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是一种针刺疗法,针刺部位只限在上肢的腕部和下肢的踝部,用皮下浅刺法治疗身体的一些病症,诸如各种痛证、神经疾病、精神疾病和其他临床各科的一些病症。该疗法是张心曙教授于1966 -1975年间在用电刺激疗法治疗以神经症为主的疾病的经验基础上,受传统经络学说、耳针、穴位和针刺法的启发,从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新的针刺疗法。 腕踝针的特点 身体两侧各分6个纵区 身体两侧各分6个纵区(或称区),由前向后排列,用数字1 -6编号,用于疾病的症状定位。 腕和踝各定6个针刺点 在上下肢的腕和踝6个纵区内各定1个针刺点(或称点),也用数字1 -6编号,与区的编号相同。应用时按疾病症状所在区选取编号相同的针刺点。 皮下针刺 针刺进皮下要求表浅,避免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 腕踝针的优点 应用面广 腕踝针的针刺部位虽只限在腕和踝,治疗范围却遍及身体的多种病症,对疼痛的疗效尤为显著,颇有“针到病除”之速效。但腕踝针绝非万能,其应用范围仍待进一步探索。 安全方便 在腕和踝部进行皮下浅刺,治疗时不需脱衣服,只要露出腕踝即可,因此不受时间、环境和季节的限制。 简明易学 腕踝针的方法只有三个步骤,即症状按区定位、按区选点及皮下针刺。三者都有简明要求,易懂易记也易掌握。 腕踝针的作用机制—神经反射调整观 腕踝针之所以会有疗效,是由于神经末梢受刺激,通过神经传导引起反射弧中联络神经的复杂调整作用。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神经传导功能活动。 操作方法: 明确病变部位,确定进针点和针刺方向。常规消毒后,用三指持针柄,针体与皮肤呈30°角,用拇指轻捻针柄,使针尖快速通过皮肤。针尖通过皮肤后,即将针放平,这时针尖会将皮针挑起的0. 2 cm大小的皮丘,将针体贴近皮肤表面,循纵向直线方向沿皮下进针,针刺进皮下的长度一般为35 cm,要求不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把针体留在皮下组织的浅层,留针30 min。慢性病或疼痛较重时,可以适当延长留针时间。一般病例隔日治疗1次,10d为1疗程。急性病例每日针1次。 临床举隅: 枕大神经痛:患者,男,48岁,初诊。因右侧枕部针刺样疼痛2d来就诊,疼痛呈持续性发作,痛时患者不敢转头,夜卧不宁。查体可见风池穴有压痛、枕大神经分布区(C2-3)即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初步诊断为“枕大神经痛”。予以腕踝针治疗,取上6区,留针60 min。约10 min后疼痛减轻,第2天复诊时自诉夜卧安稳,针3次而愈。 腰痛:患者,男,50岁,初诊。因不慎扭伤导致腰痛1d,活动欠利来院就诊。查体可见腰部肌肉紧张,左侧第3腰椎横突处有明显压痛。无肾区叩击痛,无下肢放射痛。初步诊断为“急性腰扭伤”。根据症状定位针刺点下5区。留针30 min。首次针时患者自诉疼痛明显减轻。次日复诊,活动改善明显,继按前法针刺2次而愈。 眩晕:患者,女,40岁,初诊。因“头晕目眩3d,伴恶心欲吐”入院。初步诊断为“眩晕症”。予以“丹参”等药物静脉滴注2d,效果不显。笔者会诊检查发现左侧天柱压痛明显,左肩井压痛明显。颈部肌肉紧张,弧度直。考虑为“颈性眩晕”。依据症状定位针刺点双侧上1区,留针60 min。治疗2h后眩晕减轻,恶心欲吐的症状消失。次日摄颈椎正侧位片,证实为颈椎病。予以牵引、体针等综合治疗6次而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