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健康是福 于 2015-5-13 16:18 编辑
小儿推拿古称小儿按摩,历史源远流长,是推拿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小儿推拿是以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为指导,以手法在体表腧穴进行操作,通过扶正祛邪、调整脏腑气血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儿科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从晋代葛洪的捏脊疗法开始,小儿推拿逐步发展起来。明代《小儿按摩经》创立了小儿推拿的理论体系,标志着小儿推拿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推拿名称始见于小儿推拿著作中,“按摩”改称为“推拿”已成为公认。新中国成立后,小儿推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许多中医院开设了小儿推拿科,整理出版了大量小儿推拿著作和教材,防治范围不断扩大,对小儿推拿机制、手法、取穴的研究亦不断深入。小儿推拿因其简、便、效、廉和自然疗法的优势,在临床广泛应用,独具特色。笔者就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综述如下。 小儿保健推拿的发展概述 小儿保健推拿是在小儿无病的情况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而设计和采用的,是有助于小儿生长发育和健身的推拿方法。隋代《诸病源候论》中就有了导引按摩防治疾病的记载。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丰富的儿童保育内容,用推拿防治小儿疾病的条目共计 15 条; 提到“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避风寒”,这是应用按摩防治小儿疾病的最早文字记载。到了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已发展成独立体系,将中医学的整体观、脏腑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融入小儿推拿学科,奠定了小儿保健推拿的理论基础,期间小儿保健推拿方法亦在民间广为流传。 近代几大小儿推拿流派在保健推拿运用方面均有其自身特色。推拿三字经派学术上重视“纯阳”,手法上以清见长,有取穴少、用独穴、推时长等特点,如常以推六腑清理与调节肠胃,清天河水调理肺卫,成为取穴特色。张汉臣推拿派临证重视望诊,强调小儿“稚阴稚阳”,取穴每从补肾着手,以顾护正气为先,较早开展了补脾土手法的实验研究,并证明补脾土手法能使胃酸度明显增加,对胃蠕动以及对蛋白质的消化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名老中医冯泉福为代表的小儿捏脊派,提出以“捏脊八法”防治小儿诸病。该流派对小儿疳积有其独到见解,如通过捏脊手法调理脾胃,调和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和经络疏通。目前捏脊疗法已成为常用的儿童保健手法之一。著名推拿专家刘开运创立了以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理论和脏象学说为基础,结合小儿五脏的生理病理特点,以“推五经”为核心内容的刘氏小儿推拿疗法,按五脏进行归类,据五行制订补泻方案,如补母、泻子、抑强、扶弱等原则,已成为防治疾病的取穴和手法的依据。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保健推拿以其经济简便,疗效好,没有不良反应,儿童、家长乐于接受等特点,备受重视。近期出版的小儿推拿专著中均将“小儿保健推拿”内容列入其中。如廖品东将小儿保健推拿的内容概括为保育、强健和矫正 3 大类,总结其特点为手法轻、配穴少、穴位阴阳寒热不偏、操作简便、便于家庭习用等。佘建华认为小儿保健推拿在5 岁以内的儿童保健中作用最为显著,常用的小儿保健推拿方法有健脾和胃保健法、安神保健法、健脾保肺推拿法和小儿眼保健推拿法等,能使儿童增进食欲,精神饱满,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小儿保健推拿的临床应用 促进生长发育 早产儿 为早产儿提供科学的医疗保健方法的研究近年来有很大进展,小儿推拿是常用方法之一。杨弘伟等采用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加常规按摩方法,对 31 例早产儿进行穴位经络按摩,与对照组比较,按摩组在体质量增长、奶量摄入及热卡获取等方面优于对照组,能促进早产儿早期发育。姜惠将小儿推拿与国外通用法结合,把 120 例早产儿随机分为经络按摩加国外通用法组和抚触组对照研究,30 d 后经络按摩加国外通用法组在体质量、身长、头围增长、奶量摄入、中枢神经发育方面均优于抚触组,得出经络按摩加国外通用法能给早产儿以良性刺激,对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陆舞英等将 132 例早产儿随机分为 3 组,对照组仅给早产儿常规护理方法,抚触组加用国际通用的手法抚触,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标准抚触方法进行按摩,疗程10 d。结果: 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早产儿消化功能、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分别与抚触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 < 0.05) ,提示抚触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新生儿和婴儿 抚触是一种能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医疗护理技术,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小儿推拿结合标准抚触促进新生儿和婴儿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与总结。蔡红等将210 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抚触组和穴位按摩抚触组 3 组,对照组予以新生儿常规护理,抚触组除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外给予标准抚触,穴位按摩抚触组除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外,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标准抚触方法进行按摩。结果: 出生后第 7 天,穴位按摩抚触组新生儿的头围、胸围、身长和体质量增长情况分别与对照组、抚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孙亚平等将 120 例正常分娩的新生儿随机分为 3 组,常规护理组按新生儿常规护理,单纯标准抚触组在常规护理基础组上给予标准抚触方法,综合护理组在单纯标准抚触组基础上配合小儿经络按摩操。生后第 7 天,综合护理组体质量和身长优于常规护理组和单纯标准抚触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孙桂凤等选择足月新生儿 1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抚触组和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抚触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标准抚触法,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标准抚触方法中进行按摩,观察从生后至4 月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婴儿身长、体质量、头围及睡眠、感染性疾病发生情况分别与对照组、单纯抚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说明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婴儿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单纯抚触效果更佳。李琴将 488 例 0 ~6 月正常婴儿随机分为 3 组( 游泳 + 抚触 + 穴位按摩组、游泳 + 抚触组、对照组) ,分别于 1 月、3 月、6 月测量身高、体质量、头围情况,结果 3 组之间差异有统计意义,以游泳 + 抚触 + 穴位按摩组效果最好。 |