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在定喘、肺俞、肾俞、丰隆、足三里进行穴位埋线。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内COPD急性发作(AECOPD)次数、中度以上AECOPD次数、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3% ( 28/30),对照组为90. 0% (27 /30),两组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后6个月内A E-COPD总次数、中度以上AECOPD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 0. 0l, P < 0. 05),观察组AECO-PD总次数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 < 0. 05);两组治疗后咳嗽、咳痰、胸闷症状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降低(均P < 0. 01),观察组治疗后咳嗽、胸闷症状积分降低更明显(均P < 0. 01)。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疗效相近,但穴位埋线结合西药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能有效减少AECOPD次数,改善咳嗽、胸闷等症状。[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两虚;穴位埋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 COPD)由于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世界范围内,COPD居当前死亡原因的第4位。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至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在我国,COPD同样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来对我国7个地区20 245成年人群调查,COPD患病率约占40岁以上人群的8. 2%,患病率之高是十分惊人的。本病的病程分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人们往往重视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而忽视对稳定期的防治。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只能使病情暂愈,而患者体力未从根本上得到恢复。稳定期的治疗则以减轻症状、阻止病情发展、缓解或阻止肺功能下降、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为目的。对于稳定期的治疗,西医主要采取戒烟、避免烟雾、减少有害气体及粉尘的吸入,控制职业性或环境污染。目前,治疗COPD的方法尚无能够缓解病情发展和肺功能损害的有效措施,为此,很有必要探索预防复发和减缓疾病进展的治疗方法。 笔者在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中,针对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本虚为主的病机特点采用扶正固本治则,现将埋线、药物并用与单纯药物治疗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患者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针灸科门诊,共64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分成两组,尾数为奇数者入观察组、为偶数者入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3例,对照组31例,最后接受随访者各组30例。观察组中,年龄最小51岁,最大81岁;对照组中,年龄最小47岁,最大7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6个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cute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次数、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 、FE 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i%)、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 FE V1 /FV C)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1. 2诊断标准 COPD稳定期诊断标准参照《漫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拟定,并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护〕中喘证肺肾两虚型诊断,症见:喘促日久,心悸怔忡,动则喘咳,气不接续,胸闷如窒,不能平卧,痰多而黏,或心烦不寐,唇甲紫绀,舌质紫或舌红、苔少,脉微疾或结、代。1. 3纳入标准 年龄≥40岁;FEV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