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幻紫 于 2015-5-6 16:33 编辑
婴幼儿乳糖不耐受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多发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笔者运用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特征,采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婴幼儿乳糖不耐受腹泻,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患儿均为医院肠道专科门诊就诊符合条件的患儿,急性腹泻38例,慢性、迁延性腹泻22例。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中小儿泄泻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个月乳类饮食喂养为主的腹泻患儿,性别不限。②大便为水样稀便,带泡沫,呈酸臭味,每天5次以上;③新鲜粪便乳糖测定:大便PH检测≤6.0,大便还原糖(醋酸铅氢氧化铵法) ≥++,纸层析法于乳糖部位显影;④无严重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者。排除标准:①痢疾等细菌感染腹泻,寄生虫腹泻;②重度营养不良及其他消化道外感染所致腹泻;③家长中途退出或无法随访的病例。 治疗方法: 去乳糖饮食疗法,即从患儿的饮食中去除母乳、牛乳及含乳糖的奶制品,代之以无乳糖配方奶粉或淀粉类食品,如稀饭、米糊等。并根据年龄添加鸡蛋、鱼肉泥及豆制品等不含乳糖的蛋白质食品。 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推拿疗法,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湿热泻(泻如水样,每天数次或数十次,色褐而臭,可有粘液,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发热,口渴。舌红、苦黄腻,脉数)和脾虚泻(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呈水样,夹有奶瓣或不消化的食物残渣,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偏淡、苔腻,脉弱无力),分型取穴施治。每天1次,5次为1疗程。 取穴:脾经、大肠、内八卦、六腑、三关、神阙、龟尾、脊柱、上七节骨、足三里。操作:湿热泻:清脾经150次,清大肠100次,运内八卦150次,退六腑30次,顺时钟摩腹150次,揉龟尾50次,捏脊从下至上3遍,推下七节骨50次,按揉足三里1分钟。脾虚泻:补脾经150次,补大肠100次,运内八卦150次,推三关30次,逆时钟摩腹150次,揉龟尾50次,捏脊从下至上3遍,推上七节骨100次,按揉足三里1分钟。推拿时手法宜轻柔渗透,以滑石粉为介质,推拿前不宜过饱,推拿后15分钟饮温水。以一指禅直推为主,每天1次。 患儿有脱水者均按程度给予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有发热等症时给予对症处理。均在腹泻停止第3天停用去乳糖饮食,恢复正常饮食结构,若再出现腹泻,则继续去乳糖饮食,治疗方法同前,为第2疗程,若经2疗程治疗,仍有腹泻,则作无效处理。 同时记录患儿每天大便次数、性状及发热、腹胀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疗效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病原学检查阴性。好转。大便次数及水份减少,全身症状改善,大便镜检脂肪球或红、白细胞偶见。未愈:大便次数及水份未改善,或症状加重。 经治疗,38例急性腹泻患儿中,治愈32例,好转5例,未愈1例,28例慢性、迁延性腹泻患儿,治愈14例,好转6例,未愈2例。 婴幼儿乳糖不耐受腹泻是由于小肠粘膜乳糖酶缺乏,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至乳糖在肠腔中正常肠道菌群分解成乳酸、二氧化碳和水,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是造成腹泻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不及时纠正,迁延日久,可继发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成为难治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出现生长发育停滞和营养不良等严重症状。近廿年来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多致力于从流行病学、遗传学及临床诊断方面进行研究,而有关治疗的报道不多。 乳糖不耐受腹泻属中医学泄泻范畴。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加上 外感时邪,或内伤乳食,脾受邪困,运化失健,升降失职,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而致泄泻。脾健不在补而贵在运,治疗以健脾助运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