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18|回复: 1

腕踝针治疗颈性头痛30例

[复制链接]

791

主题

180

回帖

328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281
发表于 2014-9-12 20: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目的:观察腕踝针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网球时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腕踝针(A组)30例,普通针刺(B组)30例,药物组(C组)30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腕踝针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优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10),具有可比性。1. 2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颈性头痛研究组诊断标准:单侧头痛,头颈部活动受限制,须部特殊体位时疼痛加重,负重后疼痛,同一侧肩、臂部疼痛。1. 3纳入标准 2010年1月1日后来我科门诊就诊符合颈性头痛诊断标准患者,经MRI或CT检查排除器质性的病变;;1个月内无比痛药物的治疗;(发病时间在1 a内)病例90例。1. 4排除标准 ①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晕针者;②在治疗过程中不能继续服药者;③在治疗过程中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④无法坚持治疗者。1. 5治疗方法 受试者取俯卧位,选用规格为0. 30'*50 mm的一次性针灸针为针具,针刺部位皮肤用7s5%酒精消毒,术者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左手拇、食_指轻压针刺点附近皮肤,使皮肤略绷紧,先将针体与皮肤呈30°角向近心端很快刺入皮肤,然后将针放平,将针身沿皮下缓慢捻入,以针下松软为宜,若患者出现酸、麻胀、痛等针感需将针退至浅表处重新刺入,刺入1.5寸,留针30 min。日1次,每周连针5d休息2 d,2周为1个疗程;B组:患者取俯卧位,胸部垫枕,低头,充分暴露颈部,依据棘突间压痛点取相应须夹脊穴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日1次,每周连针5d,休息2 d,2周为1个疗程;C组:药物用西安扬森公司产西比灵胶囊30 mg和扬子江医药公司生产的美洛昔康片7. 5 mg,日1次,睡前服,连服2周,2周为1个疗程。三组均治疗1个疗程。1. 6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曲馨的方法制定: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为疼痛程度打分,患者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一支长10 cm,两端分别标上数字0(无痛)和10(最痛)的评分尺(将0一10分10格,每加1格加1分,满分10分)上评分;b. 0一1小时计1分;以后每增加1小时加1分,满分为10小时以后为10分作为疼痛时间评分;c.计算疼痛指数:以24小时内每次发作的疼痛程度打分乘以疼痛时间评分之积累计;d疗效=治疗前后疼痛指数之差/治疗前疼痛指数;治愈:疗效=1;显效:疗效≥0. 8而

8

主题

864

回帖

100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03
发表于 2014-9-12 20: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3讨论
    通过本研究发现,腕踝针与普通针刺对均能有效治疗治疗颈性头痛,比采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和改善脑供血的药物疗效更佳,同时能有效避免药物对人体的伤害;腕踝针完全能达到普通针刺治疗本病的疗效。由于腕踝针选用穴位少,在人体远端(腕踝部),可长时间留针(可留1-3d),不要求针感,有着比普通针刺更易接受、更方便、更适于现代社会需求等优点,也就更适合用于本病的治疗。以往认为腕踝针治疗不如普通针刺持久,通过本研究发现,腕踝针治疗本病无论治愈率与有效率均不低于普通针刺,由于腕踝针留针更方便,而且据临床经验留针民点对痛症的镇痛效果更好,故腕踝针在治疗痛证方而应该大有作为,以后要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腕踝针治疗颈性头痛的近期中期远期的疗效观察,并研究其机理,以期能更好的指导临床。
y: 宋)�moн ��� 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例无效。张氏取下4、5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50例,达到98%的总有效率。谢氏取双下2、左下l、右上l治肠易激综合征41例,体针组34例,结果分别痊愈5、0例,显效18、11例,有效12、15例,无效6、8例。治疗尿潴留选下1-6区,81例中,只有13例无效。徐氏用腕踝针治疗小儿遗尿症,取下l区埋针1日,53例中,有效率96. 3%,而对照组有效率为91. 5%。贾氏则用上l、下l治疗19例,痊愈13例,显效5例,无效1例。针上l区治疗急性荨麻疹46例,也取得有效率95. 65%的好成绩。
5机理
    对腕踝针的机理探讨,主要从针灸学皮部理论和现代医学的神经学阐述。从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看,其分区与十二皮部的分部基本一致。全身的皮部都属于十二皮部,而皮部与经络、内脏又有密切关系,腕踝针可看作是在十二皮部,属远道取穴的轻浅刺法,因此可调整相应经络和脏腑功能,促使气血运行通畅。严氏进一步发现腕踝针分区与十二皮部分区极为相似,十二皮部体表区域按十二经络划分,是十二经络机能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符氏认为腕踝针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而且从腕踝针能即刻镇痛的特点,认为它疗效的取得主要不是由于体液的调节而是神经调节,而且趋向于低级中枢。也有人认为,这种皮下刺激的治疗方法,不但可能与低级中枢神经调节有关,也可能与脊髓节段分布有关,但根据其下针即效,针后易复发,留针可提高和延长疗效的情况看,也不能排除有体液因素产生镇痛物质和消炎物质有关。
6小结
腕踝针疗法适应范围不断扩大,几乎涉及临床各科,对一些体针疗效较差的病种,也往往取得佳效,证明腕踝针具有操作简单、疗效迅速、经济安全、易于推广等特点和优点,特别在疼痛性疾病上疗效可靠,即刻效应明显,成为一种非常有用的治疗手段。腕踝针打破了通过得气来镇痛的传统模式,对“在急性病模型中,单纯留针并不能提高痛閾”和“电针镇痛的是电的因素,而针刺并无作用”的看法提出了挑战,今后如能从腕踝针着手研究针刺镇痛,比体针研究可能更有前景,更符合简便原则。而且,越来越多的临床发现,腕踝针已不仅限于治疗痛证,对许多其它疾病都有即刻疗效,如在疗效维持上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更显而易前途无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5-5-14 16:22 , Processed in 0.68018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