候,出现了一些症状。西医治疗采用高热给输液,降热;痰多给吸痰、化痰;呼吸困难的供氧;大便闭塞的通便……等等,都不是直接杀灭病毒的方法,而是一种支持疗法--支持生命的延续,不让机体还没有建立起抗病毒机制之前就死亡了的方法。中医中药与西医西药不一样,它是根据病人所表现的"证",来判断病的位置(表里)、属性(寒热)和机体抗病的表现(虚实),再配制相应的中药方。这种方法,就是使机体恢复平衡的方法。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因为抵抗病毒,机体出现了不平衡,无法组织对致病微生物有效对抗。现在只要帮助机体自身的平衡,就能有效杀灭病毒,恢复健康。

二、 病人是医师的老师,医师要善待病人

      医学的目的是为了临床治疗。任何临床医师都不可能说自己能够对某个病人包治包好。每个就诊的病人应该知道:不管医师学问如何渊博,经验如何丰富,每一次临床处方,都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从某个角度看,每一次生病上医院的病人,无不都是给医师做临床试验的。任何医师,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才能积累治病经验。故,可以说病人是医师的最可靠的老师,是病人使医师学会了临床治疗。学生要尊敬老师,医师要善待病人。

       也许有人以为我这话说得不对:明明是自己有病到医院治疗,怎么会是给医师当试验?人们并不知道疾病痊愈过程的复杂和医疗知识的有限。医师用药治病,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其一",就是知道某些药可以用来治某种病;"其二",医师永远不能事先保证用某种药必能准治某种病,更不知道病人用药后的长远影响。因为,医师只能知道病人得的是某种病;医师不能知道病人的体质对所用药物的适应性,否则,就不存在什么过敏之类的反应了。所以,我说病人是医师的老师。医师临床时间长,看的病人多,也就是"老师"多,学来的东西多(经验丰富),中病率和稳妥性强,人们才都要找老医师看病。(温州市鹿城区卫生局有一个最好笑的文件,叫做《温鹿卫[2001]126号》文件,其中规定超过65岁的个体开业医师,一律要注销执业资格。这就是说,他们不承认医师是靠临床多积累经验的。这样的卫生行政干部,对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的损害,比任何一个不负责任的医师更坏。)任何一个临床医师,必须年年记录临床体会,治疗经验才会迅速积累,治疗方法才会快速提高。一个医师的优劣评定,只要这一点就可明察秋毫。

       任何一个最有本事的医师,其实所识都极其有限。一是疾病的复杂,机体应付病患有着千变万化识不完的症状;二是医病的知识只能来之于临床。生命的有限,使一个人学不了多少的临床知识。因此,病人求诊从病人的角度来看是为了解除病痛;从医师的角度来看,应该认为是来了一次提高的机会。尽管客观上医师是以他的技术糊口。但做医师的如果这样想,就落入一个无法自拔的俗套了。名医扁鹊医好了一个被认为是已经死亡的王子,人们称赞他有起死回生的本领,他却说:"不是我能起死回生。是他自己不会死。我只能使他从病床上起来而已。"(见《史记》)扁鹊的话不是谦逊,而讲明了一个最基本道理,患者是能够活的,医生只是帮助他战胜疾病。如果患者自身没有了自愈能力,即使是神仙也毫无办法。所以做医师的,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医好了几个病人,就沾沾自喜起来。必死的人是医不活的;能活的人却容易被不小心的医师医死的。

三、医师的临床治疗知识极其有限

         刘河间主清热,李东垣主温补,朱丹溪主滋阴,张子和主攻下。从明清四大家看出,医师治病、出方和见识,被周围的环境所局限。环境不同产生不同的见解。人生短暂,就那么几十年很快过去。能从临床中学来多少呢?可是,做中医的,必须临床才能学到东西。疾病不仅复杂,而且多变。我常常听到一些年青的医师说什么某病用某药包好之类的话,实在为他担心。治病用药,不应该看得这么简单。拿我自己来说,看了几十年的病,即使是伤风感冒,流鼻水,打喷嚏,从不敢说药后必验,只能等待病人药后的信息反馈。药到病人身体之中,谁能知道它的变化怎样?症情变化莫测,临床知识有限,任何高明的医师都有大量的不能识见的疾病和可能的失误。病人对医师既不能盲信,也不能苛求。

          临床治疗与书本知识有很大的距离。拿它与游泳相比:看过很多游泳理论的人,如没有下水,就认为自己有游泳的本领,那就可能一下水就沉下去了。医生临床治病,当然比游泳更复杂。临床治疗与做生意不同,做生意卖货物,是真东西,可以拍胸膛打保票;临床看病却不管医院多大,不管医师职位多高,谁都不敢给病人打保票;敢说自己一定能治好他的病的医师,不是买膏药的就是骗子。面对一个最普通的疾病,无论那一个最有本事、最有的老医师,都不能说自己有百分百的把握。即使是最简单的病,医师也不能包准医得好。因为,药进入病人的身体,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反应。医师无法预料药物进入的对象--病人,将产生何种反应。如果医师能够知道病人用药后的结果,就不会出现药物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的事了。所以,千万不能以为自己能知道一切。

       我们在临床时,常会碰到许多病无论用什么方法,总是没有效果,却常又会被某一个单方一下子治好的事。这是什么道理?这说明,我们所学来的临床知识极其有限,医师不是神仙,不是什么病都能治的。疾病之复杂繁多,临床医师是无法识得遍的。从中医的角度看疾病现象,任何疾病现象都是病因加机体调整能力的反映。正因为病因的繁多,机体调整能力的不同,因此,疾病现象的表现才有人们无法想象的复杂。作为病人,不能不相信医师,因为医师具有专业知识;不能迷信医师,因为医师的知识极其有限。

四、医师的权力和义务在于治病

       医师的最大罪恶是见死不救,见病不医。医师的权力是治病、处方、用药;医师的义务是解除病人的痛苦。

现在的某些地方医疗管理不准临床医师使用其专业以外的方法,实在使人莫名其妙。我想最大的问题是这些人不是临床医师。同时,也不理解临床医师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我认为在我们的临床医疗课程中,要求医师临床,必须以解除病人的痛苦为最高的道德准则。管理临床医生的行政管理人员,尤其需要知道这一点。

            作为临床医师,决不应拿病人的身体和自己的荣誉开玩笑。一个有资格的个体医师,我相信他们用药都是非常谨慎的,自己不熟的不敢用。因为,出了事故不仅是个担当责任的问题,而是直接涉及病人生命安全的问题。现在许多个体医拒绝为病人注射青霉素,宁可不赚这个钱,就是这个道理。谁也不敢使用不合格的药品,除非他不是医师。现在的卫生管理部门,好像在肆意滥用自己的权力。例如鹿城区卫生局对用药的范围、药品的价格、质量,药物的管理、贮藏,地点,诊所大小、设备多少,什么都要管。唯一不管的是医师的资格。见报导许多他们辖下的医疗单位,都承包给没有医师资格的人去治疗。

