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77|回复: 2

十二经井穴

[复制链接]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发表于 2015-1-26 15: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手太阴井:少商人病膨胀,喘咳,缺盆痛,心烦,掌热,肩背疼,咽痛喉肿。斯乃以脉循上膈肺中,横过腋关,穿过尺泽入少商,故邪客于手太阴之络,而生是病。可刺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也,手大指侧。刺同身寸之一分,行六阴之数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
       手阳明井:商阳
人病气满,胸中紧痛,烦热,喘而不已息。斯乃以其脉自肩端入缺盆,络肺;其支别者从缺盆中直而上颈,故邪客于手阳明之络,而有是病。可刺手阳明大肠井穴商阳也,在手大指次指爪甲角。刺入一分,行六阴之数,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灸三壮。
足阳明井:厉兑
      人病腹心闷,恶人火,闻响心惕,鼻衄唇喎,疟狂,足痛,气蛊,疮疥,齿寒。乃脉起于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故邪客于足阳明之络,而有是病。可刺足阳明胃经井厉兑,足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韭许。刺一分,行六阴数,左取右,食顷已。

足太阴井:隐白
        人病尸厥暴死,脉犹如常人而动,然阴盛于上,则邪气重上,而邪气逆,阳气乱,五络闭塞,结而不通,故状若尸厥,身脉动,不知人事,邪客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络,此五络,命所关。
        可初刺足太阴脾隐白,二刺足少阴肾涌泉,三刺足阳明胃厉兑,四刺手太阴肺少商,五刺手少阴心少冲,五井穴各二分,左右皆六阴数。不愈,刺神门;不愈,以竹管吹两耳,以指掩管口,勿泄气,必须极吹蹙,才脉络通,每极三度。甚者灸维会三壮。针前后各二分,泻二度,后再灸。

手少阴井:少冲
        人病心痛烦渴,臂厥,胁肋疼,心中热闷,呆痴忘事,颠狂。斯乃以其脉起于心,支从心系侠喉咙,出向后腕骨之下,直从肺,行腋下臑内,循廉肘内通臂,循廉抵腕,直过神门脉,入少冲。可刺手心经井少冲,手小指内侧交肉者如韭叶。刺一分,行六阴数,右取左,若灸三炷,如麦大,不已,复刺神门穴。

手太阳井:少泽
       人病颔肿,项强难顾,肩似拔,臑似折,肘臂疼,外廉痛。斯乃以其脉起小指,自少泽过前谷,上循臂内至肩入缺盆,向腋,络心间,循咽下膈,抵胃;支从缺盆上颈颊,至目锐眦入耳,复循颊入鼻雜,斜贯于颧,故邪客于太阳络,生是病。
可刺手小肠井少泽,小指外侧与肉相交如韭叶。刺一分,六阴数各一痏,左病右取。若灸如小麦炷,三壮止

足太阳井:至阴
        人病头项肩背腰目疼,脊痛,痔疟,颠狂,目黄泪出,鼻流血。斯乃经之正者,从脑出,别下项;支别者,从膊内左右别下,又其络从上行,循眦上额,故邪客于足太阳络,而有是病。
        可刺足太阳膀胱井至阴,小指外侧韭叶。行六阴数,不已,刺金门五分,灸三壮;不已,刺申脉三分,如人行十里愈。有所坠,瘀血留腹内,满胀不得行,先以利药,次刺然谷前脉出血立已。不已,刺冲阳三分(胃之原)及大敦见血(肝之井)。

足少阴井:涌泉
       人病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斯乃脉上贯肝膈,走于心内,故邪客于足少阴之络,而有是病。
可刺足少阴肾井涌泉,足心中。刺三分,行六阴数,见血出,令人立饥欲食,左取右,素有此病,新发,刺五日愈,灸三壮。

手厥阴井:中冲
        人病卒然心痛,掌中热,胸满膨,手挛臂痛,不能伸屈,腋下肿平,面赤目黄,善笑,心胸热,耳聋响。斯乃以其包络之脉,循胁过腋下,通臑内,至间使入劳宫,循经直入中冲;支别从掌循小指,过次指关冲,故邪客于手厥阴络,生是病。
可刺手厥阴心包井中冲,中指内端去甲韭叶。刺一分,行六阴数,左取右,如食顷已。若灸可三壮,如小麦炷。

