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99|回复: 1

穴位贴敷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漫性浅表性胃炎

[复制链接]

488

主题

67

回帖

153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31
发表于 2014-9-12 20: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目的:研究穴位贴敷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且胃镜检测HP感染阳性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贴敷+穴位埋线)58例和对照组(西药组)54例进行临床研究,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变和胃镜HP检测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 93%,经统计学处理,P< 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胃镜检测HP清除率,治疗组为81. 03%,对照组为61. 11%。结论:穴位贴敷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词:针灸疗法;穴位贴敷;穴位埋线;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gastritis, CSC)是一种慢性胃粘膜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门诊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一90%,临床表现以胃痛、痞胀、噯气、吞酸、纳谷不馨等为主症,病情反复,缠绵难愈。笔者应用穴位贴敷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12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消化内科门诊和住院内科。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穴位贴敷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组58例,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9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4年,平均2年零8个月;西药对照组54例,其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8岁,平均41岁;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4年零2个月,平均2年零6个月;2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隐痛、食后饱胀、食欲不振及噯气、纳呆、恶心等,且症状时轻时重,可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变局限在胃粘膜的上1 /3,粘膜充血、水肿、呈花斑状红白相间的改变,且以红为主,或呈麻疹样表现,有灰白或黄白色分泌物附着,可有局限性糜烂和出血点。1. 3纳入标准 (1)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2)胃镜检测HP感染阳性者。( 3)年龄在30~ 60岁。( 4)同意接受穴位贴敷和穴位埋线治疗者。1. 4排除标准 (1)有胃痛病史,但不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2)有慢性浅表性胃炎,但并发胃癌,或有结核、糖尿病等恶性、消耗性疾病者。( 3)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及其它严重疾病者。( 4)晕针、皮肤过敏等,或其它原因不愿意接受该方案治疗者。2治疗方法2. 1治疗组 中药穴位贴敷(1)中药处方,白芥子、细辛、法半夏、延胡索、生附子等,上述处方按4:3:1:1:1的比例配伍,左少许桑白皮。打碎研磨成粉末,用老生姜汁和蜂蜜按3: 1的比例调配,且加少许月桂痰酮,调成膏状,备用。( 2)取穴:脾俞、胃俞、足三里等均双、中脘、神厥。操作方法:将上述制好的药膏,取适量放在6x5cm的医用橡皮胶布上,贴敷于上述穴位上,敷贴时间3~4 h,然后取下,用干纸巾或干毛巾擦净,即可,2h内不用冷水擦洗。10天1次,4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体息15天,再行下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注意事项:若皮肤出现瘙痒,可用皮康王外擦即可;若出现水泡,碘伏消毒后用毫针刺破,让水流出再用碘伏消毒针口,注意创口不要污染,保持干净。 穴位埋线(1)取穴:主穴,脾俞、胃俞、足三里、中脘、上巨虚等为主穴。配穴:痰湿者加丰隆、阴陵泉;血瘀者加血海、膈俞;脾胃湿热者加内庭;肝胃不和者加太冲;胃阴亏虚者加三阴交。( 2)操作方法:将2号羊肠线剪短至1~ 3cm不等长度,用75%酒精浸泡1周以备用。每次按穴区组织厚薄选取相应长度的羊肠线一段,穿入任氏埋线针。穴位局部用75%的酒精常规消毒,辨证选取4~6个穴位,左右交替使用;术者戴口罩和消毒手套,将带羊肠线埋线针快速垂直刺入穴位,达一定深度后,行提插行气,得气后用针芯将羊肠线慢慢推入穴位(也可以边退针边推),出针,查看针孔无羊肠线暴露后,用创可贴贴护针孔。15天一次,3次为一疗程。在穴位贴敷后的第3天开始穴位埋线。疗程间休息7天,再行下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注意事项:埋线后的24小时内针口保持干净;埋线1天后若针口出现硬结、胀痛可用艾条悬灸;若针口出现脓点,无发热则局部消毒,有发热者用抗菌素。2. 2西药对照组 硫糖铝1. 0g tid,复合维生素B 20mg tid,一个月为1疗程,经氨苄青霉素0. 50tid,灭滴灵0. 2 tid,枸橼酸秘110mg qid, 2周。3疗效观察3. 1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采用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测作为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在重庆制定的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拟定的疗效标准。近期临床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消失;胃镜复查粘膜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粘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检查粘膜病变范围缩小1 /2以上,炎症所有减轻。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之病例,而未恶化者。3. 2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3%,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P< 0. 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8周后胃镜复查HP感染清除情况,结果:治疗组HP感染清除47例,清除率为81. 03%,对照组HP感染清除35例,清除率为64. 81% 。