           个体临床医师必须是个"百草膏"。"百草膏"的意思是指什么病都"略知一二",或者都能治。1967年我被分配到温州镬罐厂工作。我未进厂之前,厂里没有医务室。厂虽不大,但是个国营工厂。工人是属于国家劳保,即医药费百分之百报销,家属享百分之五十报销。厂里的工人,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大多数是文盲。他们以为来了一个医师,就是什么病都应该知道,都能够治疗。与他们没什么道理好讲,如果应付不了,他们不管有理无理就骂娘。在文革那个时期,面对这样的工人,所好我不是什么专科医师,而是一个混迹于社会的"百草膏"医师。我临床不拘于中药、西药、草药单方、针灸、推拿、外治,只要能够迅速解决病人痛苦,无所不用;妇、幼、内、外,科科都行,只要自己懂的,决不推卸给医院。

五、做医务工作,要有不怕脏、不怕被感染的思想准备

        据报导,"抗击非典以来,北京市有15医务工作者在防治非典工作中因擅离职守临危退缩受到不同的处理。其中大多数是护师、护士。他们有的辞职,有的私自离开医院,有的不服从工作安排,有的工作不到岗。他们分别受到了开除党籍、团籍,解除聘用合同、取消护士执业资格等组织和行政处理。"(2003年5月8日《温州日报》4版)一个人选择行医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医师就得先有思想准备:要面对病人。拒绝面对病人就是拒绝当医师。现在听到非典传染性强就吓倒了。这种人不适宜当医师,应该取消资格。医师与病人的关系就好比一个游泳运动员与水的关系一样。游泳运动员只有下水才能学会游泳;医师只能临床,才能学会治病。而且,能治此一病,并不保证能治那一病。可见医师的每次临床都是学习,多一次临床,就多一次增长见识。临床是一种不断的学习。临床医师拒绝临床工作,等于拒绝继续学习,就没有理由继续做医务工作了。

       最近,媒体屡次刊出一些医护人员因拒绝治疗非典而辞退的消息。他们害怕被非典感染。在医务人员中,这是很少数的。这种态度,自然极其错误。但是,它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欠缺。现在的医务人员,基本上是从医学专业学校里培养出来的。一个人选择医务工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进入医科学校之前,教育部门就应该让他们明白:你们学习毕业以后的服务对象就是病人。病人的一个特点是脏--他们可能有失控的咳嗽、呕吐、大小便等等。因此,选择医务工作首先必须不怕脏;有的病人可能会传染,因此,选择医务工作必须有不怕感染的。如果事先做好思想准备,就不会出现上述的"临阵脱逃"的现象了。

医护工作者还必须知道病人的生命悬于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没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的人不宜做医务工作。当他(她)们在接受医护工作的职衔之前,就应该宣誓永远忠于自己的职业,遵守职业道德。我赞成把凡是拒绝治疗非典后人的医护人员从这个队伍中清除出去,奉劝他(她)们另谋生路;同时对败坏医护职业道德的人作同样的处理。

六、治病既要博学多识,更靠临床感悟

医师如果没有学问,那么他所使用的医疗方法局限性就大;如果医师辩证能力差,无法灵活变通,他的学问就只能说是一种死的知识:某药某方治某症,对症就好,不对症就束手无策。如同许多靠祖传经验方治病的医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样。

中医的四诊八纲,望问闻切,全凭临床经验;理法方药,更靠临床感悟;用多用久,才能逐渐体会。西医靠诊断和用药。如果属于外科病,手术治疗,现代医学的设备和技术进步很快,只要诊断准确,病人体质可以支持,如果不是绝症,或者不是诊断错误,就能见效。如果属于内科病,即使诊断准确,也很难说药能中的。这是因为西医的病理学是对病的,而不是对"证"的。而人体是一个活体。患病之后,就会立即产生自我调整的机制。这种机制,都是根据自身能力而相适应地产生的。因此,它不可能是西医所意料。例如感冒。我们常见的感冒,各人的反应都不相同,有的甚至完全相反:有的发热,有的发冷;有的咳嗽有痰,有的干咳咳无痰;有的发热有汗;有的发热无汗;有的恶寒,有的恶热……其实,这都是机体根据自己的调整需要而作出的抗病反应。

感冒是一种流行病,多为病毒。相互感染,传播迅速,在西方,视感冒为大敌。因为,感冒会死人。在我国,把感冒当做最轻的毛病。因为中国人有中医。感冒对中医来说,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很容易纠正的浅表的症状。中医是依据病人抗病的表现--证,进行判断,然后根据病位、病势,处方施药,帮助机体恢复平衡。从感冒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来说,病位最浅,病势最轻,所以容易治疗和恢复。而西医,只是据病用药物杀死病原体。偏偏感冒多属病毒,不易杀灭,又容易传播。西药效用不好,他们才会害怕。

用    药

一、"用药如用刀,将药如将兵"

疾病的众多,知识的有限。如果一个人能识尽所有的疾病,那么医学就可以不要分科。现在,不仅分科分得细,同一科目之间,也还有许多病相互不知道的。即同一科目看病的医师,却有你能看好的病而我却不能;我能看好的,你也不能。还有一些病,找遍了大医院和名医师,都看不好,结果给一位没有名气的、不能称之为医师的人看好了。

临床不同于理论研究,临床是行动,其对象是与医生人格完全平等的另一个人。病人有病痛来要求治疗,把自己的身体健康完全托付给医师,不管用什么药,他都得照用不误。医师受到病人的全权委托,不应该辜负病人的信任。凡药,不管它是何种药物,都是有毒性的。古人说,药以偏胜治病。寒性药、热性药、攻药、补药都有"偏胜",凡是健康的人,都不应该乱用。不能认为补药就是好药,吃了没有关系。任何药物都不同于食物,俗说"逢药三分毒"。只要是药,对人体都会有毒副作用。临床医师的责任,是迅速解除病人疾苦,而不应局限于使用什么方法:中药、西药、草药、针灸、外敷、拔罐……,只要能有利于减轻病人痛苦,有利于疾病的迅速好转,都可以采用。不需要用药的,尽力勿用药。因此,要求每一个临床医师最好多学一些治疗技能,在临床时能不用药或少用药为上策。

医师用药,必需慎重考虑药物的毒副作用,"用药如用刀,将药如将兵",不能胡乱施药。用得好,是治病之药;用得不好,就变成杀人之刀。

二、中成药不是中药

中医施用中药,是根据疾病的寒热虚实,再以药物的四气五味进行纠偏。是寒胜的,用温热药;是热胜的,用寒凉药;是虚证,用补益药;是实证,用攻下药。

据报导"大量实验表明,8个中成药能改善非典症状"。"在这8种中成药中,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板兰根冲剂对对肺部急性炎症,对肺指数、炎性因子、炎性渗出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新雪颗粒和金莲清热颗粒对高热症状,退热作用时间长、起效快、降温幅度大于35%;清开灵注射液和灯盏细辛注射液对于缓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较为突出;清开灵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对多脏器损伤,对内毒素引起的多脏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载2003年5月23日4版《温州日报》)这种说法是西医对病治疗的方法,没有中药四气五味为依据,所以,这种用药的方法,不是中药的施用方法。因此,可以认为以上所说的中成药不是中药,而是用中药做成的西药。

有报导:有人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得了肾萎缩症,经检验说该药丸中含有关木通,会损害肾脏。真正的中医,我认为不会叫病人长期服用该药丸的。因为,中医用药必须辨证论治。没有"辨证",不乱开药。一个病人,不会长期出现龙胆泻肝丸的"证"的。如果长期有,吃它无效,只能说是"辨证"错误;如果"辨证"正确,原来的"证"消失了,就不会再用此药。长期服用这种药的人,都是一些不懂装懂,拿西医的辨病施治的方法乱用,才导出这样的不幸后果。

三、病人每一次服药,都是药物的试验品

无病的不能乱吃药,有病的尽量少吃药。

过去的许多药,现在都不见上市了。为什么?因为人们使用后发现了问题。每一样药,都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才可允许用之于临床。过去试验说是没有问题的药物,后来却发现问题了;或者因为有了更好的替代药物,就不用使用它了;再者,有的药物虽然使用性能相同,功效相等,但由于药品的市场性,如果宣传少了,人们生疏了,就没有了市场,无法再生产了。这一切,就使得过去的一些常用药,消失不见了。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去没有发现的副作用,现在发现了,人们不敢使用它了。

一般来说,一种药品的上市,药检部门把关是很严格的,必须经多少万人的实际使用实验,把它的正负作用统统搞清楚。然而这些试验的人群对整个人类来说,必竟还是个极少数。药品放到市场上,面对的是全人类了。少数人的试验,见不到的某种副作用,人多了就被发现出来了。这不是说明,吃药的人,不都是药物的试验品吗?