手少阳井:关冲
        人病耳聋痛,浑浑目疼,肘痛,脊间心后疼甚。斯乃以其脉上臂,贯臑外循肩上,交出少阳缺盆、膻中、膈内;支出颈项耳后,直入耳中;循遍目内眦,故邪气客于少阳之络,生是病。
可刺手少阳三焦井穴关冲也,手小指次指去爪甲与肉交者如韭叶许。刺一分,各一痏,右取左,如食顷已。如灸三壮不已,复刺少阳俞中渚穴

足少阳井:窍阴
       人病胸胁足痛,面滞,头目疼,缺盆腋肿汗多,颈项瘿瘤强硬,疟生寒热。乃脉支别者,从目锐下大迎,合手少阳抵项,下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交中贯膈,络肝胆,循胁,故邪客于足少阳之络,而有是病。
可刺足少阳胆井窍阴,在次指与肉交者如韭叶许。刺一分,行六阴数,各一痏,左病右取,如食顷已。灸可三壮

  足厥阴井:大敦
        人病卒疝暴痛,及腹绕脐上下急痛。斯乃肝络去内踝上五寸,别走少阳;其支别者,循胫上睪,结于茎,故邪客于足厥阴之络,而有是病。可刺足厥阴肝经井穴大敦,大指端。行六阴数,左取右,素有此病,再发,刺之三日已。若灸者,可五壮止。



十二经的井穴的特点

1、沟通表里。所有井穴皆有沟通人体表里经的作用
    人体的经脉,它分为体表与体内二部分,并构成一个无端的循环。通常我们所说的经脉,即是人体体表的那一部分。若是将体表的经脉比作是地面部分的河流,体内经脉就像是地下的水流暗道,井穴则是体表经脉的经水回流体内的井口(它的特点就像是我们常见的城市污水井孔),因此,所有井穴皆有沟通表里经脉气血的作用。注意,这里所说的表里经脉,只是人体中同一条经脉之中的表里,而不是脏腑之间的表里。
    处在人体体表的井穴,由于它位于人体中的高地势,因此,井穴的气血运行又分为二个方面,一个是体表的经水会循井孔下行于体内经脉,二是内体经脉中的高热湿气也会循井孔之口上行于体表(人体的温度场分布是内热外寒,人体的热能会遵循现代热力学原理而由内向外扩散,而且是借助水气上行的方式向外发散,质重的阴液之类的东西是不能逆自然规律而上行的,只有轻浮的东西才能上行)。

2、手三阴经其井穴运行的气血物质主要为阴液,其运行方向向下、向内:
     为什么说阴经井穴运行的气血物质为阴液呢?这与人体的气血运行特点有关。人体经脉中运行的二种基本物质,一是气、二是血。气与血的运行各有其特点,即是气向上、向外,液向下、向内。手三阴中的中府、极泉、天池三穴,其气血的运行方向是由胸走手,因此,此三穴上行的气血物质为气态物,至手臂后其气血的运行是向下,因此 ,手臂上诸穴运行的气血物质皆为阴类,其运行为散热、冷却、收降的变化。当手三阴经的气血物质运行到其井穴位置时,经脉中的气态物已经全部液化为地部之阴了,因此在井穴处的运行只有向下、向内。
    手三阴经的气血运行有如下特点:在人体的体表经脉中,由胸走手的初始气血为气,其变化为散热降温,化液后流向井穴;经水由井穴注入体内经脉后,气血的变化是吸热升温,并由体内经脉回流相应脏器;气血回流到相关脏器后,在脏器中经过吸热加温后再行气化,并从其经的首穴输出。

