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17|回复: 1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针灸治疗法

[复制链接]

111

主题

109

回帖

61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13
发表于 2015-4-27 16: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飞羽 于 2015-4-27 16:16 编辑

       脑卒中是临床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属于中医“中风”范畴。临床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远高于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总数的60% 70% 。针刺作为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医学界广泛认可。笔者就近年来以针刺为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常用针刺方法:
       头 :头针疗法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肯定的主要针法之一。“头为诸阳之会”,头针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达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目的。王京军采用朱氏头皮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选取顶颞前斜线( 瘫肢对侧) 、顶中线、额中线,施行抽气手法并配合患侧肢体功能锻炼,观察临床疗效,有效率 97 7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王志军按照《中国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定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灶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针刺得气后用快速捻转手法行针5min,间歇5min,同时嘱患者主动运动或给予被动运动,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 在改善偏瘫和失语积分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杨国荣取顶中线、顶斜 1 线、顶旁线、顶斜 2 线治疗脑梗死 100 例,有效率达 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疗效差异显著。贾仰春研究用头皮针抽添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肢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组上、下肢功能的显效率分别为 63 5%78 9%,而对照组为 39 5%554% 2 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日常活动能力相比2 组也有显著性差异。
       体 :体针是临床上运用最多的方法,也是传统针刺方法之一。熊杰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分别观察对脑梗死患者治疗后 7d14d21d 神经功能功能缺损及临床疗效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同时作者认为针刺对首次发病患者的恶化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针刺协同药物对血压、血糖、血脂有一定的良性调节作用。王如杰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脑梗死后肩关节疼痛,疼痛在肩前部取天鼎,疼痛在肩后部取天柱,有效率为95%,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徐豫钰采用针刺方法治疗脑梗死后复视,主穴选取风池、光明、太溪、睛明、丝竹空,并根据患者伴随不同症状配穴,肢体运动障碍配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语言障碍配金津、玉液,有效率达 95 5%。朱敏初将85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针刺组选取双侧内关、人中、患侧三阴交; 辅穴选取患侧极泉、尺泽、委中,对照组仅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后2 Fugl-Meyer 评定法( FMA) 、修订Barthel 指数( MBI) 和欧洲脑卒评分量表( ESS) 评分均明显改善,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晁文波等选取环跳、风市、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内外膝眼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304 例,结果基本痊愈135 例,显著进步131 例,进步35 例,无效 3 例,有效率 99%。刘文凤针刺八邪穴治疗脑梗死手功能障碍 80 例,结果疗效为基本治愈12 例,显效 48 例,好转 16 例,无变化 4 例,有效率 95%。向诗余等针刺下极泉和内关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结果此种方法的患者手指功能评分和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电 :电针疗法是将针刺和电刺激结合起来,通过脉冲电流作用于神经、肌肉,能引起神经兴奋性传导,从而能解除神经纤维的痉挛状态,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独特疗效。朱自豪采用电针加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结果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黄立辉观察电针对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的影响,2 组均选用对侧运动区,配足运感区。治疗后,电针组总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治疗组。宋丰军选用局部体针为主进行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尿失禁,结果发现电针是治尿失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效率达 95%。盛佑祥等选用电针并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患者吞咽困难,结果表明电针配合康复训练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陈步巍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
        舌 :舌针是一种微针疗法,以刺舌体部为主,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言语不利、假性球麻痹疗效显著。孙燕用舌下针傍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患者,由舌系带分别向两侧每 0 5cm1 穴,左右各取 2 穴,采用傍针刺法,结果痊愈 80 例,占83 3% ; 显效 16 例,占 16 7% ; 有效率 100% 。李滋平取舌针心穴( 位于舌尖部) 、脾穴( 沿舌面前后正中线向后 1 寸,旁开04 ) 、肾穴( 沿舌面前后正中线向后 1 6 寸,旁开 0 4) ,治疗中风后失语症 32 例,有效率 93 7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李氏认为舌针比体针能够明显提高病灶部位脑组织的血流灌注,使病灶部位不同程度缩小,激发脑神经细胞的功能活动,改善语言功能。
       眼 :于秀和罗立欣等采用眼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取穴双侧上焦区、下焦区、肝区、肾区,有效率为94 29%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缺血性脑卒中后如合并吞咽困难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若早期施以眼针疗法,比常规治疗可以收到更佳疗效。
       联合针法:临床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大多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即采用 2 种或 2 种以上的方法相结合,以期取得最佳疗效。
       头针、体针结合    赵巍采用头、体针交替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106 例,痊愈 58 例,有效率为 89 81%,显效28 例,有效率为 71%,好转 20 例,有效率 64%。胡爱花观察头针、体针相结合方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疗效,选穴: 头针选足运感区,平衡区,运动区。体针选穴: 上肢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 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太冲。头针与体针同时进行治疗急性期脑梗死 30 例,其疗效为基本治愈 9 例,显著进步 12 例,进步 6 例,无变化 2 例,恶化1 例,有效率86 67%。柴英芳将 873 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分为头针组296 例,体针组114 例,头针配合体针组463 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3 组治疗效果比较,头针组有效率983%,体针组921%,头体配合组991%,头体合组治疗优于头针组、体针组。结果表明头针配合体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有一定的优越性。
       舌针、头针结合 张氏:舌针取廉泉、金津、玉液穴,头针取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 均取瘫痪对侧)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56 例,基本治愈20 例,显效18 例,有效 15 例,无效3 例,有效率为964%
       体针、耳针结合    李常法等采用耳、体针结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体针取肩髃、手三里、曲池、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昆仑; 耳针沿皮透刺,耳穴取枕--( 患侧) ,上肢瘫痪配肩-锁骨、肘--指,下肢瘫痪配臀-坐骨神经、髋-膝、膝--趾。观察治疗后对肌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结果有效率为100%
       头针、体针、水针结合     嵇强以头针、体针配合水针同时治疗大面积脑梗死36 例,头针取颞三针,上肢瘫痪取肩髃、曲池、合谷、内关、精灵,下肢瘫痪取环跳、健膝、血海、足三里、阳陵泉、悬钟、三阴交、解溪、太冲; 水针上肢取肩髃、曲池,下肢取足三里、阳陵泉,每次治疗交替选穴,上肢 1 穴,下肢1 穴注射甲钴胺注射液05mg,结果基本恢复7 例,显效17例,有效9 例,无效3 例,有效率为917%