四、药物使用的不可靠性

前一段时间,许多个体诊所的康泰克,全部收回退还医药公司,为什么?据说里面含有PPA,对人体有害。全国所有的医师,使用康泰克治疗感冒已经多年。全国各大医药公司、各大医院,以及所有药店都推销它很多年,谁能想得到其结果是"对人体有害"。医师使用药物,只能遵照药物说明。如果这个说明有误导,医师就可能用错药。这证明医师用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尤其是最近一个时期,新药层出不穷,宣传不计后果,为了赚钱,良心都可以不要;媒体为了广告费,也在不择手段误导;医师为了回扣,动笔都是新药,贵得使人负担不起。其实,这些药,医师自己也还没有掌握使用经验。

医师治病,是为了保护人体的健康,处方用药必须以对人体有利为原则。所以,处方用药必须慎之又慎。有时候用药,无意识地反其道而行之,虽不是医师本身的问题,而是药厂的问题。但是,作为医师难辞其咎。医师与药物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关系。他只能从药厂的说明中了解药物的使用效能。药物使用后的副作用和危害,医师也不是一下就知道的,必须等待病人在服药后的信息反馈。从这些反馈中取得经验。
由于大量病人的信息反馈,康泰克的使用出了不好的结果,人们检查了康泰克的配方,才发现里面有一味"PPA"对人体有某种危害,于是决定收回。问题在于在这之前,连生产的厂方也不知道"PPA"对人体的危害。否则,他们就不会用这种药来合成康泰克了。可见许多药(单味药,不管中药、西药)和它的合成药,从某个角度看,都具有不可靠性。

五、逢药三分毒,不能胡乱吃补药

2003年6月3日《温州都市报》5版载:"误服参汤,一家人住了院":"乐清市虹桥镇三村赵某的老伴、女儿、女婿服用一根大人参后住院了,而服待他们的赵某也累得住进了医院。4月上旬,一位在东北做生意的乐清芙蓉的亲戚回乡时给赵某送来一根人参,足有50多克重。5月22日,赵某的女儿、女婿来了,她到药店买了几味中药和大人参一起熬了一锅'参汤'三大碗,让老伴、女儿及女婿一起喝下。当晚,赵的老伴说心慌头痛,赵某在邻居的帮助下,将老伴送到乐清市二医。到医院不久,赵某接到女婿电话,说其女儿一直嚷着难受,现在鼻子流血不止,他就将她送往医院。而且,赵某的女婿说自己也感到鼻息沉重,口舌发干。经诊断,赵某老伴、女儿及女婿均系过量服食人参汤导致内热出血,赵的女儿由于口服最多,而且吃掉她和丈夫碗里的'人参渣',引起急性肾炎,血尿不止。"所以,不要认为吃补药总不要紧。对中医来说,吃补药也不能乱吃。补药有补阴、补阳、补气、补血,不能补错。错了,适得其反,好事变成了坏事。现在市场上各种补药的宣传铺天盖地,补血、补钙、强肾壮阳、安神益智……说得神乎其神,其实都不能乱服。有的人认为这些都是用中药做的,没有毒副作用,这种讲法是错误的。"逢药三分毒",这是最普通的常识。所以,不能吃错药。即使是补药,需要中医师辨证论治。
        
