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45|回复: 1

腹针加腕踝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制链接]

488

主题

67

回帖

153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31
发表于 2014-9-12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目的 观察腹针加腕踝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及腰椎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采用腹针加腕踝针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体针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次、3次、1个疗程结束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中文版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1次后VAS明显下降(P< 0. 05),而ODI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 05) ; 3次治疗及疗程结束后,两组VAS和ODI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腹针加腕踝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迅速有效地缓解疼痛,对改善腰椎功能也有很好的作用。【关键词】针刺;腹针;腕踝针;椎间盘移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以腰腿痛及腰椎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因此尽快消除疼痛症状,逐步恢复腰椎功能是本病的治疗目标。我科采用腹针加腕踝针治疗,并与常规针刺相对照,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78例患者均为本院康复理疗科门诊或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22~59岁,平均42岁;病程4~14 d,平均7. 4 d。对照组33例,其中男25例,女8例;年龄25~61岁,平均42岁;病程3~13 d,平均7. 0 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具有可比性。1. 2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 3纳入标准 ①突出节段为L4/L5和/或L5/S1,均有CT或MRI影像学依据;②年龄< 65岁;③急性发作2星期以内(含2星期);④观察期间同意不使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理疗、推拿等其他治疗手段者。2治疗方法2. 1治疗组2.1.1腕踝针治疗 以患侧下6为主穴,腰痛剧烈者取双侧下6,下肢外侧痛加下5,前侧痛加下4。常规消毒,取0. 25 mm X25mm毫针,医者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持针以30°角进针,进入皮下后,将针放平,紧贴皮肤向上推进,直至针身全部推进皮肤,以针下松软无阻力为要。患者活动踝关节,应无酸、麻、胀痛感,否则需调整进针方向和深浅度。弯曲针柄,以胶布固定,可留针2~3 d。依据症状缓解情况决定是否再次留针。2. 1. 2腹针治疗 取水分、气海、关元、气旁(健侧)、外陵(患侧)、下风湿点(患侧)、下风湿下点(患侧)为主穴,L4/L5突出加患侧气穴,L5/S1,突出加关元下(关元下0. 3寸)。常规消毒,将针缓慢刺入,水分、气海、关元深刺至地部(约8~12分),不提插捻转;气旁、外陵、气穴、关元下中刺至人部(约4~7分);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浅刺至大部(约1一3分),中、浅刺一般均无针感。前3大每日治疗1次,之后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2. 2对照组 取双侧L4/L5, L5/S1,夹脊穴,患侧次髎、环跳为主穴,下肢外侧痛者加患侧风市、阳陵泉、飞扬、悬钟,下肢后侧痛者加患侧承扶、委中、承山、昆仑。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采用0. 30 mm X40mm毫针直刺,要求局部有酸、麻、胀感。接G6805-2型电针仪,选连续波,频率1. 5~3 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通电20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两组均分别在治疗1次、3次后及疗程结束后进行3次疗效评定,分别记为To、 T1、T2、T3。3治疗效果3. 1疼痛程度评定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ousScale,VAS)评定疼痛程度。3. 2腰椎功能障碍评定标准 采用中文版Oswestrv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腰椎功能障碍程度。3. 3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0. 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3. 4治疗结果3. 4. 1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由表1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治疗1次后治疗组VAS评分即有明显下降(P< 0. 05),而对照组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3次后及疗程结束后,两组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 P<0. 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 0. 05, P<0. 01)。提示治疗组镇痛效果更为迅速有效。3. 4. 2两组治疗前后ODI工指数(%)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前两组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治疗1次后两组ODI指数虽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3次后及疗程结束后,两组功能障碍均有明显改善(P<0. 05, P<0. 01),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 05, P<0. 01)。提示治疗组在改善腰椎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更为显著。

8

主题

864

回帖

100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03
发表于 2014-9-12 20: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4讨论
    由于承重等原因,L4/L5, L5/ S1椎间盘的劳损和退变较重,所以临床上这两个椎间盘突出占腰椎间盘突出的90%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两大主要矛盾是腰腿痛及相应的腰椎功能障碍,而疼痛是急性期患者就医的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迅速有效地消除疼痛症状,并早日恢复腰椎功能是治疗的主要目标。腹针和腕踝针同属于微针疗法,都具有起效迅速,进针无痛,无得气感或针感轻微的特点,易于为患者接受。两者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又各有所长。本研究结果显示,腹针、腕踝针合用,能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在镇痛及改善腰椎功能障碍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且针刺次数少,患者痛苦小,易于在临床使用。
    本研究还观察到,在第1次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即有明显下降(P<0. 05),而ODI指数虽有所下降,但并无统计学意义(P>0. 05),提示两者的改善并不完全同步,腹针加腕踝针的镇痛效果的显现要早于腰椎功能的改善,说明患者腰椎功能的康复可能与疼痛的缓解有关。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还较少,有关结论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加以进一步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3 22:36 , Processed in 0.467791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