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肌劳损在针灸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指腰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损伤所引起的腰部疼痛。患者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不舒,缠绵不愈,在劳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并与气候变化有关,。笔者采用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患者均来自医院针灸科门诊,年龄范围15-76岁,平均44.5岁,其中30-50岁者居多,为42例,占70%;治疗前腰痛史1-20年不等,平均7.3年。所有患者诊断标准慢性腰肌劳损的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卫生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标准》,并经X线摄片或CT、MRI等检查排除了腰椎骨折、骨性病变、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等疾病。 治疗方法:火针治疗组 穴位取阿是穴,肾俞双,委中双。患者均取俯伏坐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先在腰部明显压痛处给予指甲划痕标记,在已选好的腧穴上作常规消毒,再涂上一层薄薄的万花油,点燃酒精灯,选用直径0.5-0.8mm,长1.5寸的钨锰合金针,右手持火针,用酒精灯的外焰将针的前中段烧至红白,并以极快的速度刺入所标记穴位,随即迅速出针,并以消毒干棉球重按针孔片刻,要求针刺要有一定的深度(依个人体和背部肌肉的丰满度而定,仅点刺皮肤则效果差)。在压痛处点1至3针,再依次针其它穴,每穴点刺1次,术毕,用消毒干棉球轻按针眼,再涂上一层万花油。隔日1次,5次为1疗程,所有患者均接受1疗程的治疗。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骨伤科病症疗效标准》,结合本研究设立的观察项目,将疗效分为3个组别:痊愈:腰酸、腰痛消失,无压痛及晨间痛,腰部活动范围恢复正常,可以从事普通工作及家务劳动。好转:腰酸、腰痛及晨间痛明显减轻,或其中一个症状消失;腰部压痛明显减轻,活动范围前屈增加10°以上,左右弯曲增加5°以上,后伸增加3°以上。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缓解或加重,腰部活动范围无改善。 全部60例病人均完成了1疗程的治疗。火针治疗组痊愈18例,治愈率60%,好转10例,好转率33.3%,无效2例。 慢性腰肌劳损又称“慢性腰痛”,《景岳全书 腰痛》载:“腰痛之虚证十居八九,其有实邪而为腰痛者,亦不过十中之二三耳”。究其原因多为寒痰瘀血凝滞经络,久则导致气血阻滞,出现“不通则痛”。故久病腰痛多有气血瘀滞,而治疗则以温补肾阳,行气活血为其治疗之大法,中医学文献记载与现代临床实践证明,火针疗法对慢性腰肌劳损具有较好的疗效,这一观点得到了本临床观察的进一步印证。通过对60例慢性腰肌劳损病例的随机分组对照治疗观察,并对每例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功能状态、硬结条索状物,进行的分级评定及综合疗效评定,发现火针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差异都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其中的机理与火针治疗特点有关,火针疗法通过加热的针体,通过腧穴将火热直接导入人体,加强了对经络的疏通作用。同时,火针借火热之力,亦起到艾灸之功,共同达到温通经络的作用。火针治疗过程中必须将针体烧至通红,再将炽热的针体迅速刺入粘连疤痕组织,从而造成针体周围病理组织的微小灼伤。现代医学认为修复过程起始于损伤,损伤处坏死的细胞、组织碎片被清除后,由其周围健康细胞分裂增生来完成修复过程。修复后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