阅方舟子的《批评中医》[size=+0]
[size=+0]
[size=+0]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于[size=+0]2007[size=+0]年[size=+0]3[size=+0]月[size=+0],[size=+0]出版了一套名为《中医新世纪大论战》的丛书,共四册。其中有一册是方舟子先生的《批评中医》,有傅景华先生的《捍卫中医》,还有何裕民先生的《爱上中医》和《发现中医》。这套书以方舟子为一方,以傅景华、何裕民为另一方进行争论。笔者认为这次争论没有胜负。关键在于双方都忽略了给基本概念定义。比如说,方舟子先生反中医的立足点就是动用的是“科学”这个概念,各家却都没有围绕着“科学”的概念来讨论。也就是说,“科学”是个什么东西还不知道,大家就争起来了,争得翻天覆地,最后如果有人出来问:“什么是科学?”于是你看我,我看你,说不出话来了。这不是太不好意思了吗?这只能叫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算什么论战呢?[size=+0]
顾名思义,这四册名为“大论战”的可没有论战。我认为的“论战”,应该是:我提出的,你来驳斥;你提出的,我来驳斥。现在的情况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怎么叫论战呢?只有“论”,没有“战”。只能说是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认为,医学是为了维护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的知识体系,本就不应分中医西医的,只要它有利于维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就行。所以我认为,出版社要发起论战,应该把论战的重心放在主要概念的争论上。其实问题很简单,怎么会解决不了呢?即什么是科学与医学?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就不需要争论了。[size=+0]
中医是否科学之争,实际是利益之争,从哲学学术的角度来看,是整体论与还原论之争,也是时间思维与空间思维之争。所以,医学的科学不科学之争既是学术的问题,也是利益的问题。学术追求的是真理。是真理就扼杀不了。学术之争的结果是互补;利益之争是弱肉强食。如今,西医是掌权派,中医是在野派,科学不科学是掌权的说了算。不过,靠利益买通的权力,靠利益拉起的团伙,不是真正的科学或民意代表:“暗杀”可以,明干就得看本事,方舟子先生不要想得太简单了。[size=+0]
[size=+0]
一、方舟子反中医学源于无知[size=+0]
中医是不是伪科学,有过一场大争论。凤凰卫视为此组织了一次播出,据说,无法说谁赢了。不过,最终的结果是国家的立法机构把法规中的“伪科学”这个词删去了。也就是说,立法机构发现,“伪科学”曾经被学术界某些人利用作为攻击对方的工具,做出了许多对学术发展不利的事。学术讨论会本来能弥补某些研究的不足,加速学术的进步步伐。然而竟有人不怀好意,借伪科学之词为自己谋取不义之利。中医是一个巨大的知识体系。在任何一个知识体系中,人们都可能找出一些不够让人满意的地方,如果以为借此就可以打倒或否定这个巨大的体系,那就好比蚂蚁想撂倒大象一样荒唐。[size=+0]
学术研讨本是非常严肃之事,但作为科学家的方舟子竟然可以不当回事,在他的书中出现的问题,反映出我国学术界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自己概念未分清,对别人就叽叽喳喳起来。尤其是医学这样的大事,就像水、电和粮食,是全社会须臾不可缺的,竟然也会被少数几个人,闹得一团糟。在方舟子书中的中医学,一下是不科学,一下是伪科学。不科学与伪科学是不等同的,就如不革命与反革命不等同是一来的道理。科学家方舟子不懂,比科学家还科学家的科学院院士也不懂,原还与他合伙,让他更翘尾巴,学术界被闹翻了天。[size=+0]
(一)知识体系无科学不科学之分[size=+0]
学术上的有争论,才会有进步、有发展。方舟子先生在我国发起“中医学是伪科学”的争论,其目的不是为学术进步,而是为西医争市场——出发点不纯,也许,他也有自己的无奈罢!他想不到的是,中医学是个庞然大物,他的这一点点知识和能力,有点让人觉得像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我是不是把中医学夸大了?当然不。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积累,与方先生自恃的那一点点知识相比,当然是个庞然大物。他能撼得动吗?[size=+0]
什么是医学?袁钟先生说: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知识体系(中医学与西医学只是因民族的不同而产生出来的不同的知识体系,用科学不科学来定性、区分,是方舟子的思维逻辑出错)。笔者将袁先生这话改一改:“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过程和维护生命与健康的知识体系。”那么“科学”是什么意思呢?在“百度百科”里说:“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知识体系。”可见,“科学”与“知识体系”等同。[size=+0]
袁钟先生说“医学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我觉得,袁先生说得仍然有欠缺。除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外,还有一门应该增加的是生命科学(或信息科学)。也就是说,医学是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这一学科的研究,是以生命的研究为主体。傅景华先生说:“如果科学异化为自然社会与生命之道的同义语,则中医是科学,而西医不是科学。”按傅先生所说的这叫做异化,那么,科学这个词的异化,说明人们对科学的认识提高了。[size=+0]
笔者近作《人体生命医学纲要》可以作为参考。此一研究中,应以生命的定义为核心。笔者已给出生命的定义已经发表,并受到一些科学家的赞扬。当然,这个定义,是科学或不科学还得大家讨论。[size=+0]
[size=+0]这里说明,科学的学术研究应该有三条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都有国家建立的科学院,而还没有生命研究的科学院。据知有某大学办的生命科学院,但这种科学院只是从事基因研究的。这种研究仍然是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而不是真正的生命研究。因此,他们拿不出生命的定义,那能叫生命研究吗?医学既然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的交叉学科,那么,它的研究者必须拥有上述三科的基础知识。方舟子之所以胡说八道,是因为现在的医学中“专家”太多,而“博家”太少。方先生有所恃,因而有所欺。所恃,就是背有靠山,强词夺理;所欺,[size=+0] [size=+0]就是欺医学中无博家,他就胡说八道起来了。[size=+0]
既然医学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那么,方先生以纯粹的自然科学的标尺来度量医学,说医学的是非,也就等于纯粹的胡说八道,一点意义都没有。既然一点意义都没有的事,方先生如此卖力地做,还把一些话讲死讲绝,像他这样一个有高级文化熏陶的人物,不是出于无奈,也就是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最近,孟山都公司在我国大力推销转基因粮食,因为,转基因粮食是会灭绝中华民族的。因此,遭到许多科学家的反对。这时,方舟子又出马了,说转基因粮食安全可靠,人们才知道他是孟山都的人物。[size=+0]
[size=+0]
[size=+0]
方舟子为了达到给中医冠上伪科学的帽子,竟然说:“一门伪科学往往也会自创一整套范畴、定理、定律,并声称它反映了现实世界的本质的规律。”方舟子似乎认为一整套的知识体系包括范畴、定理、定律,就像衣袋里的小工具,伸手就可以取来似的。他把定理、定律当作什么了?难道是儿童的玩具?这话说明方舟子是如何狂妄?![size=+0]
知识形成了体系,拿人数来说,不是少数人能办到的;拿时间来说,不是几代人能办到的。尤其是医学这个知识体系,其庞大更无以比拟。因为自从有了人类,是人就会生病,就有了医疗实践。不断的实践积累,才形成医学理论。医学理论就是从医疗实践中形成的。医疗实践是通过许多人的生命与健康的牺牲而得到的。而且,拿病人来说,谁都不想把自己的生命与健康在医疗实践中弄没了;拿医生来说,谁都不想自己实践的失败让病人抱怨,但是,却常常会出现失败。尽管医生与病人思想是统一的,但彼此的所站的位置却不同:医生是服务者,通过服务获取酬劳;病人是被服务者,是需要付出酬劳费的。从利益的角度来看,医生与病人是矛盾的一对。因此,社会必须付出很多的时间,使两者磨合来构筑社会的和谐。[size=+0]
