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2 岁,于 2011 年 10 月 15 日就诊。“双足心热 1 星期”。患者于 1 星期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心热,开始未在意,之后逐渐加重,需要脱掉鞋袜,裸足稍觉改善,后则欲赤足踏于地板或冷水中得解,并影响睡眠,伴有心烦易怒、不欲饮食、渴喜冷饮、口中异味,时有咽痛齿肿,小便黄,大便稍干,两日一行。舌红苔白腻中间微黄,脉弦滑。曾就医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口服多种祛火药,效不佳。双足未见皮肤红赤、青紫,足底未见肿胀,无压痛和热感,踝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诊断为足心热(肝郁胃热)。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 19 部分腕踝针标准,取双侧下 2、下 3、下 4 进针点,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施术体位,医者一手固定进针部位,另一手拇、食、中指持针,针刺方向朝向远心端,针身与皮肤呈 15°~30°角快速刺入真皮下,然后压平针身,使针身循肢体纵轴沿真皮下缓慢刺入,以针下松软、无针感为宜,以露出针身 2 mm,不提插捻转,进针处用消毒干棉球加胶布固定,留针 4 h。出针时一手用无菌干棉球轻压进针点,另一手将针拔出,如有出血,用消毒干棉球压迫片刻即可。每日 1 次。应用腕踝针治疗 1 次后,患者即感双足心热减轻,睡眠安好;治疗 3 次后,双足心热症状基本消失,情绪舒畅,饮食正常,二便调。又巩固治疗 6 次。观察 3 个月,病情稳定未复发。 按 《素问·刺热》认为足心热多因肾虚所致;《不居集·热症》:“足心如烙者,虚火烁阴,涌泉涸竭也。”这是因为足少阴肾经斜从小指趋至足心,恰为涌泉穴,此经多气少血,虚劳之人,真阴不足,故足心如火之烙,乃水不制火之故;《丹溪心法·发热》描述足心热多由阴虚内热或火热内郁等所致;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认为,脾胃内伤可出现手足心热。该患者足心发热,为肝郁胃热所致。需予疏肝理脾以清胃热之法,方可取效。从经络学说中皮部理论看,腕踝针分区与十二皮部分布基本一致,而皮部与经络、内脏又有密切关系,故取双侧下 2、下 3、下 4,可调整相应经络和脏腑功能,尤其针尖朝向病所,促使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功能调达,从而病情得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