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5-1-19 16:13 编辑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中老年妇女常见的骨代谢疾病。因其常引起骨痛、骨折等继发症状或疾病,严重影响了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代研究认为其发病机理与卵巢分泌的激素水平降低有关。我们应用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为指导,选用肾俞穴位埋藏羊肠线的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患者年龄在50~59岁10例,60~69岁7例,70岁以上1例,平均年龄60.06岁。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或周身疼痛症状。符合以下诊断标准:根据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1999年1月制定的《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 骨量减少:M-1SD~2SD; 骨质疏松症:M-2SD; 严重骨质疏松症:M-2SD 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 排除标准:除外由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废用性骨丢失,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近6个月内长期使用过抗癫痫药、肝素、糖皮质激素、雌激素、降钙素等影响骨代谢药物者。 治疗方法:埋线法:患者俯卧位,取第二腰椎棘突下双侧各旁开1.5寸(同身寸)为肾俞穴,常规消毒后,采用自制埋线针,将1/0号羊肠线5 mm注入腧穴内(约0.8~1.2寸)出针,出针后按压片刻以防出血,无菌胶布固定。每2周1次,连续治疗6个月。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特点是由于雌激素的缺乏,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致使骨质大量丢失。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虚证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而人体骨髓中骨矿含量却逐渐减少,认为肾的盛衰与骨矿含量密切相关。骨矿含量随着年龄的变化规律和中国医学所记载的肾中精气盛衰的变化规律有着惊人的一致性。现代医学对“肾”的研究也表明,肾虚者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减退,肾虚的实质乃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生了紊乱。临床对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以肾虚最多,占73.3%。中医认为防治骨质疏松症应多从补肾入手。本研究采用肾俞穴位埋线的方法,是基于以上中西医理论,从经络腧穴与脏腑关系的角度出发,设立口服乐力胶囊组(拟空白对照)进行治疗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疼痛症状及骨密度变化,由此探讨肾俞穴位埋线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有效性及可行性。 研究观察结果表明,肾俞穴位埋线明显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并能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腰、髋部的骨密度值,尤其对髋Nect骨密度有显著效果。近年有学者认为,髋部骨密度测量更适宜反映中老年女性的骨量丢失情况。本实验研究中,经埋线治疗者腰、髋部其他部位骨密度虽均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因为治疗观察例数有限所致,有待进一步探讨。 肾俞穴位埋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可能与杨氏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的温针灸“肾俞”穴,可以使明显低下的雌二醇与孕酮水平升高,从而建立起卵巢与垂体之间负反馈关系,同时使升高的FSH水平回复正常有关。肾俞穴可能具有明显的调节性激素作用。其镇痛机理可能通过埋线对肾俞穴位的刺激,促使人体中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神经介质得以调控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