3、足三阴经其井穴运行的气血物质主要为气,其运行方向向上、向外:
    上面我们说过,凡是向上运行的物质,其上行的气血是气不是血。足三阴经是由足走胸的,这个上行的气血即是气,或说是气态物。足三阴经上行的气血物质一定是气,而不是血,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当人体直立的时候,足三阴经气态物向上行,阴液向下行并流向足部的井穴处,由井穴向体内经脉流注。若是人体的身体状态改变为平躺,则足三阴由足走胸的气血物质以阴液为主,而不是气态物。这是因为,人体是个倒立的生命树,且人体生命树中存在着自身的重力场,人体重力场的中心是脏腑,因此在人体平躺时,足三阴经的气血运行与直立时是相反的,即气态物由胸走足,液态物由足走胸(此亦即《内经》中所说“人卧血归于肝”的原因所在)。
    为什么人在直立状态时井穴中向外运行的气血物质是气呢?这是因为,人体存在着三部九候,也就是说有高低的地势之差,井穴相对于人体三部九候的内部来说是处于高位、上部,而井穴之下的内部经脉属于人体三部九候的低位、下部,内部经脉的下部之液不可能逆自然规律而上行,只有井穴内部蒸发的气态物才可能上行。人体的温度场分布有内高外低的特点,因其内部温度高,故体内经脉中的阴类物质会在高温场的作用下气化上行。

4、手三阳经井穴其运行的气血物质主要为气,其运行方向向上、向外:
    手三阳经的运行方向为由手走头,上行的气血中只能是气,而不能是液,故手三阳经上行的气血物质主要为气态物。同理,当人体处在平躺位置时,手三阳经中的气血运行方向与直立时正好相反,是阴液随经脉由手走头,气态物则由头走手。

5、足三阳经井穴其运行的气血物质主要为液,其运行方向向下、向内:
   足三阳经的运行方向为由头走足,下行的物质皆为阴液,故足三阳经由头走足的气血,到了足部的井穴位置时主要为液。

6、所有井穴皆有二种物质在其中运行,其一是气,其二是血,气态物上行,阴液类的血下行:
    前面我们说手足三阴三阳经运行的气血物质各有不同,有的以气态物为主,有的以液态物为主,但并不代表各经井穴中运行的气血物质是单一的,运行气态物为主的井穴中就没有血,运行液态物的井穴中就没有气态物,而是每个井穴中气血二物皆有,同时都上下运行,只不过有多有少罢了。因井穴是人体体表经脉与体内经脉的相通通道,因此,只要井穴上部有阴类物质,它就会循井穴向下、向内流行;同理,只要井穴内部有高温阴液物质,它就会气化并循井穴通道向上、向外升浮。

7、所有井穴皆与肾相通:
    人体的井穴,其特点相当于地表与地下相通的深井,因其是深井,通于人体的内部经脉,因此,所有循井穴向人体内部下行的阴液皆可并于肾所主的水液之中,也就是说,所有井穴皆通于肾。

8、阴经井穴通于肝:
    人体手足三阴经井穴的五行皆属于木,具有生发的作用,且人体中皮部相通、肉部相通、筋部相通、血脉相通、骨部相通,因此,手足三阴经井穴生发的经气皆通于肝。

9、阳经井穴通于肺:
    人体手足三阳经井穴的五行皆属于金,具有收降的作用,且人体中皮部相通、肉部相通、筋部相通、血脉相通、骨部相通,因此,手足三阴经井穴收降的经气皆通于肺。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5: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经井穴的功用

1、井穴可主治心下满
    五脏六腑引发的疾病,若有心下满者,皆可用井穴进行针刺。什么是心下满?所谓心下满,即是若有物沉坠于心下或挂于心下,使心有种向下拉的感觉,或心有负重的感觉,具体来说则是寒湿水液聚集于心之下,当此之时,可用相应的井穴针刺治疗。如胃寒的患者,心下胃部如有寒湿聚集,与心相引,则可用胃经井穴厉兑针刺治疗。
    文献介绍:《针灸聚英》“假令得弦脉,病人善洁,面青善怒,此胆病也。若心下满,当刺窍阴……;假令得弦脉,病人淋溲,便难,转筋,四肢满闭,脐左有动气,此肝病也。若心下满刺大敦……;假令得浮脉洪,病人面赤,口干喜笑,此小肠病也。若心下满刺少泽……;假令得浮共脉,病人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啘,脐上有动气,此心病也。若心下满刺少冲……;假令得浮缓脉,病从面黄,善噫,善思,善沫,此胃病也。若心下满刺厉兑……;假令浮缓脉,病人腹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此脾病也。若心下满刺隐白……。”