问题在于,医生个人没有全能的医学知识,病人通过他的治疗,有治好的也有治坏的,不管好坏病人都得付费。所以,治好的,病人恢复健康,付费自然心甘情愿;而治坏的,病人不仅不能恢复健康,有时还断送生命,付出费用还得无怨无悔。因此,就必需有长时期的磨合使医患双方在治坏了的情况下,也能和谐一致。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医患双方,都已经实现了这种理想的磨合。中华医学实现了这种理想状态,除了全民族对医疗服务认识的成熟,还有医生服务的理想化的道德水准。这才使得医疗服务实现全民族的和谐。[size=+0]
笔者认为,如果“科学”一词能代表真理的存在状态,代表知识体系的完整完善,那么,只有中华医学称得上科学的医学。如果“科学”一词只被当作可重复、可测量的低层次(或称形而下),那么,中华医学也可称不科学。但方舟子在说了中医不科学之后,又改称伪科学。他的概念观如此糊涂,是居心叵测,还是语言学常识失误?[size=+0]
[size=+0]《内经》就是中华民族通过[size=+0]2500[size=+0]年的医疗实践积累起来的医学理论。中华民族又通过这个理论经过了[size=+0]2500[size=+0]年的再实践,证明了这个理论的正确。因此,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医学知识的积累总结,其理论,它所包含的范畴、定理、定律,亦即这些知识的升华、归纳而成的。它形成一个庞大的系统的知识体系。[size=+0]
上个世纪初,我国因清政府战败,文化界“首脑”们移怨于中华文化,主张全盘西化。这些思想在当时,是出于救国的热情,其情可悯。可是,热情过了头,昏头昏脑说胡话了,当然不理智,只能说明不清醒。他们过头的一些话语,给我们民族文化撒下了自卑心理。方舟子们就是这种自卑心理结出的最苦涩的果实。在他的《批评中医》附录里,拉了很多的近代名人的话来给他做证明。历史到了现代,过去的人在过去年代所说的一些过头话,只是证明任何人都不可能那么完美,就像任何人小时候都会尿裤裆一样,不是美事。现在方舟子要把它作圣人言摆在公堂,实际是给他们抹黑,如果这些人死后有灵,必然从地下出来说他欠抽,问他懂不懂历史环境与语言的关系。[size=+0]
方先生说西医学是科学的,中医学是伪科学,做出这种判断的人,他的智力,有两种可能:一是低下;二是另有所图。要是说他的智力低下,他毕业于科技大学,到美国去又获得了生物学博士学位。然而,他竟然不知道中医学与西医学是两种不同的医学知识体系,把知识体系分为科学不科学是纯粹的胡闹。方舟子竟然不懂得什么叫知识体系。试问:普天下有否科学的知识体系或伪科学的知识体系?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为什么要出演这个胡闹剧呢?不是另有所图又是为了什么?[size=+0]
(二)方舟子不知道“时代”不能作为正确或真理的代词[size=+0]
方舟子把医学分为科学不科学是思维逻辑出错。他之所以出错的原因是动机不纯。因为他不是想让医学更好的为维护人们的生命健康,而是想让所有的为西医医疗活动而获利的利益集团取得更多更大的利益。[size=+0]
[size=+0]方舟子自以为懂历史,其实,他只学点皮毛,就拿它卖弄了。西医、中医在古代的行医理念都是一致的,都认为是慈善的事业。因此,西方医圣盖伦认为行医不可以赚钱为目的。中西医学并无什么区别。自西方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也就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它的医学也投入了资本主义的怀抱。从此逐渐离开以维护生命和健康的目标,开始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轨道。西方“医圣盖伦曾反对医生赚钱,他认为‘作为医生,不可能一方面赚钱,一方面从事伟大的艺术——医学。’中世纪有人感慨地说:‘一旦追逐金钱,医学的仁慈便消失无踪。’”(邹纪平著《反思西方医学》第[size=+0]61[size=+0]页,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size=+0]2010[size=+0]年[size=+0]12[size=+0]月)所以,麦克塔格特在她的著作的第一章,取名为“医学中的伪科学”。[size=+0]
如果说医学源流,中医学不是科学,西医学也同样不是科学。如果说西医学过去不科学,现在是科学了,那只能说明,科学医学是个永远不会长大的试管婴儿,因为,它没源头的。西医医学史正说明我的这个结论无比正确。[size=+0]
方先生说“既然中医理论体系远在人类有科学之前就己确立那么中医学不是科学,本是很自然的事。”反过来说,方舟子认为西医学产生于“科学”产生的时间之后,或者,它是与“科学”一起产生的。显然,方舟子没看过西医的医学史。或者,他是说西医学没有理论,只有科学技术。中医没有用到科学技术,所以不科学。古代西医的理论本是立足于盖伦的体液学说,到方舟子说的“科学时代”被摩尔干尼“病灶病理学”取代了。这时候,西医学披上了科学的外衣,告别了“维护生命和健康”的轨道,走上谋财害命的道路。[size=+0]
人类组成了社会之后,因为会发生病痛,就有了医学。因此,医学不是产生于“科学时代”,而是与人类社会共生的。医疗通过不断实践的经验积累起来,才能形成理论。方舟子的话,只能说中医学是成熟的医学,完全可以放心使用的医学。而“科学”的西医学,不仅没有成熟,而且还失去源头,因而用它来治疗疾病,就非常危险。我这个讲法,已经被许多事实所证明。美国医学家门德尔松说:“没有比冒失地走进医生的办公室、诊所、医院,更为危险的事情了。”美国著名记者麦克塔格特说:“如果你住进医院,”[size=+0]
时代,就是历史中的一段时间。方舟子所说的“科学”是作为正确和真理的代词的。但是,方舟子却犯了一个错误,他又把它作为时间的代词了。时间是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的。[size=+0]
方舟子说:“……‘赛先生’进入中国,并逐渐被公认为好东西、成为正确和真理的化身之后,中医就也要来沾光了。现在出版的中医学教材,更是开宗明义把中医学定义为科学。例如人民出卫生版社出版的《中医学(第五版)》称:‘中医学,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属生命科学范畴;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按方舟子的说法,“科学”因为成为正确和真理的化身,中医想沾它的光,才把这两个字加上去。看起来,方舟子连语言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也不懂。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科学这个词,如果已被用为正确和真理的代词,与方舟子自己腹中的意义已完全不同,那么,中医学为什么不能用呢?[size=+0]
方舟子认为:“中医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其诞生的时间远在科学之前。中医的理论体系建立在四本中医著作的基础之上,即《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除了《伤寒杂病论》可确定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其他三本书的作者都不详,但成书时间都在两汉时期。此后中医的理论体系未再有重大的变化。既然中医理论远在人类有科学之前就已确立,那么中医学不是科学,本是很自然的事。”方舟子说西医科学,中医不科学,这当然是指近代医学了。但近代医学不是凭空生出来的,而是从古代发展到现在的。西医发展到现代变成了科学的医学,中医发展到现代变不成现代的医学,这里方舟子的“科学”就不是正确、真理的代名词,而是时代的代名词了。也就是说,西医进入了科学时代,变成了科学的医学。中医学的理论完成都在这个时代之前,所以不科学。正如方舟子说的:“既然中医理论体系远在人类有科学之前就已确立,那么中医学不是科学,本是很自然的事。”[size=+0]
据上所述,假使方舟子把科学划为时代的产生,那么它应该算在资本主义时代,也就是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就时代来说,现在是后科学时代,也就是信息时代,科学已经不是正确与真理的化身了,方舟子所说的中医科学不科学一点意义也没有了。方舟子不仅规定给科学规定了产生的时间,又把不科学与伪科学混为一谈。[size=+0]