8

主题

864

回帖

100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03
发表于 2014-9-12 20: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4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该病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症范畴,临床发病率居消化道疾病首位。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其病因病机是以脾胃气虚为主,兼胃寒、湿热、气滞、血瘀,且寒热错杂,虚实并存。治疗以健脾益气,散寒清热,行气活血为法。本研究的穴位处方中,采用俞募配穴,滑伯仁《难经本义》“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通背,气相通应”,取胃之募穴中脘、俞穴胃俞。同时脾胃相表里,取脾经的俞穴脾俞,配合胃经之合穴足三里,“合治内腑”,二穴合用,可理气和胃,调运升降,导滞止痛。上巨虚为大肠经之下合穴,有通降肠腑,理气和胃作用,神厥:在脐中,有温阳散寒、健脾作用。
    穴位贴敷也是中医灸法之一,也可称为天灸,具有穴位刺激和药物吸收的经络药物双重调整作用。中药白芥子、细辛、法半夏、生附了、生姜等辛温中药,具有温中散寒,辛温发表作用,同时刺激皮肤穴位引起发泡;佐少许桑白皮有制约辛温作用;延胡索有理气止痛作用。用老姜汁调成膏状,敷贴于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刺激上述穴位具有健脾益气,和胃化湿等作用;敷贴于中脘、神厥等穴,具有温胃散寒、行气活血等作用。穴位贴敷其机理主要考虑为:辛温刺激性中草药作用于皮肤能产生温热作用,这种热刺激皮肤可使局部微血管扩张,血循环加速,易于药物渗透吸收,制作药膏时加少许月桂痰酮和蜂蜜,二者是透皮吸引剂,更易使药物吸收。神厥穴从解剖来看,脐是表皮最薄,敏感度最高,微血管丰富,皮肤筋膜与腹膜直接相连,渗透力强,药物分子最容易穿透弥散。脐部还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敏感,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迅速传达全身。中草药贴敷于神厥穴,药物能渗透到脐周血管达到胃起治学作用;同时还能刺激穴周的神经末梢,产生神经、内分泌反应,提搞机体的免疫功能。神厥贴药疗效明显,但脐由于皮薄,贴药事要注意:一是不能贴太长时间,怕灼伤皮肤,二是要注意卫生,防感染。临床观察发现在三伏天时候贴药(天灸)疗效明显。
    穴位埋线是用埋线针将羊肠线植入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而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强化了针刺穴位的作用,使穴位刺激时间延长。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有理气降逆、健脾和胃、扶正固本作用;上巨虚为大肠经下合穴,有通降腑气、理气和胃作用;足三里、上巨虚都多气多血的经穴。埋线于足三里、上巨虚两穴有健脾和胃、通降腑气,理气上痛作用。实验研究发现:足三里、上巨虚两穴具有调节免疫和胃肠肌运动、改善肠血流、促进病变组织新生、修复溃疡的作用。中脘为胃之募穴,有通降腑气,理气止痛作用;同时配脾俞、胃俞以健脾和胃,配丰隆、阴陵泉有祛湿化痰作用,血海、隔俞有行气化瘀作用,内庭有清脾胃湿热作用,太冲有疏肝和胃作用,三阴交有益阴填精,健脾和胃作用。羊肠线进入体入完全吸收需要15 ~ 20天时间,一般15天埋线1次。埋线后的2~3天,可用艾条悬灸埋线穴位,一方面有利于羊肠线的吸收,穴位硬结的消散;另一方面对穴位有一定的温灸作用,进一步提高埋线治疗的作用。
    我们认为运用穴位贴敷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既遵循了中医、中药、针灸辨证论治的原则,综合运用中草药、穴位、埋线的作用,又与现代医学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原则相吻合,并经过胃镜检测穴位贴敷配合穴埋线能清除胃内HP的感染。该方法能在广大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1 23:41 , Processed in 0.319726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