   “井主心下满”中“井”应该指的是五阴经的井穴,“井”属木,木属春,春属肝,因此此处的“井”应该是肝经的井穴大墩,“心下满”是什么意思呢,“心下”为脾胃所居,“满”当为痞满不舒的意思,所以“心下满”意为:居于心下的胃部痞满不舒。这里就有问题了,古人为什么要用大墩来治疗胃部的痞满不舒呢,为什么不用胃经上的穴位的?这时我们就应该想到,此处所指的胃痞满不舒不是胃经本身病变引起的,而是因为肝经的实证,导致“木亢乘土”而引起的胃的痞满不舒。同样“荥主身热”,“荥”属火,火属夏,夏属心,因此此处的“荥“是指心经的荥穴少府,而这里所说的“身热”也当指心火亢胜,灼于肺金而引起的发热。“输主体重节痛”,“输”属土,土属季夏,季夏属脾,因此此处的“输”当指脾经的输穴太白,这里所治的病症为“体重节痛”,“体重”为身体重着不利,是因为邪在脾土,运化失司,水湿流于肢体.“节痛”指骨节疼痛,是因为邪在脾土,土亢刑水,水者肾,肾主骨,故导致节痛。“经主喘咳寒热”,“经”属金,金属秋,秋属肺,因此此处“经”当指肺经的经穴经渠,所治病症为“喘咳寒热”《难经集注》云“肺为病,得寒则咳,得热则喘,今邪在金,金必刑木,肝在志为怒,怒则气逆乘肺,故喘”。“合主逆气而泻”,“合”属水,水属冬,冬属肾,此处“合”应为肾经合穴阴谷。所治病症为“逆气而泻”,逆气指气逆上冲,肾气不足,伤于冲脉则气逆,肾主司二便,肾气不禁,故泄泻。
    “井、荥、输、经、合”指的是肝经的井穴大墩,心经的荥穴少府,脾经的输穴太白,肺经的经穴经渠,肾经的合穴阴谷。各穴所治疗的病症也只是指,因为各穴所在经脉的病变而引起的病症,并不是所有的此种病症都可以用此穴治疗。这告诉我们两点:
  1、读经典要结合上下文和本书所处的时代及思维习惯来理解经典中某些篇章的意思,不能断章取义。
   2、中医最讲究辩证,证不同则治不同,不能千篇一律。
    《内经——邪气脏腑病形》云“.........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把这句话理解错是最常见的。所以在此也附带点一下。我看过很多人在论文中引用的时候都解释为“荥穴和输穴主治在外的十二经脉的病症,合穴主治在内的六腑的病症”,这也是断章取义。其实这句话的上下文是这样的“黄帝曰:荥输与合各有名乎?歧伯答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黄帝曰:治内府奈何?歧伯曰:取之于合。黄帝曰:合各有名乎?歧伯答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通过此段论述我们可以知道,此处的“合”指的是六腑的“下合穴”,并非经脉的“合穴”。而此处把“荥输”与“合”放在一句话中,而只有六腑有“下合穴”所以“荥输”当指六腑所属的六阳经的荥穴和输穴。所以此句的意思应该为:六阳经的荥穴和输穴可以治疗本经外在经脉的病变,六腑的下合穴可以治疗六腑本身的病变。

2、井穴可主治五脏疾病初起
    凡五脏疾病初起者,皆可用井穴治疗。如因肺热引发的咽喉充血疼痛初起,可用少商点刺出血治疗,多能在一二次治愈;腮腺炎属肺热者可用少商或商阳点刺出血治疗,多可在一二次治愈;指端麻木初起者可用阳经井穴直刺留针治疗,亦可在一二次内治愈;落枕初起者可用少泽按压治疗,一般一次即愈(本法本人及传人试过不下二十人次,皆一次而愈);胎位不正初起者可直刺膀胱经井穴,一般可一次而愈;香港脚,脚丫中间湿痒,脚丫内皮肤泛白,脱皮,或皮层增厚,若为初起者,一般针刺或按压足三阳经井穴,多可在一周内治愈(此法治疗重症脚丫痒、脱皮、水湿泛滥亦有特效);寒湿头痛初起者可用涌泉穴治疗,一般下针后疼痛立止……。总之,五脏六腑初起的疾病,皆可用其相应的井穴进行治疗,且疗效卓著。