(三)方舟子不知道动态的事物不应有静态的标准[size=+0]
[size=+0]医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它是动态的。例如中医学在《内经》之前已有[size=+0]2500[size=+0]年的实践历史,《内经》是它的实践总结,对《内经》作一个评定可以说得通,因它是静态的。中医学是动态的,只要中华民族的历史继续延续下去,它就继续发展下去。方舟子不知道用静态的标准评定动态的医学知识体系,是思维逻辑出了问题。[size=+0]
如果方舟子认为科学不科学的区别在于可重复性和可测量性。这个讲法比他所说的“公认的标准”具体化了。因此,也就可以讨论了。但是,可重复性和可测量性只针对具体的、静态的医疗方法,不针对一个动态的巨大的知识体系。动态的知识体系它的包含范围很广,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例如从《内经》研究总结生命活动的理论,同时提出经络学说。到《伤寒论》就增加了方证辨证。出了晋,有了《针灸大成》,把《灵枢》的针灸实践,再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金元出了四大家,明清增加了《瘟疫论》、《温病条辨》,为中医治流行性疾病奠定了基础。所以,现代中医能迅速遏止解放后的三大流行性疾病。[size=+0]
(四)方舟子不懂什么叫“公认”[size=+0]
方舟子说:“我们是从科学的角度,而不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反对中医的。置疑中医的科学价值,并不等于否定中医的文化价值。我完全支持把中医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研究。”这话是方先生的一种自我表白,也就是他认为自己对西医学与中医学的评定是站在“科学”的角度上看的。也就是说,他认为中医学没有科学价值,只有文化的价值。不过,科学与文化又是两个大概念,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文化?方先生没有给出定义。严格地说,一场涉及重大事件的讨论,没有严格的定义,出版一套重大事件争论的问题,其基本概念不清楚,那等于在开玩笑。[size=+0]
“科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学术界并没有达成共识。有一个哲学分支——科学哲学——就是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去看科学哲学著作对科学本质的讨论,不同的流派也是谁也不服谁。对‘科学’这种异常的事物,是很难下一个大家公认的简明定义的,因此在科学哲学界有各种各样的有关科学家本质的学说,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给‘科学’下一个大家公认的定义,并不等于科学就成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东西,谁也无法判断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搞一套‘科学’了。没有公认的定义并不等于没有公认的判断标准。”(这是方舟子的话)[size=+0]
没有公认的定义,怎么会有公认的判断标准。这岂不是纯粹的学阀?方舟子的判断标准有多少人“公认”?写文章,数据由何处引出,写的人要注明。现在方舟子认为科学不科学有“公认的”标准,试问出自何处?已经有多少人“公认”了?一张秤,如果还没有刻上准星,可以用来称重量吗?定义就是这秤的准星。[size=+0]
方舟子说:“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给科学下一个公认的定义,并不等于科学就成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东西,谁也无法判断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每个人都可以搞一套‘科学’了。”方舟子拿科学的秤,来称量两个知识体系,他自己首先要把这张“秤”介绍清楚,科学是什么?也就是必须拿出一个公认的科学的定义。“公认的标准”是个什么意思?“公认”是很多人赞同了;“标准”被规定遵守的界限。这就是说,这个标准要已经发表,即使不说它有多少人的赞同,起码也应该在一定的时间里没有异议。[size=+0]
因为,方舟子所谓的“公认”,是没有一个人知道的“公认”。不过,现在他所讲的可重复性和可测量性是属于物质科学中所规定的量度。既然,医学研究的目的是维护生命和健康,生命与健康却既不可测量,也不能重复。世界上有可重复的人的生命没有?有可测量的人的生命没有?都没有,方舟子到哪里拿标准?[size=+0]
再看方舟子说“没有公认的定义并不等于没有公认的判断标准。学术界对‘什么是人’、‘什么是生物’也有种种不同的看法,至今也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无法分辨人和其他动物、生物或非生物了?”。人,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人与非人可以分辨,能否证明科学可以没有定义,就可以用来评判医学的是非?这个比方有点强词夺理。方舟子不知道打比方要恰如其分。人与其他动物确实很容易分辨,但一为具体的事物,可具体地度量;一为抽象的事物,是无法度量的。就逻辑学来说,两个不同的类是不能相比的。方舟子的文章中讲了很多逻辑学,就是这一点他不讲。[size=+0]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研究人的生命过程和维护生命与健康的知识体系,因此,不管它有无得到方舟子的“公认”,至少,它已经有了比方舟子等一群反中医的人士多不知多少倍的人“公认”了。当然不是公认中医是科学,而是公认凡是构成“知识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的体系是科学。依我的看法我们中医界不需要与这些方舟子们去争什么科学不科学,对牛弹琴牛不懂,你干着急有什么用?[size=+0]
[size=+0]任何一种知识,构成体系后,为了便于有系统地学习,以民族来区分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也是有好处的。但是,现在方舟子先生要科学不科学进行区分,把西医说成是科学的,把中医说成是伪科学,那就不对了。只要中医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是中华民族祖先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就都是我们后代儿孙世世代代要学习、要继承下去的知识。方舟子要争个是科学的、或是不科学的,毫无意义!方舟子一定要干,那是他有自己的目的。
     二、方舟子不知道中西医研究的区别是生命与躯体[size=+0]
中医学是研究生命的知识体系,因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是现代医学还原论哲学无法到达的死角。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不了生命。还原论者认为,部分之和等于整体,也是解剖学家的认识。然而,生命研究的结果是:生命的整体性是不能分割的,不等于部分之和;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所具有的自组织性、整体性、特异性、动态性、适应性、多层次性、多系统性,等都不是仅靠解剖学、细菌学的知识就能理解和解决的。所以,仅持有一点点还原论常识的方舟子是无法达到能批判中医的那个高度的。如果方舟子“以己之长,攻人之短”,也就是认为解剖学、细菌学不是中医研究之所长,可以借此攻击中医,那就太幼稚了。因为,在学术论坛上的各方,不是敌我的争斗,而是砌磋和磨合。单这一点,方舟子就做不到,因为,他所持的是你死我活的立场。何故?利益驱使故也。[size=+0]
(一)中医研究生命,西医研究尸体[size=+0]
方舟子说:“‘赛先生’进入中国,并逐渐被公认为好东西、成为正确和真理的化身之后,中医就也要来沾科学的光了。现在出版的中医学教材,更是开宗明义把中医学定义为科学。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学(第五版)》称:中医学,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属生命科学范畴……”以及中医研究院改为中医科学院,都是想与“科学”沾边,揩“科学”的油。也就是说,即使你中医学中有生命的研究,也不能沾上科学两个字。既然中医不是科学,为什么偏有一些人不识好歹要沾科学的光,硬给中医黏上科学两个字呢?问题是方舟子说不出科学是什么。因为说不出,他才会强拉“时代”作为划分“科学不科学”的标准。[size=+0]