111

主题

109

回帖

61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13
 楼主| 发表于 2015-4-27 16: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疗法

       蜂 针:蜂针疗法是通过蜂毒与蜂蜇对经络腧穴的刺激达到治病效应,以蜜蜂蜇刺为针,具有中医针刺疗法的功效。韩励兵等选取双侧颞三针、智三针、风府、风池为主穴,用蜂针直刺,对照组为以上穴位常规治疗,结果蜂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治疗组的疗效。

       穴位埋线疗法:朱慎勇将50 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夹脊穴埋线组和常规体针组进行治疗,结果埋线组的愈显率、有效率与体针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表明夹脊穴埋线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疗效确切,与常规体针相似,但其取穴少、治疗次数少,具有明显优势。

       放血疗法:李振宇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进行放血疗法,点刺金津、玉液,以出血为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93. 75%,高于对照组的80%。提示放血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优于传统体针治疗,是一种较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

       择时取穴法:择时取穴针刺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子午流注针法和灵龟八法开穴法。管遵惠等用子午流注配合灵龟八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病人 150 例,有效率96% 。张振伟等用不同针刺方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上午体针,下午头针,有效率 75%,说明与常规针刺方案相比,体针间隔针刺方案更能提高临床疗效。

       拮抗肌侧取穴法: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拮抗肌侧取穴,对肢体功能康复的治疗有独特的疗效。李红星等采用拮抗肌侧取穴,上肢屈肌痉挛,取肩髎、曲池、支沟、外关、合谷、八邪穴; 下肢伸肌痉挛取环跳、承扶、足三里、悬钟、足临泣、解溪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 Barthel 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针刺机理临床研究

       对脑血流量的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血流量明显减少,是临床观察指标之一,监测脑血流量可以了解患者的脑血流及其分布情况。黎鼎如等运用头皮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现头皮针治疗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加快,从而改善大脑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使运动功能积分提高。沈特立等学者通过针刺双侧头穴,发现大脑各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增快,优于对照组,认为针刺头穴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循环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血液流变性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很有意义。张红星以头针疗法观察30 例中风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高切变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发现各项均有显著差异。说明头针能纠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异常,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的高黏滞状态,从而改善脑功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董曼莉等研究发现,在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治疗过程中,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可使因缺血缺氧而受损的脑组织得到修复和再生。丁昀等研究发现针刺能显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血浆内皮素是一种血管活性多肽物质,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平滑肌作用,它可以作为判断缺血性脑卒中病情轻重的客观指标之一。徐锦平采用眼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现眼针疗法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含量,认为其机制可能是眼针刺激使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组织产生和释放血浆内皮素减少,能缓解血管痉挛状态,从而使病灶处缺血缺氧得到改善,减轻缺血性脑水肿。
       对神经因子的影响:神经因子在脑卒中发生时,具有保护缺血的神经细胞和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因而成为近年来神经科学的研究新热点。梁晖通过临床研究发现,针刺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进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他认为这可能是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理之一。
        综上所述,针刺作为一种传统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获得了广泛认同。在机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针刺治疗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副作用少、价格低廉、安全性高、易被患者接受的优点,但在临床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 ①不能解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致残问题;②治疗方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③选穴标准不统一; ④临床病例资料过少,疗效观察的时间不够长,缺乏充分的说服力; ⑤疗效评价缺乏循证医学依据; ⑥多数报道仅仅停留在近期疗效观察上等等。
        笔者认为,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临床医师和学者研究的方向应将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相结合,遵循循证医学的设计规律,扩大样本量,制定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积极探讨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争取早日实现规范化治疗。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优势必将得到充分的体现,并能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为家庭和社会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3 03:35 , Processed in 0.504273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