3、井穴可宣泻脏腑内热
    所有井穴针刺皆能宣泻脏腑内。如肺热发热的患者可在少商点刺,若属阴虚发热者,点刺时应出气莫出血,若属血实发热者点刺时应出血莫出气;如心热发热的患者可在少冲点刺,若属阴虚发热者,点刺时应出气莫出血,若属血实发热者点刺时应出血莫出气;如肾热发低热的患者可在涌泉直刺泻法;如小肠发热患者可在泽点刺出气;如膀胱有热而致小便短少、频数、刺痛,可直刺至阴一穴治疗,效果良好;如三焦有热的患者可刺关冲治疗。

4、井穴可导体表水液回流体内
     所有井穴皆有导体表水液回流体内的作用。如足背水肿可用足三阳经井穴治疗;小腿内侧水肿可用脾经、胃经井穴隐白和厉兑治疗;
胫骨水肿可用胃经井穴厉兑治疗;小腿外侧水肿可用胆经、膀胱经井穴足窍阴和至阴治疗;手部水肿可选用相关的经脉井穴治疗;水肿之症实为体表水液泛滥,水不归经,井穴有导体表水液回流体内的作用,虽不治水肿所生之源,但能为体表泛滥水液开辟去路。

5、除肾经井穴外,其余井穴皆可泻经脉有余之阴
    所有井穴皆有泻经脉有余阴液的作用(泻子木而夺母水)。肺经寒湿、阴液有余者,可用少商直刺留针的方法将肺经有余之液导入体内,使其回流于肾部,亦可点刺后挤压出血;心经寒湿、阴液有余者,可用少冲直刺留针的方法将心经有余之阴液导入体内,使其回流于肾部,亦可挤压出血;膀胱虚寒、阴液有余者,可用至阴直刺留针的方法将膀胱经有余之阴液导入体内,使其回流于肾部,亦可挤压出血;如小肠湿热(火克金)引起的皮肤湿疹、皮肤瘙痒,出水泡,皮肤易溃破,可选用小肠经井穴少泽点刺出血的方法治疗;如脾虚、脾寒湿的患者,可在脾经井穴隐白点刺出血,即能较好的泻去其有余之阴;

6、针刺阳经井穴并留针可补气
    针刺所有阳经井穴并留针皆有补气的作用(亦能补金气而实子水)。针刺大肠经井穴商阳,它能将大肠经体表有余之阴液导入体内,也能将体内经脉的蒸发之气通达于表部,起到补气的作用;针刺小肠经井穴少泽,它能将小肠经体表有余之阴液导入体内,也能将体内经脉的蒸发之气通达于表部,起到补气的作用;针刺三焦经井穴关冲,它能将三焦经体表有余之阴液导入体内,也能将体内经脉的蒸发之气通达于表部,起到补气的作用;针刺胆经经井穴足窍阴,它能将胆经体表有余之阴液导入体内,也能将体内经脉的蒸发之气通达于表部,起到补气的作用;
如手足指端麻木的患者,多与局部组织气虚、血虚,气血运化不及有关,若选相应的手足三阳经井穴治疗,一般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本人在临床中遇到此类情况,多只选用手足三阳经的井穴治疗,多可在五至七天内治愈;如膀胱气虚、虚寒,畏寒怕冷,小便频数,量不多者,一般只选用膀胱经井穴至阴直刺,十至十五天即能收到显著效果;如胆气虚而导致失眠多梦的患者,一般只选用胆经井穴足窍阴直刺,亦可在一周时间内见到明显效果;如大小肠阴虚、气虚便秘的患者,只需选用大肠和小肠经的井穴直刺,皆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如小肠气虚吸收不好导致的缺乳患者,一般只需在小肠经井穴少泽直刺留针即可取得显效。