[size=+0]医学既然是为了维护人的生命健康,医学要研究的对象,当然应该是生命和健康,而不是尸体。然而,生命和健康是无形的概念,不可触摸,也不能解剖、测量。西方医学由于建立在还原论的基础之上,便仗恃生命与躯体的不可分性,用解剖学的研究来代替生命的研究。然而,古人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尸体是失去生命的躯体,它无法取代对生命的研究。西医医圣盖伦,研究的体液学说,实际就是生命的生理研究。但过了[size=+0]1500[size=+0]年后,西方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医学被资本主义作为一种赚钱的知识绑上利润的快车。盖伦的体液学说研究沉寂下来,而解剖学成了西医病理学的基础,这就是摩尔干尼的“病灶[size=+0]=[size=+0]病因”学说受到吹捧的原因。现在病人上医院,医生马上开单叫你去检查病灶,看得的是什么病[size=+0]([size=+0]西医把病名和病灶绑在一起[size=+0])[size=+0],都是这个道理。其实,病灶只是疾病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误导皆因摩尔干尼认为病灶即病因之误导而起。老百姓到现在,以及以后的若干年里,还会在这个误区里走不出来。但是,这一误导,是无数人的生命。无怪乎西方医生罢工,死亡率降低,降低的最高数是[size=+0]50%[size=+0]。这说明,现在世上的死亡者,每[size=+0]2[size=+0]人中,有[size=+0]1[size=+0]个人是被治死的。而且,据统计,死亡率减少的原因之中,是因为外科手术减少了[size=+0]60%[size=+0]。这样的错误,西方人已不能容忍,故揭露、批判之书如雨后春笋。可是,医学是社会的需要,在中国有中医学可以替代(当然也应该吸收其精华有用的部分),在西方却没有可替代的医学,只有自然疗法。疗法不是医学,顶不起大脊梁的。方舟子为什么如此卖力,居心之恶显而易见。[size=+0]
自古至今,中医研究与治疗的对象是活着的人,不研究尸体生什么病。中医不像西医那样认为能从尸体里可以研究出生病的原因。而方舟子认为,只有像西医那样的研究,才叫做科学。能讲出人有几根骨头,脏器的大小、骨头的长短,这才叫科学。其实他一点也不懂什么叫科学。这种科学,只能叫解剖的科学,尸体的科学;不是生命的科学。按方舟子的表示,他只承认研究尸体为科学,研究生命不能叫科学,所以,中医学教材中说中医的研究属于“生命科学范畴”,方舟子说这是沾科学的光。[size=+0]
西医医生认为治疗的对象是人的躯体,认为研究解剖学,是因为生命与身体是不可分的。因此,生命不应该分开来研究。这个讲法是为西医学研究不了生命打掩护的。因为,尸体解剖的哲学基础是还原论;而生命研究的哲学基础必须是整体论。哲学中的这两论,就像南北两极,永远走不到一起。因此,与还原论者谈生命,确实有点让他们会觉得茫茫然。[size=+0]
人活着,不可没生命,也不可没躯体。这是生命与躯体的不可分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活着,是生命在躯体里,这种躯体称为身体;人死了,是生命离开了躯体,这种躯体,就称为尸体。尸体与身体的不同,是因为有没有生命,因此,生命与躯体又具有可分性。许多人只知道生命与躯体的不可分性,而不知其亦具有可分性,这叫做知其一不知其二,才会产生许多悲剧。[size=+0]
生命是非物质的,只是一段时间,不能重复,也不能测量;躯体却可以通过解剖而能直接认知。因而,解剖学便被称为科学,而中医学却被称为玄学、不科学。“科学”便被认为是可重复、可度量、可以做实验的物质。不能做重复实验的便被认为是“不科学”。其实,这不是科学不科学之争,而是“科学”这概念的涵盖性(亦即范畴)的大小之争。方舟子借“科学”没定义,用自己规定的范畴说中医学是伪科学,其用意是可鄙的。[size=+0]
中医学的研究基础是什么?生命。《内经》所述就是生命的研究。如果生命的研究也是科学研究,那么说中医科学是对的;如果生命的研究不属科学研究,那么,说中医不能搭上科学这两个字是对的。有意思的是,方舟子不否定中医学是研究生命的医学,却认为在生命后面加科学两个字是沾科学的光。那么,他岂不是说生命的研究就不是科学的研究了?方舟子又最喜欢拿逻辑当幌子。他说:“从逻辑上看,第一,科学理论必须是自恰的,即本身能做到逻辑上的一致性……”请读者认真考虑:方舟子的话,能自恰吗?[size=+0]
[size=+0]别以为医学只要挂上科学就变得光荣起来了。你一进医院,医生说,你先去做检查,拿检验单回来,我再给你开药方。西医医生用科学的仪器看病而不用大脑看病了。医生变成不会看病而只会开药方的、只是个卖药的了。英国医学博士[size=+0]Vernon Coleman[size=+0]说:“几年前,在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如果医生在诊断时更多的依靠他们的大脑而不是仪器的话,那么每[size=+0]10[size=+0]名死亡的患者中就有[size=+0]1[size=+0]名至今仍有可能活着。”也就是说,现代西医仍按古代那样“不科学”,没有现在这么“科学”死在医院里的人会少[size=+0]1/10[size=+0]。源西医[size=+0]+[size=+0]科学仪器=死亡率升高。[size=+0]可见,幸好中医不“科学”,若“科学”起来,治死的人也会多起来。[size=+0]
我想,不要再兜什么圈子了,可以这么说,医学就是研究生命的科学。中医的《内经》,就是生命研究的集大成。如果方舟子有什么理由摆出来,说医学不应该是研究生命的科学;或者指出中医学根本没研究过生命的,那么,中医科学院应重新恢复为中医研究院。[size=+0]
[size=+0][size=+0]我倒是认为西医从进入所谓的“科学时代”后,(从没有以研究维护生命和健康为重了,而是以“科学”赚钱为重了。)靠着“科学”的支持,建成了它的基础:解剖学加上细菌学,研究得入细入微了。不过,解剖学是没有生命的尸体,细菌学是体外的微生命,离维护人的生命的科学却越来越远了?因此,它的医疗实践便是制造不健康或死亡。这才是门德尔松说的:“没有比冒失地走进医生的办公室、诊所、医院,更为危险的事情了”的道理;也是“亚健康”这个概念产生的原因。因为,这个概念暗示:全世界每个人都是不健康的。[size=+0]
(二)中医研究健康,西医研究生病[size=+0]
中医认为,医生的任务是让人健康地过完一生。因此,中医学首先就讲究如何养生。《内经》首篇《上古天真论》就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因而“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些基本原则,都是人之所以能保健的道理。只要保住健康,那就不需要治病了。[size=+0]
[size=+0]这些保健的道理中,一条最为重要的道理是“精神内守”,说明是精神把住了健康的大门。所以,大家都知道,[size=+0]50%[size=+0]以上的癌症病人是被吓死的。用死亡恐吓病人是现代科学医学培养出来的医生的特色。为什么现代医学的医生会这么做呢?玛格纳说:“医生为了避免失败的责备和赢得人们的崇拜,必须培养诊断的艺术而且使诊断看起来是一种神圣的行为。当医生勉强接受一个病例时,一个聪明的办法就是事先预见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如果病人死了,医生的预言就得到了证实;如果康复,医生将被视为一名神医。”(《医学史》第[size=+0]131[size=+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size=+0]2009[size=+0]年[size=+0]6[size=+0]月)玛格纳的这个讲法,使我明白为什么现在医院会出现医院如此多的不治之症:癌症、艾滋病、红斑狼疮、风湿病、类风湿、偏头痛、肌无力、鼻炎、咽喉炎,甚至连普通的感冒,都是现代医院里治不好的。它只能说自己,治标不治本;或者说,用手术除根。然而,当病人做了手术后,才知道手术除根说是骗人的。于是又有一种新的讲法,叫做转移。[size=+0]