7、针刺阴经井穴并留针可促进其气血的运化
    手足三阴经井穴五行皆属于木,通于肝气,针刺手足三阴经井穴(直刺留针的手法),能补充本经及肝经肝气的不足,加强肝气的疏泄运化。如脾经井穴针刺可用于食不化、尿血、消化道出血;胃经井穴厉兑针刺可用于腹胀满、面浮肿、不嗜食、水肿;

8、井穴皆可用于急救
    所有井穴皆有急救的功用。如心经井穴少冲针刺,可用于急性心绞痛发作、休克,且有立竿见影之效;肺经井穴少商或脾经井穴隐白针刺,可用于气闷昏厥或小儿惊厥;少商、少冲、中冲针刺可用于急性中暑;涌泉针刺可用于尸厥;: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手阳明大肠经井穴商阳; 足阳明胃经井穴厉兑;足太阴脾经井穴隐白; 手少阴心经井穴少冲; 手太阳小肠经井穴少泽;足太阳膀胱经井穴至阴; 足少阴肾经井穴涌泉; 手厥阴心包经井穴中冲;手少阳三焦经井穴关冲; 足少阳胆经井穴足窍阴; 肝厥阴肝经井穴大敦。
穴药通汇
1. 六味地黄丸:复溜穴,针刺此穴滋肾阴效果极好。功效相当于六味地黄丸
2.知柏地黄丸:复溜+神门,泻南补北。功效相当于知柏地黄丸,治肺阴虚火旺,盗汗。
3. 十全大补汤 :太溪、复溜 。 两穴用按摩法, 效果很好,也无禁忌,常相配而用,哪个穴位敏感就先揉哪个穴,然后再把不敏感的穴也揉敏感了。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若再同时在肾俞、关元、气海等穴拔罐。 那就真成了一剂安全平和的十全大补汤了。世人只知鹿茸、枸杞、虫草、河车为补肾佳品,岂知太溪、复溜、涌泉才堪称是生命至宝。
  4.逍遥丸:按摩患者肝经的太冲穴+胆经的阳陵泉,其效如逍遥丸一样,更快捷 。治肝郁血虚,木克 脾土。
  5.朱砂安神 丸:先按摩心经的神门穴,再按摩脾经的大都穴。心中发热烦燥,舌尖红。常用此丸,会伤胃气,对身体有损害。   
6.牛黄清心丸:少府穴,它有清心泻火、行气活血的功效,最强的功效是清心除烦,掐掐它就相当于吃了一味“牛黄清心”
7.安宫 牛黄丸:壁虎爬行功最主要的功效在于调节任脉,对更年期综合症尤为适用。任脉为阴脉之海,更年期人体阴液不足,忽热忽冷、心里比较烦躁,晚上老 有火似的睡不着觉。这时候赶紧做做壁虎爬行,就好像吃了牛黄清心丸,会有很清凉的感觉。   
  8.麦味地黄丸: 按揉肺经的尺泽,加上肾经的复溜,相当于麦味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里面加上了麦冬(润肺、滋阴、去心火)五味子(纳气、平喘、止咳嗽)两味药。主治:肺肾阴虚之咳喘(久咳气喘、痰少而咳或干咳无痰、伴有腰膝酸软、气短无力、动则出汗、时发低热)。也治咽喉干燥,咳嗽无痰,慢性咽炎。
9. 补中益气丸:肺经有个穴叫中府,此乃中气之府,是中气汇集的地方,因此为调补中气的要穴。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
穴性属土,土能生金,其补中气之气最强,按摩、艾灸都有显效。此外山药、薏米粥也是补益中气的佳品。  
10. 补中益气丸:太白、商丘、太冲三穴也有补中益气的效果。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5: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11.参苓白术丸:肺经的太渊穴,是俞穴,属土,肺经属金,正好是“土生金”,又如脾经的商丘穴,是经穴,属金,脾经属土,也是“土生金”。这两穴合在 一起来用,补肺健脾,功效显著。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参苓白术丸,健脾止泻。
12.大补阴丸:有人心烦不寐,老想喝水,还内急,属于阴虚火旺的体质。口干舌燥,揉然谷,其功效相当于中药里的大补阴丸,去火补阴。然谷腎經荥穴,属火。治肾阴亏虚,相火妄动。然谷+太溪+照海+鱼际---治虚火灼肺,咽喉不利。金水相生,滋阴泻火。然谷+命门+志室+关元----治阳痿早泄,宫寒不孕。
13.胃动力药: 不消化,揉大陵穴可以从心脏借点血帮助运化,相当于西药吗叮啉,为您增加胃动力。穴性属土,还有健脾的功效。吃的太多喘不上气来,肚胀,公孙穴+内关穴,火生土也,可促进肠胃的蠕动。
14. 杞菊地黄丸:曲泉。它是沟通肝肾的要穴。说到功效,曲泉可谓一穴两用。一方面,它滋阴补肝,主治肝肾阴虚、眼睛酸涩,相当于杞菊地黄丸。
15. 二妙丸:曲泉、水泉。去湿的要穴,相当于中药“二妙丸”,可祛除湿热。一妙苍柏兼、三妙牛膝添、四妙加以仁,湿热痿痹全。
16.开塞露:商阳穴、这个穴是一个专门治疗便秘的要穴。大便欲解不下,灸此穴。此穴通肺和大肠,属庚金。商阳是夫,少商是妻,夫为阳刚,妻为阴柔。点刺出血,泄脏热,通大便。少商清肺,商阳泻大肠。
17.平胃散:葱饼填神阙+天枢热灸,腹暖溺如注。适用于寒湿困脾症、肢体沉重,大便不下者。其功如平胃散---平胃散用扑陈皮,苍术甘草枣姜齐;脘腹胀满苔白腻,燥湿运脾兼行气。
18.消炎药:人体自有的消炎药,商丘穴。脾经经穴,穴性属金,禀金秋之萧杀,运化脾土,散发脾热。
19.金水宝:照海列缺金水宝,美颜补肾它最好。列缺通任脉、照海通阴跷脉。两穴合用“治偏瘫、利咽喉、升脾阳、补肺气、充肾水”。
      金水宝胶囊具有补益肺肾、秘精益气的功效,可以用于肺肾两虚、精气不足、不寐健忘、腰膝痠软、月经不调、阳痿早泄等疾病的治疗。金水宝胶囊具有抗炎、止咳、镇静、促性腺等功效,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脂质过氧化物,增加心肌与脑的供血,具有轻度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缺氧时动物生存时间等作用,对心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金水宝胶囊还有清除老年虚证患者氧自由基及DNA损伤后修复作用,对畏寒、头晕、腰膝酸软、夜尿频、耳鸣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20.纯阳大药:申脉穴—— 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寒性体质,中老年,经常伤风感冒、腹泻、怕冷的人。功效:可缓解眩晕、双眼发红肿痛、腰酸背痛、足踝关节肿痛等症状,对腹泻、消化不良有辅助作用。八脉交会穴,通阳跷脉,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申脉+后溪:治太阳水亏,筋失濡养。“全身肿满头汗淋,申脉金针有应”。
21.补脾要药:大都穴-补脾要穴。 脾經的荥穴,脾经之母穴。属火,火生土。此穴大补脾气,为治脾虚之要穴。大都+然谷--补脾气,治脾土火衰,完谷不化。
22.金匮肾气丸: 肾俞+命门+关元+太溪,治元阳不足,肾气虚弱。遗精,腰膝酸软。温针重灸,峻补肾气。
23.灵芝 首乌丹:延年益寿,鹤发童颜。早灸阳脘会,活到三百岁;晚把三关揉,活到九百九。

资料:

十二经用药:
心经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
肝经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经
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朮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朮甘草宜。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肾经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沉香,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胃经
补胃需用苍白朮,半夏扁豆绵黄耆,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干姜。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胆经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大肠经
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干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小肠经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小肠要求温,大小茴香乌药根;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高本。
膀胱经
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苇帮。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三焦经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耆;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心包经
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十二经起止歌 :
肺起中府止少商,大肠商阳止迎香,胃起承泣终厉兑,脾起隐白大包乡,心起极泉少冲止,小肠少泽止听宫,膀胱睛明止至阴,肾起涌泉俞府终,包络天池中冲止,三焦关冲止竹空,胆瞳子 止窍阴,肝起大敦止期门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3 10:25 , Processed in 0.262420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