[size=+0]笔者诊疗中所见到的癌症病人,凡是宁死亦不愿手术化疗者,大多数都活得好好的。例如,被诊为患肝癌的湖北人陈先生,还只有[size=+0]56[size=+0]岁。医生说他不化疗不超过四个月必死无疑。然而被他拒绝。因其子在温州工作,于是要我给他开中药。来时路都走不动了。到底是生病使之如此,或因生病被吓成这样?我给处补气活血祛瘀为治,便逐渐好转,四个月后回湖北来电话说,能拿起[size=+0]40[size=+0]斤重的东西随意走动了。温州乐清虹桥一[size=+0]57[size=+0]岁张姓农民,肝肿大[size=+0]10[size=+0]余厘米,诊为肝癌,医院已不愿收治。疼痛甚剧。其子送他他到我家治疗。触诊右胁下肿硬至少腹下。笔者只用了[size=+0]3[size=+0]帖中草药止了痛,现在已经一年多了,天天在抄麻将,乐呵呵的。这张药方的方法和原方意,都来自上海群力草药店。这说明在我国民间,拥有很多治病的能耐。今年[size=+0]1[size=+0]月份我接诊了[size=+0]4[size=+0]个白血病患者,[size=+0]3[size=+0]人皆因已做过化疗的,我就没法治愈。唯有[size=+0]1[size=+0]女人姓曹,[size=+0]35[size=+0]岁,我问为什么不做化疗?她说没钱。我说,很好,没钱就死不了。她服了[size=+0]4[size=+0]个月的中药,还顶不上一次的化疗费用。每服[size=+0]10[size=+0]帖药即来换方。每次都可见精神逐渐恢复。这次血液检查,基本恢复正常,精神复原,体力增加。而上述这些患者,是西医治疗的,每次治疗后,都精神萎糜,一次比一次差,直至死亡。据她说,隔壁有个男孩子[size=+0]18[size=+0]岁也得白血病,其父带他去上海化疗,结果只[size=+0]2[size=+0]个月就死在医院里。其父还顿足说可惜没有做大化疗,如果能够做“大化疗”,也许还有一点希望。人之愚昧竟然到死还不知悔,可悲可叹!什么叫“大化疗”呢?西医学里没这个名称,可能是该农民的错误理解。其意思是干细胞移植。[size=+0]`[size=+0]然而,当年西医主张骨髓移植,但屡试都以失败告终。现又提干细胞移植。只不过仍是把病人当小白鼠做试验而已。孙起元先生在他的书中说:“干细胞移植较‘髓植’安全些,费用也较低,但这种疗法仍然先从化疗抑制,甚至毁灭自身免疫力使无排异功能,而后植入异体。这仍与生理自然规律背道而驰,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而已。”(《白血病人将获救》第[size=+0]75[size=+0]页,台湾三友图书公司印行)[size=+0]
[size=+0]今年[size=+0]4[size=+0]月,笔者到杭州,听沈敏骅教授说原公安厅斯厅长,因为读了我的书,想与我见一见,因去拜访。他曾得了白血病,化疗多次,濒危,决定停止化疗,改服中药后,至今[size=+0]6[size=+0]年,平安无事。[size=+0]
[size=+0]白血病被西医认为必死,事实是通过治疗把病人往死里送。上海老中医孙起元写了一本《白血病人将获救》,该书因人阻挠,国内无法出版。笔者所见为台湾出版的版本。他在自序中说,[size=+0]1960[size=+0]年至[size=+0]1970[size=+0]年这[size=+0]10[size=+0]年间,他在上海长海医院与西医合作,用中药加化疗治白血病,所有被治者俱不能存活。只有一名马姓患者拒绝化疗,单用中药,[size=+0]33[size=+0]年后仍然活着。后来他坚持单用中药治白血病,很多病人几十年后仍活得好好的。这说明,即使病人是白血病,也不至于死,是治疗错误把他们送上死亡之路的。[size=+0]10[size=+0]年期间,单长海一个医院,送走了多少白血病人?全国计算,该有多少人因该病被送上绝路?[size=+0]
(三)什么是生命的定义[size=+0]
[size=+0]三年前,一患者姓叶,只[size=+0]30[size=+0]多岁,夫妻二人拿着一张验血单到我家,表情很是紧张,单中注明有癌胚抗原。我笑着问:“为什么这么紧张?”答道:“生死交关还能不紧张?”我说,你去瓯江里舀碗水,看看泥沙如果很多,能否证明温州会发大水?因为,泥沙堵塞河道是会发大水的。但是,水中泥沙多不能证明必发大水。血液既然在流动,其中的污物多少不能证明必生某病一样。叶先生悟性高,一听,拍着腿说:“对呀!怎么想不到?”便放了心。数年后再检查,癌胚抗原只有极少数了。这几年中他没有用过什么药。所以,读者们,千万不能相信那检验单。因为,检验单告诉你的,是静态的;但是,你的血液在流动,在变化,这叫做动态。因此,动态的事物,拿静态的标准,是骗人的。[size=+0]
我读《内经》,读出的都是动态的描述。方舟子用静态目光,看动态的书本,因而把眼睛看花了,才说这些都是伪科学。《内经》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从这里,我请出了生命的定义。我在北京的许多地方,做过生命定义的报告。对方舟子来说,我这个定义,又是个伪科学了。[size=+0]
生命研究最重要的是定义,可是古人不像今人,不讲白话文,也不知道现在该当用的术语。但是,他们知道该如何研究,要从什么说起。因此,他们在《内经》的第一篇里,首先对生命写了以上的几段描述,没有写微生命,那是因为古代受微观能力的限制。我根据这个描述悟到了生命的定义,获得了学术界的好评。[size=+0]
[size=+0]笔者在“天地生人”做了《生命的定义和生命的自组织能力》的报告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徐钦琦先生,在《第十二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第[size=+0]283[size=+0]页)发表的论文:《以科学的发展观对待达尔文学说》中说:“最近我国的一位名医潘德孚对生命给出了一个新的、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定义。他认为,生命是信息运行的一个自组织的过程。其中,信息是指生命活动所带有的一切密码。自组织指的是生命执行密码的、自我实现的能力。运行是指这些密码的实现是动态有序的、永远向前的、不可逆转的。一个是指任何生命都是个体的、特异的。过程是指任何生命都是一个有始有终的时间段也就是说,始是开始,是诞生。终是死亡,是绝灭。有生必有死,有诞生必有绝灭。死亡是诞生的必然结果,绝灭是物种的最终归宿。”[size=+0]
笔者不认为是我提出了科学的生命定义,而是我们的先贤提出来的,只不过他们只能用古代那个时候的书面文章写生命的定义,我只是把它写成现代的书面语而已。我为了写生命医学,知道非解决定义不行,因而要求我的朋友、原甘肃兰州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著名的社会学家毕可生先生提供大百科全书有关生命定义的论述。因毕先生曾做过大百科全书的社会学部常务副主编,我来信他家中必有藏书。岂知他抄了六千多字,我阅后一无所得。不得不细读《内经》,得到所悟。所以,方舟子说《内经》是伪科学,实在是太狂妄了。[size=+0]
生命的定义告诉我们什么?应该说,这个定义给了我们一个最为重要的、意想不到的礼物,就是让我们知道了生命的自组织能力。[size=+0]
(四)中医治疗依据是生命的自组织能力的需要[size=+0]
[size=+0]生命的自组织能力就是生命存在的根本。现代西医不研究生命,所以,不知道生命的自组织能力。做手术或药物消炎[size=+0],[size=+0]都不是根据生命自组织能力的需要的治疗,因此才会经常出错。病人不知道生命有自组织能力,也不懂如何善待自己生命的自组织能力,过分相信医生。每次,我治愈一些重病或疑难病,我都会告诉患者或其家属:病是自己治好的,医生或药物只不过是正确地帮了忙而已,因为生命有着很强大的自组织能力,而且是靠这个能力活着的。如果医生或患者不重视这种能力,治疗的结果就可能是反面的。因此,凡是正确帮助生命自组织能力的诊疗活动,就都是科学的;凡是伤害自组织能力的一切诊疗活动,就都是错误的;如果诊疗活动造成的伤害,却能挽救垂危的生命,也是可以允许的。患者们,如果你们能记住这个理念,就能在诊疗时维护自己的健康和生命。[size=+0]
什么是生命的自组织能力?当精子与卵子结合,附着于子宫壁后,产生了一个胚胎细胞。这个胚胎细胞便带有一生的所有生命信息。它在母体里吸取营养,经过不断有序的分裂,组织成全身器官和体形,尔后又组织出生。也就是说,这个生命体所有的活动,都是自身产生的和有序的,不得自任何赋予;如果是有所赋予,也是父母赋予的,或者说老天爷赋予的。也就是说,生命就像太阳、地球,在不停地运行,有序地运行的,没有一刻停歇。再说出生。假设碰到难产,就是自组织能力的运行遇到障碍;反过来说,顺产,就是生命自组织能力运行有序。可见,健康,就是生命信息运行有序;生病,就是生命信息运行障碍。。[size=+0]
[size=+0]生命的自组织能力是随着生命的长大而增强,随着生命的衰老而逐渐减弱。但如果没有外来干扰,它同样有很强的序性。我的学生金晖有个朋友在北京做生意,那女人只有[size=+0]40[size=+0]多岁,得了子宫癌。医生嘱马上手术。丈夫为办好了住院手续,人却不见了。后来发生的一些事,谁也想不到。我嘱金晖把她的故事写出来。这个故事证明,生命具有的能力是任何人想不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3 01:47 , Processed in 0.601218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